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法律服务>企业家离法律多近才安全(一)

企业家离法律多近才安全(一)

详细内容

禹作敏、牟其中、褚时健、唐万新、孙大午、郑俊怀、顾雏军、李经纬、戴国芳、龚家龙、周正毅、张荣坤、田文华、黄光裕等知名企业家,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构成犯罪,不管他们构成的犯罪是否为最后裁判的罪名,不管他们犯罪是否有体制的原因,他们都是因为与法律的龃龉而落马的。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国情下企业家与法律的距离这个命题。

  中国商圣范蠡曾提出:“商道兴国,共兴本念。”即经商者赚钱,首先为国家,其次为大家,最后才是为自家。这与当代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利已先利人”的市场逻辑显然不谋而合:“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

  牛根生秉持“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原则,成就了蒙牛大业。在企业家普遍感觉缺乏人才的同时,为什么比亚迪的创建者王传福从来不缺乏人才?本来王传福拥有比亚迪百分之百的股份,但比亚迪上市后王传福只拥有比亚迪约28%的股份,拥有约28%的股份即成为中国首富,王传福身边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又有多少?这就是王传福从来不缺乏人才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企业家赚钱不靠金钱开道,靠的是信用、智慧和能力。如果企业家赚钱靠的是金钱开道,就不会有华人首富李嘉诚,因为李嘉诚创业前穷得连学都上不起。

  2011年1月1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中国富豪特别报告》,胡润百富榜发榜12年共有24名“问题富豪”落马,行贿、资本市场相关问题和诈骗是富豪出问题的三大主因。

  那些在金钱上栽了跟头的企业家,并不是不知道企业家赚钱不靠金钱,而是鬼使神差地相信金钱万能,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要么是一时糊涂,要么是养成了赚钱和花钱上的坏习惯:拿金钱铺路,有事靠金钱摆平。他们看起来是在驾驭金钱,实际上是被金钱驾驭。

  金钱观不一样,赚钱和花钱的结果就不一样。有的人会坐牢,金钱上损失惨重,甚至变得一文不名。有的人会把企业做强做大,获得更多的金钱。

  金钱就是货币。货币本身没有善恶,但对待货币的态度和行为有善恶之分。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但赚到的钱,有的烫手,有的不烫手。赚钱的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但有的取之有道,有的不择手段。

  企业家如何驾驭金钱而不被金钱驾驭?建设性地赚钱和花钱,就是驾驭金钱,是法律支持的。破坏性地赚钱和花钱,就是被金钱驾驭,是法律不允许的。

  不少企业家是在处理与公共权力的关系时触犯法律而落马的。

  企业家绕不开公共权力,必须和公共权力打交道。很多企业家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处理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只用少部分时间处理企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