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营销战:哪些招数最管用?(一)
详细内容
双11”大战尘埃落定。为了能在“双11”中获利,各个店家也使出浑身解数,几乎所有的营销渠道都被利用到。而“双11”也成了检验店家的试金石,营销是否管用,业绩即可证明。正如马云所说:数字不是我觉得我们今天所关心的。我觉得我最关心的,或者是我们今天最关心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通过数字我们怎么样去真正的理解市场的力量。
双11排行榜的Top10中,不是知名的淘品牌,就是线下的知名品牌,而且随着这些品牌卖家的继续扩张,市场的份额还将被挤占,很多草根的卖家将被出局。我们就来学学这些榜上有名的卖家,哪些营销的招数最管用?
小米奉行的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生命周期长达12个月,这样固然可以打造出令人惊艳的产品,但对产品生产周期中营销的持续曝光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做的就是体验式营销。从微博到官网,从产品到社区和微信,再从社区和微信返回到微博,从线上到线下,发布会、米粉节、同城会甚至小米之家凝聚了大量小米用户,从线下到线上,这种凝聚又在线上形成了新的传播点。用户不断地可以听到、看到、用到。而在这个过程中,小米运用了一种更加娱乐化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产品品质,讲述自己的做事态度,从而在互联网上树立起了自己的手机品牌。
在这次双11中,小米可以原价参加和0点30开场就说明这个问题。小米向电商渠道的供货价格几乎是原价。小米是本土唯一一家拥有零售市场全面控制权,无需讨好任何强力渠道的3C品牌。这就正如大家所热议的小米饥饿营销,做到这点必须有超出预期的产品出现,才可以做到,任何时候都供不用求。
为了备战“双11”,海尔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预售,根据消费者订单的下单情况,同期组织定量生产。其中有3款产品因为订单密集到冲破原来的采购价格,导致采购价格降低,从而“越卖越便宜”。预售效果也非常惊人,这一次预售活动卖掉的冰箱占到了同一期间整个天猫销售量的30%。
同时,海尔成立了专门的小微企业做电商,并且开创了互联网定制品牌统帅,给予更多的财务、人力、资源上的自由。依靠物流网、服务网、营销网、互联网等四网融合的优势,实现在本地下单、异地送货。“双十一”期间,海尔商城还重视后端用户体验,推出了1300个区县货到付款,青岛地区装后满意付款的人性化服务。这就解决了海量订单对物流服务的沉重负担,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