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北京厦门直营店全部歇业(一)
详细内容
资金链的断裂,让孙池“含着泪光的梦想”最终难逃传统书店业颓败的大势。
日前,孙池对媒体证实,经其一手创立的光合作用书房(下称“光合作用”)位于厦门和北京的直营店全部歇业。
光合作用曾被视为传统民营实体书店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辉煌时期在全国设有30家连锁书店。
“光合作用的倒闭是注定的。”昨日,国内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微博)》采访时表示。
梦想书店集体关门
28日傍晚,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永正图书(微博)公共编辑部主任张晓星发布微博称,光合作用书店高层全部辞职,厦门办公室搬空。其在微博中所附的图片和文字显示,北京光合作用五道口店和现代城店从当日下午开始被供应商包围,被索讨书店所欠款项。次日,厦门媒体也报道,光合在厦门的剩余5间分店也全部关闭。至此,光合作用在北京和厦门的直营店全部关闭。
光合作用创始人孙池对媒体回应称公司只是歇业,并非关门。不过其证实公司高层已在她的建议下辞职。这意味着尽管通过转型晋升为国内民营图书连锁老大,但其仍未逃脱行业“魔咒”。
公开资料显示,光合作用书房是一家总部位于厦门的书店连锁企业,其主要经营图书、咖啡、音乐等。公司在2008年进入顶峰时期,其在北京共有15家分店,全国则有30家,跃升为中国民营书店第一品牌。
光合作用书房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畅销类的图书,此外,还包括许多文化类产品,如CD、文具等。孙池提出了“悦读”这一生活方式,图书大都是畅销书,店内环境设计十分温馨,意在打造“第二个书房”。
这种体验式消费曾给光合作用带来了不错的利润。孙池曾对媒体透露过,在扣除物流、人力、房租的成本之后,图书销售的净利润率约在3%。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包括CD、杂志、文化用品等“非定价产品”的毛利率至少要比书籍高出10%,销售额占总收入的60%左右。
在行业内书店关门约半数的困局下,这份成绩单让孙池曾信誓旦旦地公开表示,自己不会担心网络图书销售的冲击。
被资本抛弃
眼下,光合作用的资金链却已悄然断裂。
日前,孙池无奈地表示,近三四年,书店的房租、水电等成本急剧上涨,光合作用的销售却连续4年下滑,今年更是下滑了40%。这导致光合作用的资金问题突出,拖欠了不少供应商的款项,而她正在香港跟投资方商谈一笔融资方案。
“光合书店并未逃脱全球实体书店快速萎缩的命运。”路金波透露,尽管近几年图书价格不断上涨,图书零售量的增幅达5%左右,但书店的人工和房租两大最主要成本达到50%以上,光合作用作为一家民营书店,其无法像新华书店一样自购物业,更是遭受到这种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