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安门升旗
详细内容
篇一:《天安门广场观升旗教案教学设计》
1、了解升旗仪式的过程,理解我的所想所感,体会我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新词,认读3个字。
3、揣摩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写作思路与表达方法。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部分,即升旗仪式的过程及我的联想。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感情。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十分神圣的仪式。你们看过升旗吗?你在哪看到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升旗的文章《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又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还不明白地画下来。
三、学生预习生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写出字的部首;部首:你觉得哪个字的部首最难找?请你写下来。
肃()冈()冉()或()、
2、形近字:仪弧阶冈
议孤价岗
(1)选择正确读音:摄(sh)(ni)冉(rn)(rǎn)
冈(gāng)(gǎng)焰(yn)(yn)
(2)在这十四个生字中哪个特别生字容易写错?请你写下来练一练。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记的?易错字:摄弧肃冈焰
3、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读音读正确。
(2)指名读书。
4、解词。
(1)说一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出示小黑板)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肃:恭敬。
冉冉升起:慢慢地向上升。冉冉,慢慢地。
彻夜不息:整夜不灭。彻,通;透。
(2)你还查了哪些字词?
5、通读全文,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初步体会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6、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7、对这篇课文的哪些问题感兴趣,想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学习,请写出来,并动手查
第二、三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它的神圣。我们来学习《天安门广场观升旗》的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这课书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几个自然段介绍升旗的全过程?(28)
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做一件事有先有后,我们在学习时,一般情况下也应遵循这个规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清晨,成千上万的观众云集在天安门广场等待观看升旗。)
2、作者在升旗前看到什么?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华灯还在闪亮(说明时间早)
云集,成千上万的观众(说明人多。)
南疆北国,外国客人(参观的人国内外都有。)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段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3、此刻,我的心情怎样?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谁愿意试试?(指名读)过渡: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早早地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那一庄严时刻的到来。这时,不知(齐读)
(三)第二八自然段:
1、整体感知28自然段: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入手介绍升旗仪式?同学们自学、讨论。
让学生大胆发言,请同学们从中选取正确答案。
作者写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2、细读课文:
默读3---8自然段边读边画:在升旗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可以按照作者、所闻、所感到什么?来学习,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时的问题入手:学生可能对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心咚咚地跳,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感从心中升起。这句话质疑。教师因势利导:从未有过的、庄严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来学习课文。)
A分析课文:所见、所闻、所感:
所见:官兵从城楼旗杆走来,他们的步枪弧线。走近了,走旗杆旁。
他们的步枪闪着光亮,洁白的手套划出一条规则的弧线。
说明武警官兵步伐整齐一致,手的动作完全统一,也说明官兵们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所闻:咔咔的脚步声。
说明官兵们动作一致,步伐整齐有力。
所感:从未有过的庄严感。
出示: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心咚咚地跳,一种从未有过的庄严感从心中升起。重点理解:从未有过的、庄严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屏住呼吸心咚咚地跳着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感觉?该怎样读?
B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东边的天空更红了,太阳就要从地平线上升起。升旗仪式开始了,我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2)第四自然段:
A看见:旗手把国旗向旁边一抖,五星红旗展开武警官兵向国旗敬礼,广场上的人们向国旗敬礼。
听见:雄壮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
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射出它的光芒,当五星红旗伴随着朝阳冉冉升起,雄壮的国歌在祖国上空回荡时,广场上千千万万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注视着国旗,行着注目礼,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对国旗和对国家的热爱。)
B指名读、
过渡:我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想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
3)学习58自然段
自读58,读这部分,你有什么感受、发现?
这部分57自然段用了排比段式,体会作者先想到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接着想到中国革命经历了漫长艰苦的斗争。最后讲到新中国成立后,亿万民众前进在社会主义征途上。成功是多少先辈艰苦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出五星红旗来之不易。
重点理解:我怎能不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比较下面两句话,想一想哪句话更能表达我的感受?
1)我怎能不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2)我要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小结:课文28自然段讲了升旗仪式的全过程。快速浏览这一部分内容,按升旗的过程,看看先讲了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3讲准备升旗。
4讲升旗的过程。
58讲我望着国旗,听着国歌想到的。这一部分讲了升旗的全过程。
朗读28自然段。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听读思考思考: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国旗永远在我心中?
出示:国旗啊,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我参加升旗仪式,深深受到教育,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感激励我前进,所以它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五)总结全文:
1、你认为这篇课文哪最值得你学习?(哪写得最好?)
2、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十分清楚、有条理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升旗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2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等待升旗
观看升旗所见、所闻、所感
升旗结束
篇二:《观天安门国旗有感》观天安门国旗有感初二(6)班韩莉
今天一早,我们便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准备去看升国旗,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多年以来的梦想。
突然,所有在电视上已经见过无数次的熟悉发的景象一一映入了我眼帘: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我刚刚记事起就在我的嘴里无数次唱过,心里爱着的天安门!小雨还在滴答滴答的下着,正仿佛是我心里的声音,我的心脏正在慷锵有力的跳动着,这时候,在暗黑的天上,开始有了一点光明,雨也不再下了,中国人们的国歌唱了起来,即使我唱过这么多遍国歌,可是还是被在天安门的国旗给震撼了,这次国歌跟以往的国歌都不太一样,他的声音变大了,更加响亮,震撼人心了,更因为这是我在当初中国人民解放的地方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冉冉上升,国旗响起,我也随着他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我含着泪,哑着嗓子,用我全部的感情拼命地唱着。我在心里发誓:我永远是中国人,永远会用我的生命去爱我的国家。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需要为她放弃什么,我绝不会犹豫!
那仿佛是我们中国人们的希望也在上升,自从我懂事开始,你们就早已深深刻在我在脑海里,融在我的血液里,而今天我终于真真实实地看到了国旗上升的景象!此时此刻,我清楚地感受到,有一种晶莹剔透的东西充满了我的眼眶。那是我感动,爱国情怀的抒发啊!而且据我所知,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365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永远和东方的太阳并肩升起,雷打不动!作为参观者,即使是感
到有些寒冷,我们也仅仅是坚持那一两个小时而已,而护旗班和国旗班的战士,他们要做到那样的要求,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和毅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我再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用青春乃至生命捍卫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他们令我骄傲,更令我羡慕,只因为他们能够每一天都与国旗相聚,在一起奋斗。
我爱中国,这次能够去天安门亲眼看到升国旗的样子,真的是我一辈子的骄傲与自豪,也许这一辈子只能看到这一次升国旗,我也心满意足了,我亲眼见证了国旗的上升,那一刻我的内心已无法用言语形容,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篇三:《北京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北京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周确香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有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非常向往的地方,一直梦想着如果能有一天去北京看看那该多好啊!这次我终于有幸能和大家一起去北京参观学习,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于2012年7月27日中午,我镇教师在覃加勇校长的带领下,坐上了大班车,从大河出发,直达贵阳。这时,已经是傍晚。吃了晚饭后,我们上了火车。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次日清晨,我睡醒来,已到达了重庆。我们吃饱早餐后,开始参观了重庆的“湖广会馆”、“洪崖洞”和“渣滓洞”等。渣宰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距离白公馆2.5千米。1939年国民党将此地改为监狱,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为第二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渣滓洞监狱分成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的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最多时囚禁700余人。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江姐)、李青林等先后囚禁于此。1949年的一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200多人集体屠杀,仅有15人脱险,这里对现在人来说既是景点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到这个教育之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革命英雄惨遭逼供的种种酷刑的画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当时,我想,回去后,一定要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教育学生,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做社会
有用的人。
从渣滓洞出来,我们去街上吃中午饭,觉得重庆的火锅还是比较好吃的。我们在街上游览、拍照、休息。等待上飞机的时间。终于等到将近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我们教师团在校长的带领下,朝飞机场走去。大家都在做好上飞机前的准备。在候机室里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上飞机。在飞机上,我们能看到天上、地下各种各样的美景,可惜这样的美景不长,天色太晚了,看不见了。
大约是28日24时许,即是第三天的凌晨到达了北京,下了飞机,一位导游带我们到北京市的三环以外的一家旅馆住下。睡一觉醒来,天亮了,我们又开始了第三天的旅程。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接着参观了天安门城楼和故宫,故宫是闻名于世的中式传统建筑皇宫,也是至今还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去北京游览的人大多要去这座深宫禁城里参观一番,以了解封建时代皇帝的生活环境及豪华建筑的容貌。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创造才能。
第四天即使2012年的7月30日,清早我们去游览长城。当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八达岭长城,登上了峰顶时,感受到祖国的巍峨。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军事建筑,远看像一条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全长一万三千多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凝结了许许多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它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无不令人惊叹!因此“不到长城非好汉”,家喻户晓,世界闻名。吃过午饭去观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博物馆”。第五天7月31日我们去天津,这天,天公不作美,下起瓢泼大雨,天气也有些变冷,但是大家心里热乎乎的,都很高兴。都说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好吃,但是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一点也不
好吃。我们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还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内看了一场电视剧是关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的革命事迹,当晚回到北京。
我身为一名教师,每个星期一都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但却难以忘记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的壮观景象,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那是2012年的8月1日,凌晨三四点钟我们大家就起来了,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天还是下着大雨,等我们走天安门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在期待着一个神圣、庄严的时刻。时间在飞逝,游人的热血在沸腾。五点十分……五点二十分……五点三十分,只见国旗班的战士们排成两列纵队,护着国旗从天安门出来,他们身着崭新的绿军装,脚著油光闪亮的长筒黑皮鞋,手戴洁白的手套,肩扛寒光闪耀的全自动步枪,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广场中心的旗座走去。他们有节奏的步伐,飒爽的英姿,气壮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力量,令人振奋!
“五点三十四分”,一个庄严的时刻终于来临,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始冉冉上升,在这肃穆的一刻,战士们肃立敬礼,广场上无数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们,皆不约而同地举手敬礼。乐曲已至尾声,五星红旗风已高高地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此时此刻,我仿佛望见一轮红日从浩淼无垠的东海中露出笑脸,光芒四射,充满活力,和祖国新的一天从地平线上向我们迈步走来了!
汽车行驶了一会,我们来到了颐和园观光。颐和园这个园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舒展大气。山就是山,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广,不是那种局促的小土堆小假山,再加上长满了无数粗大的各种树木,没有荒野的凄凉,叫人百看不厌。水也就是水,那么大的湖面,盛开着那么多的荷花,其间有游船随意飘荡,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非常壮观。使我流连忘返的还有长廊,1、长廊如彩带一
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2、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3、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后来又来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参观,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来接见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校园,他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他们学生自己写的,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了不起。清华大学只是外观,没让我们进入校园,我们只能遗憾而归。汽车大概行驶了两个小时吧,我们来到了鸟巢、水立方,天色已经晚了,不巧的是天又下起了雨,同事们只好打着伞去参观。我们下了车第一眼就看见了高大宏伟的鸟巢,它的外形别致壮观美丽,像一个巨大的鸟笼坐落在北四环外。2012年8月2日上午我们去天坛外观后,坐火车回来了。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感谢领导组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以后各自的岗位工作。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篇四:《北京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北京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周确香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
交通和文化中心。有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我从小到大
一直非常向往的地方,一直梦想着如果能有一天去北京看看那该多好啊!这次我终于有幸能
和大家一起去北京参观学习,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于2012年7月27日中午,我镇
教师在覃加勇校长的带领下,坐上了大班车,从大河出发,直达贵阳。这时,已经是傍晚。
吃了晚饭后,我们上了火车。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次日清晨,我睡醒来,已到达了重
庆。我们吃饱早餐后,开始参观了重庆的“湖广会馆”、“洪崖洞”和“渣滓洞”等。渣宰
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
地形隐蔽,距离白公馆2.5千米。1939年国民党将此地改为监狱,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
为第二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许多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事迹便发生在此。渣
滓洞监狱分成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的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最多
时囚禁700余人。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江姐)、李青林等先后囚禁于此。1949年的一
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200多人集体屠杀,仅有15人脱险,这里对现在人来说既是景点又
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到这个教育之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革命英雄惨遭逼供
的种种酷刑的画面,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幸福的今天。当时,我想,回去后,一定
要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教育学生,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做社会有用的人。
从渣滓洞出来,我们去街上吃中午饭,觉得重庆的火锅还是比较好吃的。我们在街上游
览、拍照、休息。等待上飞机的时间。终于等到将近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我们教师团在校长
的带领下,朝飞机场走去。大家都在做好上飞机前的准备。在候机室里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
上飞机。在飞机上,我们能看到天上、地下各种各样的美景,可惜这样的美景不长,天色太{参观天安门升旗}.
晚了,看不见了。
大约是28日24时许,即是第三天的凌晨到达了北京,下了飞机,一位导游带我们到北
京市的三环以外的一家旅馆住下。睡一觉醒来,天亮了,我们又开始了第三天的旅程。我们
来到天安门广场,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接着参观了天安门城
楼和故宫,故宫是闻名于世的中式传统建筑皇宫,也是至今还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宫殿,去
北京游览的人大多要去这座深宫禁城里参观一番,以了解封建时代皇帝的生活环境及豪华建
筑的容貌。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当时社
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能和
创造才能。
好吃。我们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还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内看了一场电
视剧是关于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的革命事迹,当晚回到北京。我身为一名教师,每个星期一都参加学校的升旗活动,但却难以忘记第一次在天安门广
场观看升国旗的壮观景象,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那是2012年的8月1日,凌晨三四
点钟我们大家就起来了,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天还是下着大雨,
等我们走天安门时,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在期待着一个神
圣、庄严的时刻。时间在飞逝,游人的热血在沸腾。五点十分„„五点二十分„„五点三十
分,只见国旗班的战士们排成两列纵队,护着国旗从天安门出来,他们身着崭新的绿军装,
脚著油光闪亮的长筒黑皮鞋,手戴洁白的手套,肩扛寒光闪耀的全自动步枪,迈着矫健、整
齐的步伐,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广场中心的旗座走去。他们有节奏的步伐,飒爽的英姿,气
壮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力量,令人振奋!
“五点三十四分”,一个庄严的时刻终于来临,在嘹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始
冉冉上升,在这肃穆的一刻,战士们肃立敬礼,广场上无数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民族
的人们,皆不约而同地举手敬礼。乐曲已至尾声,五星红旗风已高高地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
上空!此时此刻,我仿佛望见一轮红日从浩淼无垠的东海中露出笑脸,光芒四射,充满活力,
和祖国新的一天从地平线上向我们迈步走来了!汽车行驶了一会,我们来到了颐和园观光。颐和园这个园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
舒展大气。山就是山,虽然不高,但是占地广,不是那种局促的小土堆小假山,再加上长满
了无数粗大的各种树木,没有荒野的凄凉,叫人百看不厌。水也就是水,那么大的湖面,盛
开着那么多的荷花,其间有游船随意飘荡,波光粼粼、水天一色,非常壮观。使我流连忘返
的还有长廊,1、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
部分。2、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一定距离倚衬和支
撑长廊的妙用。3、长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后来又来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参观,
北京大学的一位学生来接见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他们的校园,他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这
本书是他们学生自己写的,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了不起。清华大学只是外观,没让我们进入校
园,我们只能遗憾而归。汽车大概行驶了两个小时吧,我们来到了鸟巢、水立方,天色已经
晚了,不巧的是天又下起了雨,同事们只好打着伞去参观。我们下了车第一眼就看见了高大
宏伟的鸟巢,它的外形别致壮观美丽,像一个巨大的鸟笼坐落在北四环外。2012年8月2日
上午我们去天坛外观后,坐火车回来了。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
神文化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感谢
领导组给了我们这次绝好的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共同分享,共同进步。
我们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以后各自的岗位工作。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篇二:
北京参观旅游学习心得体会北京参观旅游学习心得体会——监察处陈波
春天,是希望纷飞的季节。大雁饱含憧憬地向着北国的乐土结对航行,一路载歌载舞,
弹奏出春的韵律,传递着春的喜讯。出行的人们背负着行囊,开启希望之旅,走向春意盎然
的南北东西,走进浮光跃金的大千世界,播种自己心底的希望。四月里,春光明媚。集团公司组织员工到祖国首都北京参观旅游,以表达对员工的关怀。
同时培养员工爱国主义情操,丰富员工节假日生活。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
松并增长见识的经历。这话一点也不错,平常不大爱出游的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此次旅游,
我们从达州机场起程乘坐ca1488航班直达北京。沐浴着北国的春风,我们亲眼看到了拥有
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北京的各景点很壮观,很迷人。我们参
观了规模宏大的故宫、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热闹非凡的王府井、风景如画的颐和园、
气势恢宏的鸟巢、精妙绝伦的水立方......每一处都让员工们大饱眼福,流连忘返。无不显示
出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都让我们体会到中国之崛起,顿时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独有的自豪!
从中既感受到伟大祖国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更感受到伟大祖国日益繁荣富强。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到了天安门广场,仿佛看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在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向全世界人们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听到了人民欢呼雀跃的欢呼声。在天安
门城楼的正前方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是他们英勇不屈的斗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洗
去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换来了共和国的安宁,创造了一个伟大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往前
走,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在这里躺着的是一个世纪伟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
是他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打败了蒋家王朝,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长河里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建立了一个属于全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
天安门城楼的右边是人民大会堂,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地方,每年的3月,全国都
将在这里召开“两会”,由全国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共商国事,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心中感慨油然而生,如果不是集团公司领导对员工的真切关爱,如果不是集团公司这五
年来的迅猛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攀升,像这样的外出旅游学习的机会,是难以得到的。我们
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挥洒热汗,发挥聪明才智,为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
力量。篇三:游北京考察心得体会游北京考察心得体会
姓名:王艳红学号:20090905班级:历史学四班古都北京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是我们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从小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
去北京看看。终于有个机会能去北京看看了。河南大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2012年4月13日
组织我们历史学2009级的学生集体赴北京考察学习,13日晚,同学们和三个老师跟随旅游
团坐上了去北京的汽车,为期三天的考察学习拉开了序幕。排队进入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漆蓝底之匾牌——午门,从其门就可见帝王的威风,
站在午门前边,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副这样的画面,在过去的几百年间,每天凌晨,一群身着皇
袍马褂的王公贵族和一群身着五色补服的满清官员微微前倾着身子,从午门前依次走穿过去
早朝。穿过午门,只见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横跨金水河,河上波光粼粼,河形呈微微曲线
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水河好似一把耀眼闪光的马,而五座汉白玉拱桥则犹如五支箭,正
搭在弦上准备一齐发威。我们沿着“箭头”指引的方向走去,通过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召
集群臣商议国家大政的地方,作为故宫三大殿之一,健在高约五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
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
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其图雕刻活灵活现,足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与精湛
的工艺,阅览之后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赞不绝口。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
井。上挂“光明正大”匾,中置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攒尖顶上的仙人
走兽更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
构殿宇。太和殿后边是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前休息的地方。再往后是乾清宫和坤宁宫,
乾清宫在雍正朝以前是皇帝和皇后日常生活、处理政务和接受大臣朝拜的地方,康熙皇帝驾
崩后,雍正为了表示对乃父的孝心,搬到了养心殿居住,于是雍正朝以后二百多年间,清朝
的皇帝们都在养心殿工作和生活.乾清宫、坤宁宫成了皇帝和皇后大婚的处所。紫禁城是以
太和殿、乾清宫和坤宁宫为中轴线建立起来的。以乾清门为界,中轴线的左右两边是后妃们
生活的地方,分别叫东六宫和西六宫。因为没有导游,同学们们在参观时,拿着一张故宫的
平面图依照自己划定的线路而行,如果把太和殿和乾清宫放在中轴上,慈宁宫、储秀宫和承
乾宫还有乾隆退位后的养心斋则分别自成一列,除去慈宁宫一列没有开放外,我们按顺序从
西往东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