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实战:跨国管理人才本土选还是总部派?(一)
详细内容
理查德・刘易斯精通12国语言,但他的主要身份不是语言天才,而是跨文化管理大师。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际语言和跨文化培训机构RichardLewismunications是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在超过12个国家设有办事处。
作为咨询顾问的理查德・刘易斯,除了为许多世界领先的工业制造和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培训,还当过日本美智子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的家庭教师,他还得到了芬兰总统授予的爵士称号。
近日,理查德来到中国。
记者:对于想要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是从总部派人去比较好还是选聘当地人比较好?
理查德・刘易斯:这两种人才各有优劣。如果一个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开设分公司的话,中国经理人的长处一般是比较了解总部意图、对总部忠诚,容易执行董事会的意见,但缺点可能是对当地市场和思维方式不够了解、语言不灵;而当地经理人的优势有语言优势、思维和市场更加熟悉,但是对于总部意图的贯彻、与总部的沟通可能成为劣势。我认为应该找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当地人,同时这个中国人必须很了解所在国文化,至少他应该受到这方面的一些培训,让他了解怎么跟当地人更好地相处;同时这个当地人应该送到中国来待上两三个月,让他了解中国的文化,使他能更好地为中国董事层效力。
记者:这两个经理人的职务是平级的?
理查德・刘易斯:如果这是一个中国公司,那中国人应该比当地人略高一点,当地人向中国人汇报工作;反之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开设分公司,那母国人职位比中国人略高,但级别应该是一样的。
记者:这两个人之间一旦发生文化差异问题的话,有没有一些把握原则?
理查德・刘易斯:如果这两个人永远都无法保持步调一致的话,那就应该把这两个人换掉。其实,管理层董事会应该很谨慎地来选择这两个人,而不是盲目地随便找两个人就可以。而且这样的合资企业是要运作很长时间的,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来观察这个中国人和外国人,看他们之间是否互相能够融合,如果OK,那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块儿,形成一个集体,而不是今天说了要选人,明天就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