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乐园按总分写一段
详细内容
第一篇:《2013苏教版七下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牛顿教育镇江地区VIP班内部预测真题★★★★(25元/份)
满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框内。(2分)..
在浩荡的大江之滨,zuò()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在中国漫长而辉huáng()的历史长河中有十个
朝代和政权先后在此建都。许多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国..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园,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周定舫《巍巍中山陵》)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订正,填入相应的方格内。(2分)
富丽堂黄面面相觑变换莫测融于一炉异曲同工
相得益彰中西合壁著作等身怒形于色风靡一时
3.默写。(8(1)请默写出《黄鹤楼》中的任意两句对偶句:“,”
(2)晚年手不释卷,,,读之竟日。(《赵普》)
(3)在这四年里,我,,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
(4),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5)万籁此俱寂,。(《题破山寺后禅院》
4.下面是以“不要等到……”为话题的一段话,请顺着思路在横线上续写。(2分)
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想起他人的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口语交际(3分)
你的同学李明要报名参加镇江市“小橘灯志愿者”,可他爸爸不同意,认为这样会影响学习。如果请你去劝告李明的爸爸,你该怎么说?
6.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4分)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②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让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7.名著阅读(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夸奖我:“这可要谢谢你了,好宝贝!咱们俩养活得了自己,这不算什么!”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到,她手里拿着我挣的几个五戈比硬币,一边看着,一边不出声地哭着: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生着大鼻孔的大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名著《》中的人物,名叫。(2分)
(2)选段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8—11题。(共13分)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美女蛇的故事)
④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8.仔细阅读选文,请用简要的语言归纳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原因。(3分)
9.文段②写景的文字很有特点,试结合本段内容选择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4分)....
10.文段④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为什么?(2分)
11.请把文段④横线处所缺的动词依次写在下面,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4分)
这四个动词依次是:、、、
这些动词的作用是:
(二)阅读《于园》一文,完成12-16题(共18分)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2.《于园》一文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姓名)写的一篇文章。(1分)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①非显者刺()②缘坡植牡丹、芍药()..
③富人于五所园也()④在瓜州步五理铺()..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②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15.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4分)
16.本文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地介绍于园。阅读文章,按顺序将空格填写完整。(3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回答文后17—22
一碗牛肉面
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父亲是个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男孩把老人搀到一张离我的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两碗牛肉面。”男孩大声说着。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恍然大悟。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他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
老人却并不着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忙不迭地把肉往儿子碗里夹。“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接受了父亲夹来的肉片,然后再悄无声息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中。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屈指可数又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好,好,你也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姨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一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那对父子的桌子上。
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要牛肉。”
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一听这话,我左顾右盼了一下,怕引起其他顾客的不满,更怕男孩疑心。好在大家似乎都没注意到这一幕。男孩也只是笑笑,不再提问。他又夹了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了一个塑料袋中。
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然后再目送着他们出门。
小张去收碗时,忽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块钱,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都说不出话来,只有无声的叹息静静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18.文章开头对父子俩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9.联系上下文,推测一下文中画横线句中“我恍然大悟”,“我”悟到了什么(2分)
20.文中划波浪线处“姨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只描写了姨妈的动作却没有对姨妈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你知道为什么吗?(2分)
21.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请用概括的语言表述这一情节,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22.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三、写作(50分)
23.生活中,有太多的物或人伴你一路前行,给你留下一串串珍贵的回忆。请以“我和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线索清楚;③有真情实感。
题目:我和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1.共2分,0.5分1个。坐煌chìzhà
2.共2分,0.5分1个。只找出错别字,没有订正正确不得分。
黄—皇换—幻融—熔壁—璧
3.默写(每道横线全对得1分)。
(1)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耸构巍峨,高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
(3)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
(4)吴楚东南坼
(5)但余钟磬音
4.不要等到……时才想起……,不要等到……时才想起……。(1句1分)
5.口语交际。(称呼1分,说明参加志愿者是有意义的事1分,强调对学习不会有影响1分)
6.第②句,语序不当,把“泛滥和滋生”改为“滋生和泛滥”。第③句,成分残缺,在“校园”后加“活动”之类的词。
7.(1)《童年》阿廖沙(1空1分)(2)外祖母是一个对“我”充满了爱、生活中坚强乐观的人。(1个要点1分,共2分)
8.①园内景物有声有色有趣;②趣事较多:翻断砖、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可以尽情游玩;③可以听到神奇的传说。(3分。答对一点得1分)9.文段②写景特色:
一是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景物的概貌;“单是……”则抓住“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详写百草园的内容。
二是动静交替、各具特色:“不必说……”写静物,“也不必说……”写动物,“单是……”却亦动亦静,且分别从形态、色彩、声音、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形象生动,用词准确。
三是从多角度、多感官的角度写景
:有从视觉角度写景(如碧绿的菜畦)、从听觉角度写景(如蟋蟀在这里弹琴)、味觉(如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等多角度。
四抓住景物特征来写。如光滑、高大等词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共4分)我的乐园按总分写一段。
10.以百草园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11支、撒、系、牵(共2分,0.5分1个)
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1分);从中表现了儿童捕鸟的兴奋快乐之情,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分)。
12.张岱
13.①投下名帖②顺着,沿着③建筑园子14.(每句3分,有一个关键字词没有翻译正确,扣1分,3分扣完为止。)
(1)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把假山放到园林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2)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的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积累词语、掌握音形义;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
1.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我的乐园按总分写一段。
课文类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
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作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
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教学时间:两课时㈡过程和方法目标: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拓展延伸、作业练习)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百草园部分,体会文中的景物描写。
〖布置预习〗
(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先由上单元写‚家庭生活‛引入学生另一个身边生活‚学校生活‛,交代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学校生活‛,然后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
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了哪几个地方?作者喜欢哪一个地方?
讨论:从题目上看,本文应分几个部分?[两部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