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生物教案>食物链(1)

食物链(1)

详细内容

6.1 食物链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 与被食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 链的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植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这些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片
  提问:
  

二、谁吃谁
看图6-1 谁吃谁
提问: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 ,像什么?(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被吃关系)

学生游戏活动:
1、 这张图描述了怎样一个谚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 说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那么对于其中包含的生物寓意,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

以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中掌握食物链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讨论:
1) 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
(绿色植物和动物)
2) 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生产者、消费者)
为什么?
(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

食物 链的特点:
(1):食物链通常是由于绿色植物开始的;
(2):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 是植食性动物
(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根据这些食物关系总结:

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 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它们加以保护,其实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讨论结 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总结
食物链的特点


学生分析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从课本98页选出一份午餐食谱,分析其中的食物设计了哪些生物, 并填入表格;
授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