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人力资源>自驱力:让员工自己跑(一)

自驱力:让员工自己跑(一)

详细内容

对于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要,驱动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以争取最大的成功。

  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在整个员工职能体系的大冰山上,“知识、技能”只是水上部分,而隐于水下不易测量的员工态度、个性、内驱力等情感智力部分,却是挖掘之“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内驱来自内需

  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驱力和内驱力两种。内驱力指建立在员工自信心基础上的一种自我达成的成功精神。

  自驱力立足于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员工渴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热情主动地投入任务的完成中,甚至不计报酬地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强烈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

  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这种需求使员工在竞争性中追求出色的成绩。使自己的地位与自己的才能相称。

  亲和需要: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至少是为他人着想,保持员工对企业、对工作的高度忠诚。

  驱动人格的动力

  很多企业在潜意识中将员工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企图用一种外在驱动力,如强制、督促或者物质奖励等来挖掘其才智。而Brandeis大学的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奖励会降低表现的级别,员工自我驱动却可以表现出三种人格动力:

  出众意识。它使人自信,追求卓越。使人充分发挥潜力和能量,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批判意识。它使人经常向现实挑战,同时欢迎来自现实和他人的挑战,主动发现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欢迎挑战性强的工作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