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敬老院的散文
详细内容
篇一:《写给夕阳(散文)》
写给夕阳(散文欣赏)
人生,应当是一条弧形的轨迹,这轨迹便是循着那太阳起落的路线。
当人之初破水面世,将第一声啼哭变成响亮的呐喊抛向天际,我们犹如看到一轮喷薄的旭日奋力地跳出了东海,她不仅涨红了一个新生,也喊醒了整个混沌的世界。
从这一刻起,人,便行走在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由青少年时期那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人至中年、事业有成的如日中天,再到步入老年的斜阳夕照、丹霞漫天,人生就像是一道空中的彩色抛物线。
我在想,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派到这个世界上,来看风景的。既是看风景,就需要不断地变换时间和角度,于是便有了春夏秋冬,有了从小到老,有了岁月更迭,有了日出和日落。
看了一辈子的风景,直到有了这轮夕阳照晚的比对,方觉出原来人生这么多的景色,却只有这如秋的艳丽夕阳最美、也最好看。这不仅是因为她的姹紫嫣红、胭脂凝香,更因为她的苍茫无际、温柔似水和爱意深沉、淡定从容。
夕阳是血红的,像是一块殷红的琥珀。她将暮色与晚霞演绎成最美丽的风情,那是用一生的岁月陈酿的美酒,透着红葡萄酒的亮丽光泽,散发着浓郁的醇香。如同冬日清晨那半窗和煦暖人的阳光,温馨、可人,也醉人。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当你推着坐在轮椅上年迈的父母漫步夕阳,你是否会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油然而生?是否会有一种唯恐分离的莫名惆怅?当我们飘着满头银发,在落日涂辉中手牵着手、互相搀扶着登上山岗,那心中是否也会有一种向天再借三百年、挥笔重绘人生卷的不舍与无限感慨?
这不禁让我忆起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至理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其实,除了回忆往事,醒悟自身,人到晚年看得最重的是情感,是缀在胸口的那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和至死不可褪去的深沉的爱。
人之老矣,什么都会看得很轻、很淡,他会像一块老玉一样,深邃而禅定。唯有与生俱来的情,永远挥不掉、抹不去,永远积淀在心中。这就是为什么人到老了易动情、好流泪,因为他心中还有好多个放不下,有那么多的不舍与无奈,他用鼓胀的爱诠释了夕阳的那般血色殷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是夕阳,就会落山,尽管此时风景妖娆,毕竟余留的时间不会很多。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写到:“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全世界跟他一起活——但一个人死的时候,谁来陪他一起死呢?”这让我醒悟,也让我多少有些伤感。周杰伦在《轨迹》这首歌中唱到:“在我忘记之前,闭上眼睛,还能看见你离去的痕迹,在月光下一直找寻,那想念的身影„”那么,倘若在忘却之后呢?又会有谁能来亲口告诉我痕迹消失后的一切?群山沉默着,他在等待着夕阳那最后的一跃。那一跃是灿烂的也是悲壮的。他用最后的一跃,将自己碎成了烁然万朵的满天金辉,化作霓裳幻美的霞光万道。那跨越生死的一跃啊,应是他绽露的最后微笑,是与亲人、与大地、与这个可爱的世界在做最后的诀别。
自然界的夕阳西下之后,还会有第二天的蓬勃升起。即便是没有太阳的夜晚,我们还可以去看星星、赏月亮。而人生呢?只是不知道,人生的夕阳沉落后,还会不会有另一个夜晚,会不会有灿烂的星光和皎洁明媚的月亮?
篇二:《关于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的经历的作文》关于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的经历的作文
写作内容:假如星期六下午,你和你的同学们来到养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和奶奶.
瞧!有的同学在扫地,有的同学在擦窗,有的同学在给老人读报,有的同学在和老人玩扑克,能歌善舞的同学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多感人的场面啊!请你把这个情景记录下来.可适当发挥(不少于60个词)
ThisisaSaturdayafternoon,myclassmatesandiareinavisitofsomeoldpeople.
Look!Allmyclassmatesaredoingtheirbesttoexpresstheirhappinesstotheseoldpeople.somepeoplearesweepingthefloor,somepeoplearecleaningthewindows,andsomepeoplearereadingnewspapersfortheoldpeople.Also,somepeopleareplayingcardswiththem,andsomearedanceforthem.
AllpeopleareenjoyinginthisSaturdayafternoon.
篇三:《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敬老院实践心得
自古以来就有百行孝为先的说法,尊老爱幼又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由此在寒假里我在敬老院进行了社会实践。去敬老院慰问他们帮助他们。
当我到敬老院时,我先和院长说明了来意,他带去我和老人聊天,打麻将,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看着年迈孤独的老人们,心里的第一个感觉是:难受!虽然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亲眼看到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心酸,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却在应该安享晚年时来到敬老院。
在和他们的聊天中发现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都已经不在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我特别的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不自觉得就想和老年人们亲近亲近,就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样,想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而他们也会把我们当成孙女,孙子一样,拉着你的手,把他们的那份慈祥加注在你身上,而我们也欣然地接受了。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数。也许当我们走完我们的人生旅程,该休息时,是否也会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样快乐开心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呢?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这里的老人并非每个都还有健康的身体,他们是社会的弱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在雨天,由于身体的原因,也许他们正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在冬天,由于环境的限制,也许他们正忍受着寒冷的侵蚀,也许难得见到的冬日阳光,可能根本晒不到。那我们又在干嘛呢?倾听雨的欢唱,在和煦的阳光下嬉戏。相比而言,我们是快乐的,而老人们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做的只能使给他们我们最真挚的祝福;看望他们,给他们少许的快乐!我们要解读他们的人生,即将走到生命末端的他们又何所思何所想呢?未来的我们会像他们的儿女一样吗?把至亲至爱之人就这样托付给敬老院吗?如果是那样,那么当最爱你的父母走了之后,一定会后悔!
通过这次跟老人们的聊天,使我们明白了很多,明白到他们过去的经历,明白他们的辛劳,明白他们对他们儿女的记盼,更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希望,也知道了他们内心的一些感受。这也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人,以前的我有很多不懂事的地方,在家里,爸爸妈妈把我当宝一样宠着,什么事也不让我做,深不知他们累了一天回家来还要奉承我们,只考虑到自己的快乐,自己一时的舒服,却从来就没想过他们的辛苦,想到以前真的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们,自己也已经不小了,也应该懂得如何去承担,如何去分担他们的忧愁了,我们应该让父母感到我们长大了,让他们对我们放心,让他们为我们自豪。
当我要走的时候,通过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很舍不得我,这种眼神深深得触动了我,他们需要关怀,他们很渴望我们能陪他们,眼泪不禁涌了出来。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感到一种充实同时这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让我看到了孤寡老人的孤独和社会对他们照顾的不够。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品尝到了帮助别人所获得的乐趣。我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意识。
这次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很充实,它让我了解了老人们的生活,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这种实践。篇二:敬老院社会实践感想不要吝啬你的爱心
在放假的前几天,我们全班一起去兴城敬老院看望了老人们,此次活动后感触颇深,不是仅仅几百字就可以说明白的,但也要小叙一下感想。
敬老院里的老人并不多,我们带着水果牛奶,还有我们的笑容去的,显然,笑容是最容易拉近人们距离的,也许也有老人喜欢年轻人的朝气的原因吧。住在里面的老人不多也有好处,人少至少照顾的要好,我们在和每个房间里面的老人聊天的时候,多多少少的得知了几位老人的故事,有一对夫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聊天得知,爷爷原来是银行干部,那位奶奶是一名公务员,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一定是大家眼中的五好家庭,这两位老人和我们聊现在社会状态,刚结束的两会,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一些政策内容,可以看出,他们很高兴,政策让老人真正的享受到了实在的好处,老人在聊天中不仅一次的提到了他们的儿女,语气中流露出了对儿女们的满意和自豪,也许这就是老人最可爱的地方吧。关于关爱社会老人,不是仅仅通过一次暑期实践就能做到的,关爱老人更要在生活中体现出来,不要忽视生活中每个不起眼的动作,也许你很轻松的搭的那一把手,是一位老人很难做到的,所以,不要忽略你的帮助,不要吝啬你的双手。篇三:社会实践养老院心得体会
关于敬老院慰问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
12月25日的早上,晴空高照,相约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敬老院,对于这个敬老院,我们并不陌生,在过去几年的寒假,我们就曾在此参加过学校、班级组织的一系列慰问活动,而今天则是我们自己组织前去,心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
节前为那些在敬老院中的老人送上我们的祝福,的生活环境,日子,我们虽不能为老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老人能够开心。
5位老人,我黄大爷正在屋内,带拿着本在阅读,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与白发较之去外经商,而老人不愿意离开这块土地,也不愿因为自己而打扰儿女的生活。本以为老人已经不认识我们了,毕竟已经过了一年,谁知道老人一见我们进来,便认出了我们,尽管他不知道我们的姓名,但是他却记得我们的相貌,老人高兴的把我们叫进屋里,并询问是不是只有我们两人来了,当得知来的人不止只有两人后,老人显得非常开心,
我们告诉老人我们已经是大学生啦,我的大学在内蒙,我另一个同学则在山东,我们都很喜欢大学的生活,老人边听我们讲述大学的生活一边笑呵呵的看着我们。我们在与老人交谈时便开始做起了打扫工作。说实话,老人的房间很整齐,东西很少很少,只有日常必须的几样生活用品还有书架上几本陈旧的书,老人退休之间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其退休后一直都有着看些散文的习惯。
下一代的期望转移到了我们身上老人,的故事,是在不断的学习,很多事情,在临近午饭的时候,我们和老人们一起在敬老院的食堂里吃了午
饭,老人的饭菜总是那么几样,简简单单的,就和老人日常的生活一样,淡淡的。我们一起和老人吃了汤圆,汤圆中的料虽然不多,但是老人的脸上却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即使再少的料,因为有了我们的陪伴,老人还是很开心。
随后我们又与老人去了附近的地下超市,为老人买了一副春联寥寥数字,但却包含了我们对老人的无限祝福。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百忙之中抽空来看看老人,他们的
孩子。
下午3
我们不能对父母大而不是火冒三丈的去和父母较真。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无私的爱,对于他们我们怎能伤害。
篇四:《敬老院串词》串词
王:亲爱的爷爷奶奶们:
唐:敬爱的院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合:大家上午好!
王:徐风吹拂着我们纯真的脸庞,
唐:夏日的暖阳沐浴着我们跃动的心房。
王: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唐:尊老、敬老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王:今天,我们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三年级二班的同学们来到敬老院唐:带来了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王:也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唐:让我们把歌声、笑声献给你们,希望你们开心、快乐、健康长寿。王:三二班关爱老人联欢会现在开始。
1、王: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寻声而来,多只顽皮的小鸡在觅食起舞。请欣赏集体舞《小鸡》。掌声有请。(国韵宜、丁晶和孙清芳肚皮舞小鸡)
2、唐:桃红柳绿是春天的歌,瓜香果甜是夏天的歌。父亲,是我们的歌。请欣赏歌曲《父亲》(侯方卓越,唱歌《父亲》)
3、王:跆拳道精神博大精深。中华的少年如初升的太阳,立志勤学,报效伟大的祖国。请欣赏跆拳道表演。掌声有请。(张硕跆拳道)
4、唐:世界名曲大家耳熟能详,接下来请欣赏电子琴演奏《名曲串串烧》(王子墨电子琴)
5、王:大爱存人间,请欣赏独舞,《爱在人间》(孙怡倩,爱在人间)
6、唐:前有刘谦千变万化,现有轩哥挑战极限,请欣赏精彩的魔术表演。(宋沛轩,魔术)
7、王:感谢轩哥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接下来由我们的小画家刘怡给爷爷奶奶们献上自己的画作,有请刘怡(刘怡,送画)
8、唐:小提琴音色优美,鄂伦春族人民勤奋向上,琴声带来一片纯净。请欣赏小提琴独奏《勇敢的鄂伦春》。(聂欣宇,小提琴勇敢的鄂伦春)
9、王:蹦蹦跳跳,我是活力无限的小学生,请欣赏跳舞《倍儿爽》(芯琪倍儿爽).
10、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的思想感情,请欣赏《荷塘月色》(冷承润(荷塘月色))
11、王:跑马溜淄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一首《康定情歌》让人难忘。请欣赏葫芦丝独奏《康定情歌》(方子毅葫芦丝康定情歌)
12、唐:婀娜多姿的小姑娘们,瞧,她们来了,请欣赏极具民族特色的群舞——《傣族舞》掌声有请。(肖靖雯王欣楠杨默涵胡心怡傣族舞。)
王:老人是社会的财富,更是生活的宝典
唐: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关心老人,关爱老人:
王:孝敬老人、共建和谐”{写敬老院的散文}.
唐:让我们明天继续捧出真诚之心,拿出实际行动,为更多的老人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
合:最后再一次衷心地祝愿爷爷奶奶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王: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三年级二班关爱老人联欢会到此结束!再见!
篇五:《关于感恩的散文》{写敬老院的散文}.关于感恩的散文
关于感恩的散文
回首走过的四年,点点滴滴似乎都历历在目。在**收费站的或悲或喜、或感动或失落,一点一滴都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珍藏在我的心底。我把这四年的自己看做是一棵树,开始时只是一棵树苗,没有枝叶,没有嫩芽,不能遮风亦不能挡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棵树苗汲取了营养,捕获了阳光,开始一步步长叶、发芽。在这些嫩芽中有三个格外醒目,它们是:“感恩”、“改变”、“理想”。
我首先收获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单位同志给了我无尽的关怀:xx听说我想要吃此地的特色小吃核桃馍而一直没有时间去买时,她便在外出办事的时间替我买;xx得知我感冒生病时,第一时间给我送来两盒药;xx得知我春节回家买不到火车票时,便跑前跑后帮我购买车票;他们是我的同事,但他们如同我的亲人。他们不仅给了我关怀,也给了我感动!四年了,我却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谢谢”,但我把这份感动放在心底,化成一颗“感恩”的心!我用这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感恩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感恩一切!
“改变自己!”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工作的这四年,我却渐渐地改变了自己。无论是去慰问敬老院老人,还是给山区小学捐赠图书和学习用品。我都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的改变。我明白了: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人要为社会而活,为更多的奉献别人而活!人更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对,我的双肩担负着一种社会责任。以前,这种社会责任感被我卸下了、抛弃了。而在这一年的服务中,我把它重新找到,并且勇敢地扛在肩上!改变自己,让自己重新担起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责任,这或许就是我的收获。
“感恩”、“改变”并不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最大的收获要算“理想”。这四年,我知道了以后的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我填补了自己以往理想的空白。四年的工作生活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到:服务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对这份快乐的感受越来越深。“在服务行业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然后努力奋斗,用能力帮助别人、服务别人!”这就是我的理想。
我没有改变原本想要改变的对象,却改变了自己,因此我收获了“改变”;大家给我的每一份关怀都是一份感动,因此我收获了“感动”;为自己的理想插上翱翔的翅膀让我从此不再迷茫、不再彷徨,因此我收获了“理想”。我想说:“我不会因为收费站枯燥乏味的生活而改变自己的信念。相反,我会为这样的服务行业而做出贡献”
篇六:《关于写人的散文》关于写人的散文要能做札记的散文
找这些真的很难啊
拜托了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2014-11-27
我想,现在馋嘴的本事是从小时候被培养起来的。
外祖母的样子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外祖母给我买的零食我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在我印象中,外祖母最疼的孙子就是我了。每次过来看我都给我带一大包的零嘴。妈妈说,我四岁的时候是外祖母看护我的。后来外祖母死了才让爷爷看管我。那时侯,家里穷,爸爸妈妈一天到晚为三餐而奔波。那时侯,有点小冰糖块吮吮已经是一件值得小伙伴们羡慕的事情。而外祖母给我带来的零嘴,不单有小冰糖块而且还有杏肉,杨梅干,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果脯。每次带来得都足够我吃上两三天。值得遗憾的事,外祖母死之前,我只会远远地看着她而不敢靠近她,妈妈说,那时侯,外祖母最想的就是牵一下我的小手。而我,因为那时年少对死亡的恐惧始终没有实现外祖母的这个愿望。外祖母留下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给我的那块玉佩。每当看见那块玉佩,我就会想起她,想起她对年幼的我的疼爱。
爷爷是外祖母死后才接着看管我的。到那时候爸爸妈妈依然很忙。而家里依然很穷。爷爷是我们镇上有名的老中医,他在人民医院退休后就在家里开了一个小诊所,那时侯,爷爷是个比较富有的人。爷爷喜欢给我买糖吃还有那甜甜的萨其马。以至后来街上的人都叫他糖爷爷。那时侯能够吃上一包白云牌方便面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而我几乎每天都可以吃上。只要我乖的话。我小的时候很会讨人喜欢,我会
帮爷爷包药,所以爷爷一到晚上的时候就会给我买一包白云牌方便面。我现在还记得那包方便面的样子,红色的包装袋,袋的正面有一碗很大的面,面上放着两块切开的鸡蛋,还有葱花,还有煎好的三块猪肉。而袋的背面呢,就是三幅教你怎样泡面的指示图。图画上的小人是留着披头四样式发型的小男孩,看他吃面的样子就迫不及待地想吃。后来,家里有钱了,方便面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吃了这么多还是怀念那只有麻油和香料包的白云牌方便面。爷爷也很喜欢吃方便面,但现在他老了,爸爸说方便面很热气,不让他吃。爷爷现在只喜欢吃素,我想,等我工作了,赚到钱一定要好好带爷爷去吃那上好的素菜。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家已经搬到新房子里去了。那时候,换成妈妈接送我上学。每次考试的那天早上,我都会到学校正门的那条芒果街的一间小店去吃油条送白粥。每次吃完考试都会去的双百。我还经常光顾那间小店隔壁的面包店,我喜欢吃它那里的两块面包中间夹着奶油的东东,现在才知道那叫三文治。除了这些我有时放学还会吃上一两个碗仔糕再回家。后来,我改路线上学了,改从学校后门那条路走,妈妈说,那比较快。后来,我就成了学校后门那间猪肠粉店的常客。现在回想起来,那间店的猪肠粉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再后来我上中学的时候,那间店已经换老板了,那味道当然不如从前。现在,走过那条街的时候,都不自觉地停停看看。寻找一些我小时侯生活的轨迹。每当迷惘的时候,想想从前,尽管小时侯年少无知,但是烦恼却比现在少的多。
上中学的时候,我上的中学就在我家不远的地方。那时候,我比较早起,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吧。学校太早没有开门,我就会到学校旁的拐弯角的一间早餐店吃早餐。那里最出名的是牛腩粉,好多人都挤在那里吃。因为我来得比较早,人很少,老板总是在我那碗上放上多几块的牛腩。他把我看成勤奋的学生,确实,我上初中的时候是比较勤奋的。每天从一大早就抓紧时间看书,所以,初三毕业的时候我考
上我这所母校——全镇最好的中学。如果当初我能坚持勤奋的话,或许,高考就不会失利。勤能补拙。古人的话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毕竟世界上不看书不学习就能取得大成就的天才为数是很少的。现在,上大学了,很少机会能再次去小店那光顾,偶尔的,接弟弟回家的时候会和他一块去小店尝尝那里的牛腩粉。
上大学了,每当吃早餐的时候,我都会怀念家乡的那些小店,甚至家里的一顿豆豉鱼干送白粥。出来已经一年了,思乡之情不言于中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名副其实的馋猫,我觉得吃是最能让人寄予浓浓的感情的。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
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
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篇七:《敬老院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关于敬老院慰问老人的社会实践报告12月25日的早上,晴空高照,相约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敬老院,对于这个敬老院,我
们并不陌生,在过去几年的寒假,我们就曾在此参加过学校、班级组织的一系列慰问活动,
而今天则是我们自己组织前去,心里充满了紧张与兴奋。节前为那些在敬老院中的老人送上我们的祝福,的生活环境,日子,我们虽不能为老人
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老人能够开心。5位老人,我黄大爷正在屋内,带拿着本在阅读,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与白发较之去外经
商,而老人不愿意离开这块土地,也不愿因为自己而打扰儿女的生活。本以为老人已经不认
识我们了,毕竟已经过了一年,谁知道老人一见我们进来,便认出了我们,尽管他不知道我
们的姓名,但是他却记得我们的相貌,老人高兴的把我们叫进屋里,并询问是不是只有我们{写敬老院的散文}.
两人来了,当得知来的人不止只有两人后,老人显得非常开心,我们告诉老人我们已经是大学生啦,我的大学在内蒙,我另一个同学则在山东,我们都
很喜欢大学的生活,老人边听我们讲述大学的生活一边笑呵呵的看着我们。我们在与老人交
谈时便开始做起了打扫工作。说实话,老人的房间很整齐,东西很少很少,只有日常必须的
几样生活用品还有书架上几本陈旧的书,老人退休之间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其退休后一直{写敬老院的散文}.
都有着看些散文的习惯。
下一代的期望转移到了我们身上老人,的故事,是在不断的学习,很多事情,10到时候给老人表演几个节目,从老人脸上老人真的很开心,因为我不擅长文艺表演,
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负责给在座的老人端茶递水,而且他的同学则是能唱的唱,能跳的跳,还
有说快板的,虽然这些节目没有经过任何彩排,而且所有的表演者的水平都只是业余的,但
是老人们看的都很开心,那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在临近午饭的时候,我们和老人们一起在敬老院的食堂里吃了午饭,老人的饭菜总是那么几样,简简单单的,就和老人日常的生活一样,淡淡的。我们
一起和老人吃了汤圆,汤圆中的料虽然不多,但是老人的脸上却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即使
再少的料,因为有了我们的陪伴,老人还是很开心。随后我们又与老人去了附近的地下超市,为老人买了一副春联寥寥数字,但却包含了我
们对老人的无限祝福。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百忙之中抽空来看看老人,他们的
孩子。
下午3
我们不能对父母大而不是火冒三丈的去和父母较真。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无私
的爱,对于他们我们怎能伤害。篇二:社会实践敬老院心得体会走进八一镇社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走进了苏家屯八一镇,为老人体检并进行健康咨询,而对于我
来说,参加学院活动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与老人沟通。这次活动中,老人们都非常热情,向我们问这问那,咨询自己身体状况,探讨疾病用药
与保健。老年人最大的一个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
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里,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是支撑他们生
活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绝大部分都记不住多少。由于长期独
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心理阴影,大多数的老人性格孤僻、古
怪。这就需要我们有加倍的热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然后我们才能
向老人们宣讲健康知识。
在向老人们介绍健康知识的同时,许多老人有很多话愿意和我们聊,他们的肺腑之言,
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他们渴望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不会受到过大的挑战,
他们依然希望自己在家庭中能发挥以前那种一家之主的作用,最起码的应该受到别人的重视
和注意。他们希望自己无论在经济上、情感上,还是在生活方面,都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
便统统向我们说来,我们当然会尽量安慰老人,帮助他们乐观积极面对生活,又要不耽误太
多时间影响下一位老人的咨询,我们就顺着老人鼓励他们,把他们开开心心的送出门。也许这份工作很累,也学这份工作会单调,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学会了换位思
考,站在老人的立场想问题,我们就会理解他们了。老年人几乎完全没有健康的,他们几乎都受一种或几种疾病缠身的捆扰。因此,做为健
康宣讲人员要充分了解每一位老年人的疾病状况和特征,将他们与疾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
过服务为老年人进行健康咨询或健康理疗,从而为老年人带来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对老
年人来说,疾病很少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往往是不同生理系统的疾病同时存在。比如由高
血压引起的脑猝中,有肺气肿、冠心病,还可以见到胃溃疡等。所以,老年人在医院被诊断
出5—6种疾病的情况是很多见的。潜在性疾病众多而其症状却不稳定、明显。由于潜在性疾
病的存在,往往发现一种疾病的同时,也可以把潜在性疾病诊断出来。在老年人中,某些疾
病的症状极不典型。例如中年人经常会出现伴有剧烈胸痛发作的心机梗塞,但老年人几乎就
没有这种症状,常常只是轻度的胸前不适感,这往往容易使疾病在不被察觉中而渐渐地严重
和恶化。老年人的疾病多是慢性疾病,在治疗上也比较困难。一种疾病的出现,可以合并其{写敬老院的散文}.
它系统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的存在,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等疾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过早地下结论,片面地看问题。对老人的看法和态度过于武断
和缺乏理解人的一些口误或一时疏忽而进行严厉的指责。在老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
或者是在老人真实地想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意愿时,不是耐心倾听和接受,而是经常有意无意地打断,使老人无法准确地、完全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往往会对老人
造成很大的打击。与老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与态度,这样老人才会更加的信任与
接纳你!
老年人在离退休之前,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中,他们的交往、归
属等需要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而退休之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与朋友
的交往也显著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就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的地方。
然而由于年老体弱,老年人在家中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无所事事,而自己的子女也都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