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植物的感应现象
详细内容
第一节:植物的感应现象
1.植物的感应现象植物的感应现象是指植物受到刺激会发牛反应的现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背地性、向肥性、向触性、向热性等。(1)向光性:植物对单侧光的反应,如向日葵的花盘向太阳生长。(2)向水性:植物对水的反应,如植物的根向水丰富的地方生长。(3)向地性: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如植物的根向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4)背地性:植物对地心引力的反应,如植物的茎背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5)向化性:植物对化学肥料的反应,如植物的根向化学肥料丰富的地方生长。(6)向触性:植物对机械刺激的反应,如触动含羞草的叶,会}}{现叶片合拢、叶柄下垂的现象。(7)向热性:植物对较高温度刺激的反应,如温度较高时植物生长较快。2.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说一设计研究计划一实行研究一记录结果一分析和解释结果一结论的推出和评价一问题解决(2)科学探究的方法①基本方法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推论(或结论)
1880年达尔文①单侧光,尖端罩锡箔小帽
②单侧光,锡箔遮尖端下部
①直立生长②弯向光源生长结论: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1880年达尔文①单侧光,有尖端②单侧光,切去尖端
①弯向光源生长②停止生长1928年温特①切去尖端,一侧放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②切去尖端,一侧放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①弯向另一侧生长②停止生长推论:向光性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1934年郭葛①从人尿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将这种化合物混入琼脂,也能引起去尖胚芽鞘弯曲生长。②这种化合物就是吲哚乙酸.并称之为生长素弯向另一侧生长结论:生长素就是吲哚乙酸第二节:动物行为
1.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蟋蟀的争斗行为,蚯蚓对光、热刺激的反应,蚂蚁的社群行为,鸟类的筑巢、育雏和迁徙行为等都是常见的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是通过一系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的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完成的。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如婴儿碰到乳头后的吮奶行为。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2)后天学习行为是后天通过学习后获得的,如马戏团动物的表演。人的学习行为更为复杂,因为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读悲剧小说时会流眼泪。2.动物的节律性行为动物的节律性行为是由于环境因素(如昼夜、季节)的节律性变化而引起的动物行为的有规律变化的现象。如猫头鹰的昼伏夜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