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孝心献给父母》
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
三(2)中队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会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3、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二、设计理念:
本次队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畅谈并体会父母的爱以及如何孝敬父母。
三、活动过程:
中队长宣布:三(2)中队“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现在开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向辅导员老师汇报人数)
第一项:出旗,敬礼。
第二项:唱队歌。
第三项:活动正式开始。
(主持人上场)
甲:亲爱的同学,你可曾想过?从我们呱呱落地到今天,十几年来,是谁最牵挂我们的冷暖,
乙:是谁最担心我们的健康?
甲:是谁为我们的进步欣喜骄傲?
乙:又是谁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揪心着急?
甲:是妈妈{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乙:是爸爸,
甲:这些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
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体会父母的关爱,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齐:三(2)中队“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活动会现在开始。
甲:明亮的星星真美,但更美的是妈妈的眼晴;
乙:高大的松树真美,但更美的是爸爸的手臂;
甲:妈妈的眼睛流出圣洁的。
乙:父母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请看短片。(同学们一定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感动了,也一定有很多感慨请说出来吧。)
甲:其实,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了自己的孩子。乙:我知道我们同学中,有一位妈妈他每天陪伴自己的孩子学习,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
甲:我知道很多爸爸为了赶着接送他们的孩子,忘记了一天工作的劳累;
乙:我还很多次看到了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准时接送我们,在风雨中等候。
甲:同学们,养育之恩永不忘怀啊。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爱啊!
乙:我们感受到了吗?给大家分享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指名4人左右)甲: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请全班同学起立,齐背《新三字经》孝心篇
甲:《新三字经》弘扬孝道,倡导仁爱,是千古流传的经典。同学们,现在大家说说孝敬父母,我们该怎么做?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说说你们的打算。甲:其实,对父母的孝敬,就是节日里送给父母的一声祝福;
乙:就是下班后端给爸爸的一盘菜;
甲:就是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
乙:除了要孝敬我们的父母之外,我们还要孝敬爷爷奶奶和身边的老人,就让我们永远将“孝心”铭记!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甲:大家要注意防火防电。
中队长宣布:请辅导员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第四项:呼号。(全体起立,举起右拳,跟我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全体同学:时刻准备着。放下右拳)
第五项:退旗。中队长宣布:三(2)中队“孝心献给父母”主题队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光临指导。
篇二:《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孝心献给父母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会有两个人为我们的成长倾注毕生心血—父亲和母亲。
也许,我们过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义,却淡忘甚至忽视了“回报”的分量,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几乎都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话不假,可是,父母何尝不想在忙碌一天后,接过孩子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发现枕边一张孩子留下的温馨字条;再或者为孩子削个苹果后,听到一声真诚的“谢谢”„„
有时,认真想想,我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学校里,得到同学细小的帮助,我会感激半天;马路上,一个陌生人冲我微微一笑,我会受宠若惊,报以同样友善的微笑。可是,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们也许会视若无睹„„“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而父母就具有这样的胸怀,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错误,他们依然爱你。
篇三:《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别人{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在我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终把孝、忠、奉献、责任放在人生是首位,也深深知道她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对党、对祖国忠贞不渝,对工作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良心对待工作和学生,对老人和父母真诚对待,用孝心去温暖他们,使他们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在平时发现一些老人特别一些孤寡老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时,就用各种方法使他们开心并教给他们生活的信心。在家庭中精心照顾老人,干家务,同时操心今后的工作。面对重重困难,依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毫无怨言,赢得了乡亲们的称赞——“真是好媳妇好婆婆啊。照顾那么多的人,做那么多的事,真是不容易!”。
一、我是在80年代末进入现在的家,我当时敢干肯干,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有一段时间是幸福的,但后来情况就改变了,婆婆当时患上脉管炎多方治疗无效最后截肢坐上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因为劳累过度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最后导致膀胱癌;庞大的医疗费使这个家庭债台高筑,生活十分困难,再加上年迈的奶奶70多岁,眼力不好,手脚不灵活;还有一个幼小的孩子,沉重的担子一下子压在我的柔弱的肩上,我没退缩,每天都在为生活和工作而忙碌,因为事情多,显得比别人更忙。我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并尽力做好。别人怎样说,怎么看,并不重要,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在同学中、同事中、亲人中,都认为以我的条件不应该受这样的罪,吃这样的苦,但我觉得既然嫁给了这个家庭就应该有担当,有孝心,有责任。几年来,当年的大姑娘现在已变成了孩子的妈妈。我们同舟共济,在生活的道路上牵手相行,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度过一个个难关。有人问我后悔吗?我对他说:“不后悔,因为我家里的负担虽然重,但是我很幸福,我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二、刚结婚时,我们全家一起住在又窄又湿不到80平方米的农村老房子里。一年的时间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在这不是很好的家庭里有多了一个人,虽然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很高兴,但是我就更忙碌了。
后来,我和丈夫商量:怕换重病的公公和婆婆住在潮湿的地方使病情加重,公公没有地方可去,终日郁郁寡欢。决定盖新房。我没有选在镇里面盖房;没有选在有坡度大的地方盖房;没有选在偏僻的地方盖房;而是选在了较平坦的大路旁盖房。别人问我为什么?我说:“这样我可以推着婆婆到处逛逛,还可以晒晒太阳,和过路的邻居说说话,摆摆龙门阵。自己还可以种点疏菜和粮食自己吃,这样就不用花钱买了,家里就少一笔开销,节约的钱就可以给家里买点水果。”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公公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他过去吃了不少苦日子,让他留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结石病、腰痛病和贫血,为了让公公身体健康,我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还特意买了不少补贵重药,和偏方的药。
婆婆常年坐在轮椅上,身体和精神好时,我会推着她到家的附近散散心,和家人一起把婆婆带着赶集。在集市的第一次,有许许多多的人问我,你推着的是谁呀?我没有说这是某某亲戚,“诚实的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婆婆”旁边的人说:
娶到这样的儿媳好啊!像现这样的年轻人,能把婆婆推在集市上走一走,是多么高兴、幸福的事啊!
奶奶因为手脚不方便,眼力不好,我经常会在晴朗的时候给她洗洗头,剪剪指甲,洗洗衣服,洗洗床单。
我每到星期六星期天,都会给家里的人带一些节目,让家里的人喜笑颜开,哈哈大笑,偶尔还要开展特别节目,就给全家人跳跳舞、唱唱歌使年老的奶奶、公公、婆婆、在快乐中生活。
三、几年来,我一方面要照料公公、婆婆、奶奶和孩子,一方面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学校担任了班主任、语文课教学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明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道理。无论学校管理多么完美,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班级的管理、学生成绩奖惩等制度都是我与班干部共同制定的,人文的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得到体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生活上,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时了解学生的疾苦,从内心深处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要把“七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通过我的辛勤耕耘,起早贪黑,抓早读,促正课,补课余,我所教班级始终成绩很好。
自从担任辅导员工作以来,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少先队员是我服务和工作的对象。细心地关心他们,
耐心地教育他们,热心地帮助他们,积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我经常召开座谈会,与他们促膝谈心,对他们咨询的问题耐心解答,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成为了孩子内心世界的“晴雨表”。(2011年“六一”儿童节中组织的节目分别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学校还围绕“五心”教育开展了很多活动,如:献爱心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活动、大课间活动等)与此同时,我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带头做到,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无论在道德上、行为上、工作上和学习上,还是在作风和仪表上,都要成为了少年儿童的楷模,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断掌握少先队工作的业务知识,开拓进取,努力为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创造条件。并引导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在平时我发现一些老人特别一些孤寡老人由于家庭的原因变得十分苦闷,有的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通过社区、家庭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虽然有时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也尽了我的力,使一些现象和情况有所改变,在工作之余,我自费购买了乐器组织学生为老人演出和服务,使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早上我带领他们学学太极拳和老年舞;晚上带他们学学老年舞,使老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身体好了,心情得到快乐。现在他们一天要是见不到我,觉得就玩得不开心。
“只要我做的事对得起天地良心就行了,无论是做妻子,做儿媳,做母亲,做老师都是这样。”这就是我自己的行为准则。
篇四:《孝心献给父母》孝心献给父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四(1)班的李文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孝心献给父母”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将会有两个人为我们的成长花费毕生心血——父亲和母亲。
也许,我们过早地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义,却淡忘甚至忽略了“回报”的分量,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几乎都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话不假,可是,父母何尝不想在忙碌一天后,接过孩子的一杯热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边发现一张孩子留的温馨字条;再或者为孩子削个苹果后,听到一声真诚的“谢谢”„„
有时,认真想想,我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学校,得到同学细小的帮助,我会感激半天;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冲我微笑,我会受宠若惊,报以同样的微笑。可是,这一切如果发生在父母的身上,我们也许会视而不见„„“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而父母就具有这样的胸怀,即使你犯了再大的错误,他们依然爱你。
猛然间,我想起了毕淑敏的那篇《孝心无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他们等值。”
把孝心献给父母,从今天开始。最后,我祝愿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感恩父母,点亮真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四(1)班的石添翼,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点亮真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花一般的世界里,也许没有体会过故事中那生死间迸发的爱,可是,父母之爱却同样如涓涓细流,汇入我们的心田。早上,当我们匆忙从被窝中爬起,是谁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大雨滂沱的大雨天,是谁撑着伞来学校接我们回家?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会硬,会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呢?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呢?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呢?没有!当我们遇到困难,是谁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当我们受到委屈,是谁能耐心听我们哭诉?当我们犯错误时,是谁能毫不犹豫地原谅?当我们取得成功,又是谁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是父母,是我们那最平凡、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父母!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交朋友呢?
谢谢大家!
孝顺其实很容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四(1)班的宋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孝顺其实很容易”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听人说孝顺之人多发达,所以许多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孝为本,许多人交友的原则也是以一个人的孝心为依据。过去,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做一个孝子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有庾黔娄———尝粪忧心,郭巨———埋儿奉母,七岁吴猛———恣蚊饱血等等孝顺的惊人举动,为了父母双亲的饥饿病痛,他们甚至可以舍弃自己年轻的生命„„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阶段,我们做的又是什么?相信大家看过这样一个广告片:广告里介绍了一个小孩看见自己的妈妈给奶奶洗脚,自己也去模仿给妈妈端水洗脚。很成功的广告片,具有很强的宣传和教育意义,着实让很多孩子有所领悟和感动,也引起了更多的人对父母、对老人关注和关爱。然现在的学生孝敬的“味道”变了,变得苦涩了,变得难闻了。《家有儿女》里有这么一段:儿子端着水给妈,竟戴着口罩,一副嫌弃的表情,原来是在完成作业。这是一个讽刺笑话,可是如今这样的笑话随处可见,去敬老院关爱老人们,给老人们打扫卫生、端水洗脚还要看时间,要等到采访的记者来了再做。而把老人晾在了一边。这是干什么?这到底是做给谁看?当孝敬父母和老人也用上形式主义,那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难道孝顺是一件困难的事吗?有首歌曲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而我们做的呢?我们做的是让老人更辛苦,更伤心。孝顺并非物质和金钱,孝顺并非作秀和摆样,孝顺是简单的问候、关怀和聊天。
同学们,不要让孝顺这朵中华民族的奇葩变样甚至凋谢,要让这朵奇葩可以像甘泉一样的浇灌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篇五:《我把孝心献给父母》发乎于心,情系自然,我要把永远的孝心献给父母
蕲春县大同中学田金涛
我叫田金涛,大同中学九(6)班学生。我出生在山里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传统的观念,我是家里第四个,也是最小的唯一一个男孩。妈妈怀我的时候,为了生下我整天东躲西藏,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在我的姐姐们出生时陆续被变卖为罚款,所以生活十分艰苦。生下我时,母亲已经36岁了,现在才知道那是大龄产妇,又因为不敢在医院待,我差点小命呜呼,所以我对我的父母的勇敢执着既感动又震撼!给我取名的时候,非常慎重,一个“金”字说明了我在父母的心里的份量。我就是在父母、姐姐们的百般呵护下慢慢成长起来的。一天一天懂事了,我对父母们的感恩之情也日益深重!
从上小学记事时起,我就是湾里很多长辈们嘴里听话的孩子的典型。也许是遗传吧,我在父母面前从来都是言听计从,从不觉得父母唠叨。渐渐大了,有时我有自己的思想,但我却从没顶撞过父母,只要看到父母日益苍老的脸,灰色的眼神,父母的话在我的心里就变得神圣起来。
尽管我在家里很被宠爱,但我从小就乐于帮家里做家务活。看到父母忙进忙出,看到父母佝偻的身影我就有想把所有的家务活揽在身上的冲动。父母心疼我,也怕耽误我做作业,不让我做,我就把作业做得工工整整的,让父母放心了,我就帮起他们来。上个星期放假回家,看到母亲砍竹子卖点零花钱,我就想帮,可母亲心疼我,怕闪了我的腰,不让我扛。我趁母亲在前面走了,捡了一棵最大的扛在肩上迅速跟上,刚开始还好,走了一段就觉得肩膀火辣辣的,可一想到步履艰难的母亲,想到还不到我的下巴这么高的母亲我就咬紧牙关,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在母亲怀疑的眼神,絮絮的责怪中挺直胸膛走在后面。我的肩膀虽然磨破了,很痛,但我觉得很幸福,我为能帮助父母解难而骄傲!{孝心献给父母作文}.
我知道父母对我的希望很大,所以我上学念书很刻苦,一直以来在班上也算佼佼者。只要说起我的学习,父母的脸就笑开了花。所以我懂了,我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来让愁苦的父母天天都笑着!
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陪我,经济很拮据,我看在眼里,所以我从来不和其他的学生攀比吃喝。上初中了,母亲经常在别人面前说我大了,但不懂爱面子,什么都吃,什么都穿。其实我怎么是不知道爱面子呢?我是觉得尽量少花
钱,家里负担就会减轻一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首《游子吟》,让我感同身受。上初中了,每次离家时,母亲千叮万嘱,好像很长时间见不着我了,总要把我送到村口,向我招手,我也招手,可就这样,每次我都有流泪的冲动。每次放假回家,母亲总要给我炖上肉,以改善我的生活。给我剩一大碗,可我一定要母亲陪着我吃。我把碗里的肉给母亲分了一半,并且说:“你也需要营养,你不吃我也不吃。”泪水在我的眼里打转,看着我,母亲总是幽幽的叹气,眼睛红红的,我们就这样很慢慢的吃着肉。吃完了,坐下说着话,我就把这星期的学习情况做个汇报,母亲听着,很享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