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武彬:看准家装饰品 货郎升老板(一)
详细内容
记者汪天明 宋雪飞 通讯员 章骏
家装轻装修重装
饰,为林武彬带来了商机。记者柯皓摄
林武彬开朗健谈。他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小村子,14岁时,父亲因病早逝。他每天上学前会“工作”4小时:4点起床,到离家不远的小山上捡回石块,敲成碎石后卖掉以补贴家用。
“打工只能混生活,生意小小可发家。”这句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将林武彬推上了经商之路。他要让人丁不旺的林家“发”起来。从小自强的林武彬,每遇挫折都会奋力突破,证明自己绝非“烂蛋”(潮汕话,意为差劲,相当于“扶不起的阿斗”的意思)。
[人物档案]
姓名:林武彬
职务:武汉景生艺术装饰中心总经理
出生:1964年3月5日
血型:O型
星座:双鱼座
最爱看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包公传》最喜欢的运动:羽毛球、乒乓球
被斥“烂蛋”奋发图强
1982年,高中毕业的林武彬到广州当建筑工人。工地上的活又脏又累,可一想到有钱能寄给乡下的母亲,他便浑身是劲。然而,半年后,包工头携款一走了之,林武彬走投无路,到湖北投靠堂哥。
做五金生意的堂哥笃信:一个人如果不傻,只要能吃苦、有胆量、有钱,就一定能发。林武彬说:“我除了没钱,其他条件都具备。”堂哥便借给他200元钱,简单教他些推销窍门。两人来到湖北仙桃,约定分头行动,十天后云梦县碰头。
初出远门,“货郎”林武彬背着三个大包,穿梭大街小巷,跋涉田间地头,遇到供销社就上门推销。但供销社的经理大多不能作主,须上级领导层层审批。为找领导,他没少吃苦头。
一次次碰壁后,林武彬内心凄然。夜间孤卧他乡,阵阵乡愁搅得他夜不能寐。他逛书店买来侦探小说调节情绪,顺便锻炼一下逻辑思维能力,不料一看成瘾。
十天后到云梦,堂哥怒斥他“烂蛋”,让他滚回老家。原来,他包里的货一件没少,却多出5本侦探小说,200元钱花得干干净净。
林武彬不想当“烂蛋”,求得堂哥原谅,又借了200元。“只许前进,不能退缩。”他对自己说。
1983年3月的一天早上,大雪纷飞。在蕲春县横车镇供销社门口,林武彬掸掉身上的雪花,向一位站柜台的老师傅问好。冻红了脸的小青年哈着气介绍完产品,老师傅便果断签单:1280元。小林心里知道,自己不畏风雪,唤起了客户的同情。
在此后10年,林武彬的脚步踏遍鄂东15个县市。其间的1988年,他抓住石英钟畅销的机遇,筹资在汕头生产石英钟,5年创下数千万元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