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公司运营>免费不是王道,付费也是刚需(一)

免费不是王道,付费也是刚需(一)

详细内容

互联网的开放基因,颠覆了很多产业,包括图书产业、电视产业等。越来越孤单的城市促使用户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恣意放纵自己的时间、爱好、知识,“CTRL+C、CTRL+V”让所谓的价值的东西变的廉价和普通,让更多的用户得以分享传播再加工分享再传播。

  从互联网开放开始,互联网的免费策略就开始奠定了。先从顶端说起,以雅虎为代表的第一代搜索引擎公司开始直接COPY互联网上的内容,所以说互联网免费的罪魁祸首就是搜索引擎,因为是它将网页上的信息免费呈现给用户使用。当然搜索引擎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人们使用互联网必不可少的工具了,它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它也被谷歌变成了最赚钱的互联网工具之一。

  当互联网用户呈爆发式增长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互联网上贡献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贡献都是免费的,所以底层方向也决定着互联网免费。再从底端说起,像病毒一般的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兴起,给予了更多用户参与互联网的机会,大量的用户利用大量的时间来贡献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有用的,有的是无用的,有的是垃圾,形形色色,但是丝毫不影响用户在互联网上贡献信息。用户自身贡献出来的内容就是免费的,又何来收费呢?

  互联网产品的顶端和底端交织着的都是免费,所以互联网的免费策略在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中开始恣意的肆虐,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容易被免费策略给直接打击死,报纸、地图导航、图书(部分图书会受到影响)、电影等,都被互联网碾压过的车轮彻底压死。

  免费为王,用户习惯了免费的使用互联网产品,一听说注册某论坛要dollar立马撤,下载个文件还需要积分,立刻换一个网站,免费是获取用户最好的“杀手锏”之一。免费究竟是好是坏呢?

  

  先分析它的优势。互联网产品免费最获益的肯定是用户,用户会喜欢免费的使用各种产品,听说某产品收费的,用户还会认为该产品是在装,免费以后就还是泛滥的使用,产品不好的还各种喷,即使是他在免费的使用它,照样喷个热火朝天。免费的用户永远比收费的用户要简单粗暴的多,因为用户的属性比较复杂,对产品的要求也会不同。

  厂家也是很容易“获益”的,不过它获得的是海量的用户,在它平台上的用户,你个人博客写的再好,依靠的还是各个博客平台,在论坛玩的再转,论坛才是最终用户的聚焦点。博客、微博、论坛、移动社交工具、地图导航等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厂家,很轻易就获得了海量的用户,而在线下要想免费获得这些用户,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