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1-13课教案(苏教版)
详细内容
课 时 方 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周 星期 设计人 审核人
课题 第11课(1) 追求公平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练习巩固。小组交流,分组合作 教具 讲义、小黑板
教
学
目
标了解公平的含义、表现;理解公平对社会、个人的重要性;明确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追求并维护公平。
重点:公平的含义、公平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
难点:
公平是相对的
导学练习流程
前
置
测
评测评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设计
学生说一说“秤”的作用说一说,小组交流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
导
学
练
流
程请你评理:九年级某班有一个直升本校的报送名额,按学校规定综合考评成绩在前两名的同学有资格参加面试。经过综合考评,排在前面两名的张磊和王强入围参加面试。面试的当天,两人却惊奇地发现本校教导主任吴老师的女儿吴敏也出现在面试场上。面试的结果没有公开。最后,吴敏获得了学校的这个报送名额,张磊和王强则名落孙山……。
你如何评价学校最后的结果呢?,如果你是张磊或王强,你有什么期望呢?
生:学校最后的结果对张磊与王强不公平;期望:追求公平。
追求公平(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欣赏P2楷体字中我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的几则名言,思考:这些名言反映了人们一个什么共同的主题?
生:追求公平
师:通过本课开头的事例及古代不同时期人们的追求,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什么是公平?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1.公平的含义(板书)
公平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联系物理学科中的称量工具“天平”
2.公平的表现(板书)―→根据教材,(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
关注社会: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民工大量涌入沿海城市,为沿海城市的发展作出快乐积极贡献。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却不能享受到城里人的各种社会福利,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城里孩子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
(1)你认为材料中的现象公平吗?简要说明理由。
生:不公平,因为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摆理)而材料中的现象偏袒城里人,却忽略了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民工及其子女,因此是不公平的。(联系材料说明)
(2)根据材料,你认为社会应该怎样解决上述问题呢?(迁移过渡)
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
对于社会而言,为什么要特别注重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呢?
3.公平对社会的重大意义(板书)
生:对于社会,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一个社会中得到公正、平等机会的成员越多,这个社会就越合理。
关注校园生活:李伟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一次学校进行板报比赛,班主任让李伟负责,他当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放学后,他却说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给其他同学一走了之,其他同学很好的完成了任务,板报评比获一等奖,李伟因此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受到表彰。
你认为李伟获得优秀宣传委员的称号并受到表彰对其他同学公平吗?你如何评价李伟?
(学生思考后发言,导入公平对个人的重大意义)
4.公平对个人的重大意义(板书)
生:对个人而言,公正、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在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能否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将会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也能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中看到我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修养。
学生阅读课本P3楷体字中“台北小女生向其家长哭诉”的材料,教师补充介绍我国不同地区(如江苏与西藏、云南等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别的材料,请学生思考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师:虽然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那么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请同学们首先分析P3楷体字中“台北小女生向其家长哭诉”的材料,思考:小女孩与家长的态度有何不同?
生:小女孩―→伤心、埋怨; 家长:理解、宽容
师:这其实我们队有些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坦然处之。但我们能否对身边一切不公平现象都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吗?如上面关于李伟的材料,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若你是一个为完成板报付出努力的学生,你将怎么做?
生:不能,尽自己的努力维护公平。
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明确了,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当我们遭遇不公平时,一方面要努力追求公平,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尽我们的所能;另一方面又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学会泰然处之。
音乐欣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
做达标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