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发电厂典型事故汇编(锅炉篇)之十
详细内容
熄火满水汽温突降
#3炉熄火后恢复过程中(90MW)汽包满水,导致汽温下降至410度,汽机打闸。【事故经过】:1987年10月16日2时47分,#3炉运行中突然发生熄火,#3机负荷降至零,2时52分点火成功,2时55分#3机负荷恢复至90MW,此时锅炉汽包水位迅速上升至+300mm,锅炉紧急停炉。值班工及时开事故放水门,因一道门不能电动,手动操作尚未开启,主汽温度急剧下降(甲侧440℃、乙侧410℃),汽机紧急故障停机。2时57分汽包水位恢复正常,锅炉点火,#3机于3时09分并列。【事故原因】:1.熄火原因主要是#3炉因大修超周期、粉仓内煤粉结块、给粉机来粉不正常。
2.满水原因主要是给水系统阀门内漏量大,给水总电动门关不掉,事故放水一道门不能电动,手动来不及致使汽包水位上升快。
3.锅炉熄火后,由于给水系统内漏,向炉内补水较多,运行人员对汽包水位预控不够。
4.锅炉点火后,汽包水位膨胀;外界加负荷速度过快,引起汽压下降,水循环回路部分炉水汽化产生大量的汽泡,汽包水空间膨胀加剧,水位迅速上升。
5.汽包水空间汽泡逸出引起大量细小水滴飞溅,蒸汽湿度增加,蒸汽的焓降低,引起汽温降低。
6.汽包水位高,蒸汽空间减小,引起蒸汽大量带水,蒸汽焓值迅速降低,导致汽温迅速下降。
7.恢复时,外界加负荷速度太快,燃料增加风量调整跟不上,使单位蒸汽吸热量减少。
8.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应变能力差。【事故防范】:1.认真执行定期工作制度,粉仓定期降粉位应严格执行并加大考核力度。
2.认真落实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度,确保事故放水门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加强设备维护,认真执行设备检修规范,提高检修质量,减小阀门漏流。
4.熟悉设备特性,熄火时做好水位预控。
5.事故时如主给水内漏量大可切换至给水旁路运行,防止恢复过程出现高水位。
6.在事故放水门打不开时,可以考虑全开连排适当开启定排来缓解水位上升速度。同时应密切监视一、二级减温器进口汽温。
7.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机、电加负荷速度严格按规程规定执行,司炉可根据油枪、粉量、火焰及有关参数决定恢复速度,避免急躁情绪,防止燃烧不稳及参数波动较大。
8、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