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地理教案>2014七下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期末复习

2014七下地理第七章了解地区期末复习

详细内容

课题期末复习 第七章 了解地区第2课时



标1、通过复习,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2、认识到课本中内容需要进 一步讲解的地方。
3、了解到学习的较差的学生,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
4、认识到以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教学重点
和 难 点通过复习巩固各个地区的基本地理概况,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教 具 和
教学手段学进去,讲出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地理挂图
教 学 过 程复备栏
一、激情导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
第七章 了解地区
今天的复习目标是:(出示“复习目标”)
为了让大家能够顺利的完成复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看自学复习指导。
二、自主复习,初步探究(出示“导学单”)
(一)、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1、地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地区地形特征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短小湍急
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3)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3、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二)、南亚
1、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2、三大地区: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一年分三季:
4、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
5、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超过1亿。
(三)、 西亚
1、五海三州之地:
2、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3、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圣城:耶路撒冷。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四)、 欧洲西部
1、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首位。
繁荣的旅游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6)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
在小组学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教师在过程中巡查并适当参与小组学生的讨论活动。
四、交流展示,分享成果
各组派代表对小组讨论探究的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展示,提出本组在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互相解答,并结合其他小组的意见作出汇总。
五、质疑拓展,教师引导
各组提出未能解决疑难问题,老师筛选共性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引导帮助同学解决。
六、检测反馈,巩固记忆
1、完成相关习题。
2、组内或组间互批订正,教师适当引导。
七、小结反思,领悟升华
师生互动完成,评选出本节课 “明星学习小组”。

板书设计期末复习 第七章 了解地区
一. 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字路口”,富饶的矿产
二. 南亚:地理位置,三大地区,一年分三季,宗教与社会、人口
三. 西亚:五海三州之地,世界石油宝库
四. 欧洲西部:位置与范围,雄厚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旅游业
五.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