调试和试生产期间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设备缺陷
详细内容
一、汽机专业:
1、事件名称:调试阶段350MW时,4#机组8#瓦振动大
原因:厂家设计对轮螺栓为松配合导致8#、9#对轮偏移,350MW以上负荷时矩大使对轮摩擦力不足,导致对轮偏移破坏动平衡。
处理结果:更换过渡配合的对轮螺栓。
2、事件名称:汽泵前置泵推力轴承易烧损(推力瓦块)
原因:设计不合理,轴向推力大
处理结果:更换滚动轴承承担推力
3、事件名称:凝泵电机温度高
原因: 所设计润滑油粘度大68#
处理结果:更换为32#。
4、事件名称:主机6#、8#温度高
原因:轴瓦负荷高,短圆瓦润滑散热能力差
处理结果:更换为4瓦块可倾瓦。
5、事件名称:高调门操纵座螺栓断裂
原因:设计螺栓强度不够(M12碳钢)
处理结果:更换为强度大的螺栓(M16、25Cr2MoV)。
二、电气专业:
1、#3发电机主引线导电管与软连接接线块焊接处焊料堵塞,导致V形主引线过热。烤开焊接处,取出焊料,重新焊好。
2、在2002年10月,因#3发电机励侧油密封部分中间环水平结合面密封槽开口开错,造成发电机氢气泄漏。将错误开口焊死,在正确位置开口。
三、锅炉专业:
1、密封风机承力轴承轴向振动达80μm,整体噪声达100 dB。经基础由弹性基础改为刚性基础,轴承由滚动轴承改为滑动轴承,风壳加隔音材料,调整机壳蜗舌与叶轮间隙,将蜗舌处理管子φ108的管件后密封风机振动和噪声达到标准要求。
2、2001年12月20日末级过热器出口管管材裂纹泄漏。位置为末级过热器出口段(大包内)左数第14排,后数第3根母材裂纹,长50mm,吹损左数第14排,后数第4根管。原因为钢研102母材裂纹。换管处理。
3、2002年6月4日#3锅炉末级过热器泄漏,末级过热器泄漏原因是制造缺陷折叠端部在运行条件下产生裂纹导致。
4、2002年7月22日#4锅炉水冷壁泄漏事件
7月22日, #4锅炉四管泄漏仪报警,承压部件泄露。
经检查发现后水冷壁左数第38排第93根管(规格Φ63×8mm,材质#20g)母材上有一条长约100mm的螺旋向裂纹,泄露后将旁边的第92根后水冷壁管(规格Φ63×8mm,材质#20g)和左数第38排外一圈(规格Φ63×4mm,材质TP304)背火侧弯头处吹伤爆破。由宏观检查可知,水冷壁管泄漏处无明显变形,打开裂纹断面后,可见内壁有少量剪切唇,可以断定管子裂纹自外壁向内壁扩展。由管子金相分析可知管子周向存在明显的带状组织,同时,管子横截面的金相组织呈较明显的环向带现象,导致管材的各项异性,尤其是强度方面的各向异性,周向带状组织的存在降低了管材横向的抗拉强度,横截面环向带现象一方面加剧了管材横向抗拉强度的降低,另一方面严重降低了径向许用应力,裂纹扩展方向没有沿常见的径向垂直扩展,而是在扩展过程中发生拐向,裂纹扩展方向与组织环向带方向趋于一致。
从金相分析可见,管子外壁与铁板边缘处存在一个凹坑,该处存在明显的过热魏氏组织。由于该魏氏组织与焊缝边缘相隔一定距离,可判断该凹坑的魏氏组织与横焊缝无关,魏氏组织为运行前产生。该组织的存在会割裂基体组织,使管材的强度及韧性指标下降,导致管子出现脆性破坏的几率增大。
该处水冷壁管子之间焊接有一段钢筋,管子下部与铁板焊接固定,受力较为复杂,管子除承受正常的内压载荷外,由于管子下部与铁板焊接固定,还要承受竖墙水冷壁的弯曲应力,热膨胀应力以及烟气扰动造成的附加应力等。
运行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管子的最薄弱部位(即魏氏组织处)产生裂纹,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裂纹不断扩展。裂纹扩展方向一方面取决于应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材料的强度,裂纹总是沿着最小阻力路线—材料的薄弱环节扩展。由于该管材存在带状组织及环向带现象,故裂纹倾斜扩展,直至贯穿。
处理:换管三根。
四、热工专业:
1、热工系统电源原设计由双路供电、手动切换,改造为自动切换。
2、翻车机系统原设计为硬件盘台,已全部改造为CRT控制。
3、输煤系统原接线盒质量不高,易进水造成短路,已进行改造。
4、输煤系统因为距离远,通讯易受干扰,造成自动控制失效,已更换为光缆。
5、循环水系统原通过通讯的方法与DCS联接,可靠性差,已全部改造。
6、除氧器、高低液位开关原设备故障率高,定位不准,已全部进行改造。
7、OIS原供电电源无UPS,已全部进行改造。
8、水位电视换灯管原型号易烧毁,已全部进行改造。
9、火焰电视冷却风原设计容量不足,易造成探头过热退出,已全部改造。
10、GPS未能接入DCS系统。
11、工程师站原无安全级别设置,不利于系统安全,现已进行改造。
12、工程师站原无隔断,大、小修时易误动给运行机组造成威胁,已改造。
五、化学专业:
1、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不能正常投入,收球网关闭不到位,收球率低;凝汽器管形成沉积物,导致沉积物下腐蚀,穿孔泄漏。改造更换为进口装置,收球网管道内壁衬胶。
2、环水弱酸水处理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三层滤料过滤器底部布水装置为穹形孔板,因过滤器直径为3200mm,该孔板布水不均匀,引起乱层,漏滤料。双流床中间出水装置制造强度低,产生弯曲变形,漏树脂;底部石英砂垫层操作不当时,容易乱层。改造布水装置为梯形绕丝滤元。
3、循环水弱酸水处理系统设计出力偏小,无法满足夏季两台机组补水需要。扩容改造,增加制水设备。
六、输煤除灰专业:
1、煤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普通钢管腐蚀严重,泥浆泵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2、渣机水封高度与炉膛压力不匹配。 设计和制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