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王兴创业启示录(一)

王兴创业启示录(一)

详细内容

从创建校内、饭否、海内,直到现在的美团网,王兴形容自己一直在冲浪。但他的每一次冲浪都被后来的浪头超越。王兴总能够先人一步发现市场机会,却总难以将机会转化为财富。对于创业者来说,王兴的经历提供了一个富有启示意义的样本。

  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史上,可能没有一个人像王兴这样命运跌宕且戏剧性十足。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连续创业,次次领风气之先,却又次次功亏一篑。

  从创建校内、饭否、海内,一直到现在的美团网,今年32岁的福建人王兴形容自己是在冲浪。“传统行业创业好比登山,互联网创业好比冲浪。山总是在那里的,你准备好了就去登,永远有机会,登多高取决于实力。而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你只要踩上一个浪,保持住,它的高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谷歌、脸谱网都是这样。而如果你错过了一个波浪,就错失了一次机会。但我觉得互联网后面还有浪,要确保在合适的时间踩上去。”

  尽管如此,王兴每一次冲浪都被后来的浪头所超越。不能赢得比赛,也可以说是一种快意人生,但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企业家而言,这一现实却多少有些残酷。

  王兴能够先人一步发现市场机会,却为什么不能将机会转化为财富?连续多次创业,为何总是重蹈覆辙?对于创业型企业家来说,王兴的经历提供了一个富有启示意义的绝佳样本。

  做正确的事Vs.正确地做事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兴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总是能先人一步选准方向。但最终,他却总是在“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做事”上摔了跟头。

  1997年从福建龙岩一中被保送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王兴参加了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听过雷军、张朝阳、陈天桥等许多企业家的演讲,在那里完成了创业思想的启蒙。2001年,王兴获得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没有读完博士,他就于2004年初返回国内创业,原因在于他在美国看到了社交网络(SNS)的商业化前景。几乎与此同时,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校园里鼓捣的脸谱网正式上线。虽然王兴与扎克伯格几乎同时想到了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但两者之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王兴屡战屡败,方向一变再变,扎克伯格则在社交网络上快速前进,渐至超越谷歌成为新一代互联网企业代名词。

  王兴回国后拉着一个大学同学和一个高中同学摸索着创业,他们首先创建的多多友社交网站和游子图电子商务网站先后宣告失败。多多友输在定位太泛,很快就遇到了推广的问题。包括王兴在内,三个创始人都是技术背景出身的,开发相对容易,但对目标用户群的界定却很模糊。刚开始做的时候,王兴一想到所有的网民都是自己的用户就激动不已。但后来他才发现,定位不专一直接导致“谁都是你的用户,最后可能谁都抓不住。东西做出来后你不知道怎么告诉别人,告诉哪些人”。王兴事后总结说,“所有人都可以来,可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