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公关策划>中国乳业深陷信任危机市场遭遇漫长寒冬

中国乳业深陷信任危机市场遭遇漫长寒冬

详细内容

三鹿奶粉事件已迅速升级为全行业信任危机,中国乳业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迎来寒冬。但分析人士指出,危机本身如果处理好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不仅可令乳制品企业排名重新洗牌,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又将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自9月11日三鹿奶粉被曝掺入三聚氰胺导致使用者罹患肾病,之后政府组织的产品检验又发现多达22家乳品企业所生产的奶粉均被检出含有上述有毒物质。此后再次爆出伊利冷饮制品在香港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以及蒙牛、伊利和光明液态奶被政府组织的抽检检出含有上述有毒物质。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员袁霏阳指出,该事件正迅速演变为全行业信任危机,危机地爆发将使行业内所有企业面临同样严峻的考验。那就是消费者对于相关政府机构食品安全监测能力的怀疑,对于企业经营诚信度的怀疑,以及国内乳品消费热情的骤减。在危机形成与上升的这一阶段,相信任何来自企业的声明或辩解,对于事件本身的补救措施甚至对于未来守信经营的承诺都会显得苍白,中国乳业或将因此迎来漫长寒冬。

袁霏阳估计,在事件被曝光后的数月,市场恐慌情绪可能导致国内乳品消费同比锐减50%,甚至更高。由于乳品消费存在较强刚性特征,预计2009年国内乳品消费或将能够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0%左右,消费信心的恢复则需要更长时间。2009年以后几年内国内乳品消费热情会有持续明显的改观。

此外,乳品消费大幅下滑势必影响上游奶农利益与从业积极性,从而使得奶源稳定性面临严峻考验。从长远来看,奶源稳定性遭受破坏,将使奶牛养殖业步肉禽与生猪养殖业后尘而陷入周期性波动的泥潭,从而不利于乳业长期平稳发展。

对于奶粉事件后续影响,国金证券行业分析师陈钢分别从政府、产业链、厂商以及消费者等几部分进行分析。陈钢首先判断,国家及有关部门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保住乳业持续稳定发展,因为其涉及到居民消费以及相关产业链人员就业生存等大问题。最终结局会以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媒体导向会转到乳业多数企业产品是没有问题的,消费者可以继续放心选用,直到此事负面影响减弱而告以段落。

其次来看,本次事件对产业链的影响应该是巨大。中国目前这种乳业发展模式同其它国家不一样,但同中国其它产业相类似具有中国特色,但这种模式天然就代表一种风险和不安全性,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和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再从厂商角度分析,厂商为了实现自身最快速的发展,通常采取先做市场后建奶源的行为。然而企业做大了,反是那些尽力于先建奶源的企业先死掉了(如:福建长富)。因此下一步反哺上游,加强产业链可持续稳步发展是企业和政府都必须再考虑的事情,这意味着企业要多投钱花在奶源建设上以及反哺奶农上。

而对于消费者的信心恢复,陈钢的判断是,对于此类事件许多消费者很无赖或者说适应能力已经培养出来了,如果企业产品仍能继续铺货以及政府部门认可其安全和卫生状态,最终消费者仍然能恢复对此类产品的消费。

上述分析师还指出,本次事件对企业危机公关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优势企业来说既是危更是机。如果处理好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并有可能赢得近一步发展的机会,也是乳制品企业排名重新洗牌的一次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本次事件对于中国食品安全保障问题又将带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遵守法规、产品品质过硬的企业更将是一次发展契机。

从乳业上市公司经营方面分析,危机除了会重创乳业公司销售以外,还将增加其未来营运成本。袁霏阳指出,成本上升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量退货和已产库存滞销将会引发大额会计计提;第二、危机处理和市场公关活动将会增加乳企费用开支;第三、乳品需求下降势必推高乳企营销投入;第四、从紧质量监管条例意味着乳企未来生产成本上升。

事件发生导致乳业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滑应在所难免,但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差异可能导致其受损程度不一。并且由于蒙牛、伊利、三鹿、光明四大乳企占据中国乳业市场超过七成的份额,而且身后涉及庞大奶农群体,因此政府出于产业保护目的或许会有帮助这些乳企尽快走出困境的政策考虑。此外,企业身陷泥潭,股价大幅下滑也或许会激发觊觎中国乳业市场良久的外资整合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