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雄豪情的句子
详细内容
篇一:《激励豪气句子》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步出厦门行>>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清•曹雪芹<<红楼梦>>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已亥杂记>>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一、新律五一首
1.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豪歌一曲万里晴,独自遨游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惨淡岁月入梦遥,浪迹四海悲寂聊。风流正随鲲鹏去,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十年胸中尽怒潮。拚将一腔义士血,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寒催游子上瑶台。路隘沟深松悠悠,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山寺高僧俱惊骇,急奏晨钟壮行色,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未见长城万里长。空盼飞鸿传书至,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铁人无泪亦凄惶。但使此身能报国,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独上寒山称骄子。狂飙过尽绝胜处,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节烈垂尽千秋史。生来爱斗三冬雪,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一剪寒梅凌天涯。仙客对此欲归俗,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谁道三冬无春色,冰山高处万里霞。
10.题李迪牡丹图花后无语荒草肥,焉知天外无惊雷?囊括涯内群魔乱,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十万义士遥相随。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公图
奥究天庭运玄武,凶神恶煞空顿足。神威浩荡百万年,天马行空做羁族。{关于英雄豪情的句子}.
术奇才高惊圣帝,大义绝天恸神禹。茫茫伟烈终何限?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山行
心洁自爱天山雪,羞与群贼论功过。只闻豪杰弃官走,不见东海大潮落。
忍看壮士负离恨,莫问青天悬日月。巨人眼里乾坤小,英雄心中天地阔。
13.乌台诗案
纵有神龙起沧海,难赋豪情祭乌台。恶奴群起吠尧舜,万民齐声叹良才。
誓将寸管化长剑,杀尽世间狼与豺。他年若有凯旋日,是我卷土又重来。
14.大树风号图抑郁十年栋梁倾,怒涛顿从胆边生。一腔豪气贯日月,疑是长虹化雄鹰。
大展经纶补天手,
篇二:《侠骨柔肠贺方回--试论贺铸词中英雄豪情与儿女柔肠.》侠骨柔肠贺方回
——试论贺铸词中的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狂客,卫州共城人(今河南汲县人)。有《东山词》、《贺方回词》词集传世。他是北宋词史上一位著名的词人,其词作数量之多质量之佳是许多当时的词人所无法企及的。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三中指出:“词至方回,悲壮风流,抑扬顿挫,兼晏(殊)、欧、秦、柳之长,备苏、黄、辛、陆之体,一时尽掩古人。两宋词人,除清真、白石两家外,莫敢与先生抗衡。”①然陈廷焯的评价看来有过分的称赞,但是不难看出贺铸词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贺铸词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抒怀词,登临怀古词,恋情词和拟怨妇词。而前两种词可归为慷慨豪气一类,后两种词可归入儿女柔情一类。由此可见贺铸词兼“豪放”“婉约”之长。龙榆生在《唐五代宋词选》中说贺铸“词语意清新,用心甚苦,又能出以奇崛之笔,实兼‘豪放’‘婉约’二派之长。”②此评非虚也。为何在以婉约为主的北宋词坛,贺铸能兼婉约豪放于一身,达到二者的相融相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社会动荡多伟词,温婉之词写风流
贺铸出生在宋仁宗后期,而此时的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首先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出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贫困交加。这种现象给少年的贺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反映在他的词中,使得他的词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其次是农民的反抗斗争,宋仁宗时,农民不断起来反抗,遍及中原边地。而在宋仁宗末期贺铸才出生,因而一出生的贺铸就要面临这种战乱。这也在他今后的词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再次,冗官、冗兵、冗费这种状况使得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状况。这些状况无疑加剧了人民的苦难。统治者大量征兵,造成了征人思妇之苦。而且,面对辽、西夏的威胁,统治者不思进取,反而整日流连于宴会之中,骄奢淫逸,整个上层社会弥漫着一股不正之风。贺铸空有一身本领,却报国无门,英雄豪气不为世用。这种人生失意的悲愤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只能通过词来抒发,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薄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这首词全用赋体,词的上阕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与壮志,并且用铺排的方式将这种豪情渲染到了极致,这个人物形象正是贺铸自身的写照。下阕却以“似黄粱梦”开头,感喟深沉,凸显出凄凉悲愤之情。整首词写了一个少年从慷慨豪情的侠士一步步在这冗职之中消耗殆尽的过程。贺铸年少时怀有戍边为国、建立军功以“金印锦衣耀闾里”(《子规行》)的雄心壮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到中年仍然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他的英雄豪情不为世用,边塞面临①
②邱保证.20世纪贺铸词在研究领域所受冷落及其原因.现代语文》2007,06:67页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754页:第七行
异族入侵的威胁而无路请缨,内心的忧愤之情可见一斑。贺铸这首词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的感情是其他词人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空谷足音。就连具有沉郁苍凉风格的范仲淹也仅仅写的是“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饱含凄凉之感的句子。难怪夏敬观先生要在《手批东山词》中评价该词:“与《小梅花》三曲同样功力,雄姿壮采,不可一世。”③这首词可以看做是贺铸豪放词的代表。不得不说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才铸就了贺铸的豪放词,文人郁结于心才能有所作。如果说贺铸生活在大唐盛世,估计也不会有如此雄姿壮采之词了吧。但是,我们又应该看到,由于统治者大量征兵,造成征人思妇之苦,这种现象也在贺铸词中反映出来。贺铸模拟怨妇口吻,写了大量的怨妇词,语言朴素委婉,表达了作者对征人思妇的无比同情和对上层统治者的无比痛恨。试看《捣练子》二首:
夜捣衣收锦字,下鸳机。净佛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望书归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第一首是以思妇的口吻来写瓜时已过,北雁南归,而征人仍未返回。她只能在收到远方的来信后,放下手中的活计,赶紧的连夜捣衣以寄远,因为自己的丈夫还在遥远的塞外。塞外寒冷,冬季尤甚,丈夫无法归来,做妻子的自己只能匆忙的将冬衣寄去,好让丈夫度过寒冬。这一个小小的生活画面揭示了当时戍边征人的艰辛。最后一句“过瓜时见雁南归”可谓是神来之笔,以雁南归来对比征人未归,来说明思妇对丈夫的关切思念之情。第二首是说在家的妻子苦苦的守候在家中,期待征人的信件。虽说边堠遥远,可是也不应该说一年也收不到一封信啊。可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思妇不敢奢望明年以前能够收到回信,只能梦里想一下罢了。从而揭示了当时朝廷对戍边征人的漠不关心,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思妇征人的深切的同情。虽说语言并不华丽,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真挚动人的。
另外,随着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北宋社会的积贫积弱的状况有所改变。而上层社会更加的沉溺于声色犬马,酣歌狂舞、浅斟低酌和依红偎绿的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士大夫、官僚之间的普遍风尚。这必然在文人笔下反映出来。贺铸作为孝惠皇后之族孙,没落的贵族,不免得受此影响,以风花雪月、美酒佳人为描写对象,作出许多婉约词来。不同于其他得意文人的是,贺铸词中更添了几分不得志的忧愁,使其词更加温婉夺人心弦。例如《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陈廷焯《云韶集》卷三中评到:“此词必有所指,特借荷寓言耳。通首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有多少惋惜,有多少慨叹!淋漓顿挫,一唱三叹,真能压倒今古。”④可谓是评价甚为得体。
北宋社会的动荡,上层社会的不思进取、风气奢靡,这种大环境对贺铸的词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故而,社会环境是贺铸词中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并存的③
④同②,第786页第1行同②,第759页第14行
一个重要原因。
二、矛盾性格词中显,豪放婉约写身世
贺铸十七岁宦游汴京。他是宋太祖孝惠皇后贺氏的族孙,婚于赵氏宗室。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记载:“贺方回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俗谓之‘贺
⑤鬼头’”。而叶梦得《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八《贺铸传》中也写到“长七尺,眉目耸拔,面铁色”,可见贺铸的长相应该不佳。但贺铸颇具才干,程俱在《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中说贺铸“为吏极谨细。在筦库,常手自会计,其于空罅漏,逆奸欺无遗察;治戎器,坚利为诸路第一;为巡检日夜行所部,岁裁一再过家,盗不得发;摄临城令,三日决滞狱数百,邑人骇叹;监两郡,狡吏不得措其私;盖事无大小不苟,要使人不能欺、而用不极其才老”。⑥可见贺铸的才能。程俱曾在《贺方回诗序》中说道:“方回为人,盖有不可解者:方回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然遇空无有时,俯首北窗下,作牛毛小楷,雌黄不去手,反如寒苦一书生;方回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然戏为长短句,皆雍容妙丽,极悠闲思怨之情;方回慷慨感激,其言理财治剧之方,娓娓有序,似非无意于世者,然遇轩裳角逐之会,长如怯夫处女,余以为不可解着此”。⑦程俱的这一段话表明了方回的自身性格的矛盾,贺铸应该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人,概括起来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豪爽之人,为人健谈,善于饮酒,武艺颇佳,有武侠之风。
二、性情有恬静的一面,外表虽丑但内心情感细腻,能埋头苦读,有类似书生的一面。
三、博学多才,满腹经纶,能诗善文,尤其善于写词。
四、胸怀壮志,关心国家大事,有文韬武略。
正因为性情的刚正不阿,不为五斗米折腰,故长期屈居下僚,不为世俗所容。方回之能将自己的胸中豪气、内心苦闷寄托于词,故而方回词能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兼容。然而方回的多面性格不得不说为他的词风多样化也做了一定的贡献。
方回一生经历坎坷。“初以祖荫为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以李清臣、苏轼等荐,改官入文资,为承直郎,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崇宁元年通判泗州,四年改判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常。政和元年,以荐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再致仕。七年二月甲寅,卒于常州”。⑧由此可见,方回一生经历过了几次起落,几次出仕都是任官职比较低的小官,自是英雄豪气、五车学识无用武之地。备受排挤、报国无门的贺铸,只能将自己满腔的热忱寄托于词中。因而词中既有人生失意的感慨悲愤,又有壮志凌云的豪情。我们以《台城游·水调歌头》为例: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鹭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这首词是贺铸元祐三年三月过金陵至师阳石蹟戍官任时而作。是一首金陵怀古词。该词的上阕选取了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历史事实进行正面描写。下阕则⑤
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1页第3行郑延君.侠骨文心贺铸词.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二期:55页第15行
⑦同⑥第18行
⑧同②750页第2行
由怀古转为咏今,化用唐人诗意。整首词既有慷慨豪爽之气,又有满腔热忱无处喷洒的忧愤;既有词人恣意纵情不可一世的气概,又有词人因报国无门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寄托于清冷孤寂的画面之中的无奈之感。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论道:“此阙平仄句皆叶韵,东山之创作也。录之以备一格。词系金陵怀古,宫娃能赋,曾吟璧月良宵;商女无愁,谁问故家梁燕,六朝如梦,感慨系之矣”。⑨不得不说,这是一首词情激昂的佳作,慷慨豪爽,充分显示了词人抑塞磊落、纵恣不可一世之气概。同时作者又将内心忧愤糅于词中,可谓柔情豪情并举。由此可见,贺铸的性格特征及自己的人生遭遇也促使了他的词风多样化的形成。
三、夫妻情深铸柔肠,内心苦闷寄词中
贺铸夫人赵氏,据《宋史》记载乃宗室之女,夫妻二人感情十分深厚。两人共同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然而在五十岁的时候,陪伴自己走过半生风雨的妻子抛下了自己,故而贺铸写了《半死桐·重过阊门》一首词来悼念自己的妻子。这首词情感真挚哀婉,与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称两宋悼亡词的双壁。全词如下:
重过阊门外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