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一个门外汉的创业者(一)
详细内容
我一直有尝试新东西的冲动
创立“春雨医生”前,张锐有过这样几张“名片”:《京华时报》新闻中心主任、网易副总编辑、网易新闻客户端创始人。几个响亮的名头背后是媒体行当摸爬滚打近20年的充分历练,然而正当新媒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却选择了离开。
2011年的“那一夜”,他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再见兄弟!擦肩而过,总是相逢”――张锐在微博上写下几段感人至深的感慨。对媒体、对网易张锐有太多不舍,因为这是他大学时曾立志的行业,同时也是他事业的全部,然而即使如此眷恋、如此感伤,他仍然选择去开创一条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道路。
“习惯冒险、喜欢尝试新事物”是春雨人和网易人对张锐的一致评价。而正是这样一份对新事物的冲动,让他在一个下着淅淅沥沥春雨的清晨,再次起航创立了“春雨医生”。“如果再不出来创业,以后就没机会了”,张锐几乎是用排除法进行了创业领域的选择,“不做社交、不做一般工具应用、不做游戏”,在这样的“三不”标准下,春雨团队开始关注生活的痛点,在他心中医疗需求是刚性需求,但医疗资源短缺却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第一次创业选择移动医疗项目,还有顺应移动互联网浪潮大势的考虑,于是他将两位兄弟拉成合伙人。“‘春雨医生’的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运营官不仅是我的发小和兄弟,而且也是在知识结构、性格方面与我非常互补的合作伙伴。”张锐说。
我找生活中的“难处”创业
“到底什么‘业’才需要‘创’,我认为一切生活中的难处,都存在创业的机会和可能。”张锐说。
“很多创业者都有一腔热血,但更应该明白我们为何创业。”张锐说,生活中的难处都是创业灵感的根源,创业是“为苦难提供可行解决方案”的过程。
“春雨医生”将医患交流这一被掩盖的需求发掘了出来。“春雨医生”将产品定位为诊前咨询,界面简洁却蕴含功能齐全的两部分内容“自诊+问诊”。其盈利模式同样针对以上功能分为:“免费+增值”。“除了不断壮大的注册医生团队,‘春雨医生’正依托权威医典打造移动疾病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为患者自诊提供更多参照比对的病例。”张锐说。
张锐认为“春雨医生”最大的优势是便利。远程诊断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寻医问药的时间,而且可以保证患者以最高效率自查并与医生沟通,同时帮助用户随时调用全国乃至跨国的医疗资源,这在传统医疗生态下是难以想象的。
父亲是我创业路上的“批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