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升级”:“再也不想提陌生人”(一)
详细内容
最近,陌陌发布了3。0版,增加了留言板功能:用户可以找到附近的商户地点,并在此处留言,与其他用户互动。而再往前追溯,陌陌发布2。0时增加的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群组功能,添加了写字楼、学校和小区等地点信息。陌陌诞生之际,创始人唐岩给它的定义是:基于地理位置的交友应用。利用陌陌,发现自己周围的陌生人,建立社交关系,这是唐岩最初的设想。
从2011年8月到现在,18个月的时间,陌陌的功能一直围绕着“基于地理位置交友”这一主题。就是这样一个功能相对单一的社交工具,如今已经拥有了2200多万用户,每周的活跃用户数已经接近700万。不过这几年的发展,各类社交服务也逐渐加入了位置分享功能,但在同时,也相对降低了地理位置本身的重要性。
陌陌顾名思义,很容易让人记住其从一开始的“陌生人交友”属性。从单纯的陌生人交友,到群组,再到留言板,位置的深化,陌陌开始筹划商业化了。商业化的第一步,就是其正主动地有意识的淡化“陌生人”的概念,不过网友们对陌陌让人印象深刻的“陌生人”概念却已近乎根深蒂固,扭转并非易事。陌陌3。0版本发布后,钛媒体记者来到了陌陌在北京的办公室,对陌陌COO王力进行了专访。
刚坐下不久,王力就直截了当地说,他不想提“陌生人交友”这个概念。“任何一种社交,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商务社交不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吗?婚恋社交不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吗?”他认为,陌陌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位置,一个是人的交互。陌陌自始至终围绕的都是这两个核心。
王力说:“我们不想做什么别的东西,就想把地点这个东西做深入,做透。所有的社交关系都在地点之上展开。”
陌陌的进化逻辑:点线面,PPT
最开始,陌陌只有“发现周边的陌生人、打招呼、建立社交关系”的功能。其实,陌陌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社交关系的薄弱之处:王力说,“它承载不了持续的互动。”于是,陌陌在2。0时加入了群组功能,在3。0版本中加入了留言板。为什么选择群组和留言板?它能给陌陌带来什么?
“陌陌有一个比较明晰的逻辑线。1。0的时候,做的是人与人、点对点的交互。2。0就是一堆人基于一个具体位置的交互。3。0的时候,我们希望把这些糅合在一起。就是“点-线-面”的一个逻辑关系。”王力说。“做2。0和3。0,背后我们有一个目的。用户在这个地点留言后,好友就会看到,这样好友之间就会有一些动态的交互。”王力认为,2。0和3。0的变化,是对1。0时期不能承载用户的持续互动这一缺点的补充。1。0时是点对点,这个对人的社交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有一定的社交压力在里面:你说一句我就得回一句,还得好好想想怎么回。有些人并不擅长这种社交。但他在一个群里面,相对就是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同样地,3。0是对2。0的一个更大的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