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90后大学生创业年盈利200万(一)

90后大学生创业年盈利200万(一)

详细内容

  8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90后毕业生,动画梦想不小:2010年11月,刚刚本科毕业的他们成立了上海fantast (梦想家)影视动画机构,与国内多家顶级动画公司合作,承接动画外包业务,年盈利200万元。今年初,“梦想家”开始寻求转型,做自己的原创动画。“放眼长远,我们要做中国版迪士尼,让中国动画水平与日本、欧美比肩。”联合创始人、客户总监郑因时说。

  向世博会宣传片“宣战”

  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上海到处播放着吉祥物海宝的动画宣传片。“当时觉得,我们能拍得更好!”动画专业的郑因时自信地说。那时,他找来7位小伙伴,一起制作出了新版海宝宣传片。

  起初,这部名为《海宝游世界,世界看世博》的大学生原创世博宣传片在学校的食堂里、电梯间循环播放,后被学校推荐给世博会组委会。此后,该款海宝形象出现在上海的地铁里、车载电视中、大街小巷的电子屏幕上。

  世博会期间,中国船舶馆准备举办“未来船舶设计比赛”,参与比赛的船舶制造商都需要制作动画来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世博会组委会推荐了郑因时团队,也正是这次合作,让团队得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10万元!

  加上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10万元,2009年底,郑因时和7位动画专业大学生一起,用20万元成立了工作室。2010年11月,上海fantast影视动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创业初期全部在办公室打地铺

  在位于周家嘴路的“梦想家”办公室,一间办公室里,8个人打地铺住在里面。“每周工作6天,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创业3年来,创业核心团队8个人虽然都是本地人,却全部在公司打地铺。”郑因时说。

  成立之初,公司定位在集影视广告、游戏CG、产品动画、建筑动画、企业宣传、形象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三维动画制作公司。创业头3年,“梦想家”团队在制作游戏和广告过程中,经常与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外顶级动画团队合作,这不仅让团队学到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还吸收了很多国外团队管理、经营理念。每次任务完成后,“梦想家”团队都会凑在一起,总结彼此的收获和经验。

  求转型,开始做原创动画

  2013年,“梦想家”盈利达到200万元。

  按理说,大学生首次创业,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整个团队危机感很强。“我们一直是以外包业务为主,这样的经营方式,200万元的业绩几乎封顶了。”郑因时意识到,游戏公司,光是凭借外包业务很快就会触及发展的天花板,还很容易被产业浪潮所淹没。2014年初,“梦想家”决定转型,打造自己的原创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