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vs韦尔奇:我们该学习什么(一)
详细内容
一个管理大师进入中国的浪潮,正在拍打着我国东海岸。
一周之内,居然有两位管理大师来华演讲,可谓前所未有。一位是世界著名竞争战略理论家迈克尔・波特,一位是 “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同样名满全球,同样价格冲天,同样精心策划……但很多参会者在现场的感受却不尽相同。
传道vs解惑
波特的演讲,与会者每人一本厚厚的会刊,包括两天会议上每一位演讲者的发言提纲,仅波特演讲内容的POWERPOINT文件就有158页,涵盖企业竞争战略和国家竞争优势两部分内容。身为哈佛商学院教授的波特,采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授课式的演讲,试图在5个小时内,讲完在学校里六七十个课时(每课时2小时)的内容。波特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很多内容在他本人的著作中也有阐述,所以,他对自己的讲话进行了“取舍”,提纲挈领地把自己理论的重点和看书时不易理解、或容易理解偏差的地方给以点拨,最后再对大家的书面提问进行解答。从形式到内容,波特论坛都符合“传道”二字。
而韦尔奇的论坛,是由中国著名企业家提问、韦尔奇回答的方式来进行的。论坛共分四场,分别售票,每场半天,除去前后的礼节性致辞外,韦尔奇的对话时间为1.5小时。会议发给参会者人手一本《韦尔奇自传》,而这本书可能大多数企业家早已拜读:会刊上没有过多韦尔奇演讲内容的介绍,只是将所提问题的大致内容和方向有一个简单的阐述。
也许,这样的方式是符合参会的企业界人士期望的。因为短短的个把小时不可能让韦尔奇讲完自己一生的经验,还不如抛给他一些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疑惑,听听这位“智慧老头儿”怎样支出高招。哪怕只有一招半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这可能是许许多多花了4800元、9600元甚至3万元来参会的企业家们的想法。所以,不妨用“解惑”来形容韦尔奇的中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