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创业,必须走在别人前面!(一)
详细内容
卖电话卡、推销锁头、代理校园宽带・・・・・・在一次次或失败或成功的创业尝试下,这位名叫张新房的“90后”最终告别了创业荆棘之路,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目前,扎根于大学生电动车市场的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扩大版图,用超前的创业思维为创业蓝图一笔一笔添上靓丽色彩。
屡次创业积累经验
张新房原是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学生,标准的“90后”。与其他养尊处优的同龄人不同,并不富裕的家庭让他对生活多了一份思考。他回忆,第一次创业是在大二上学期,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高校兜售爱心卡。但效果并不佳,几乎一无所获。
这并没有浇灭他的激情,接下来他和几个同学又干起了到学生宿舍推销锁头的活儿。“每把锁赚一两块钱,我们挨个宿舍去敲门询问,饿了就喝水充饥,一天下来赚百来块。”虽然这个数目不大,但这对当时还是学生的张新房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时也给了他十足的信心。随后,他又做起了电信的校园代理,带动一大批同学组建创业团队。这些零散的创业给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后期的创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2012年10月,张新房进入一家大型公司实习,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一个月后,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他感到迷茫。“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长期待下去斗志都会被磨灭,我想找别的出路。”张新房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新房和曾经的创业伙伴梁悦、华涛涛谈起毕业实习挤公交车的奔波与疲惫,三人突然灵光一现:社会对电动车需求如此巨大,何不从这里着手创业?
三人一拍即合,各自拿着前期创业积攒下来1万元资金,投入其中。“可以说最初是很冒险的,我们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对市场没有经过任何调研,完全不知道是对是错,想到就去做了。”张新房说。
灵活转变固有模式占领市场
就这样,三人摸着石头过河,费了很大努力才找到厂家,首次购入12辆电动车。因资金有限租不了铺面,这些车就放置在偏僻的城中村里,没有门头招牌,在一切从简的环境下开业了。
由于缺乏经验,一开始并不太顺利。卖出第一辆电动车时,三人因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把电池的线路给装反了,导致整组电池及车身都被烧毁,自己也受了一点轻微的伤。但是客户了解到他们是大学生创业,很是通情达理,并没有多加指责。
之后,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动车构造,三人经常把自用的电动车进行拆解,在摸索中也懂得了一些修理知识。“我们承诺给顾客免费维修,有时候碰上搞不掂的棘手毛病,我们就自己垫钱到电动车维修点给顾客修好车。”凭借诚意的服务,以及三人不遗余力地在校园、贴吧等广泛宣传,加之诱人的低价策略,电动车的销量越来越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