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详细内容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博苑 03-020943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句子的知识,了解句子成分及句子的类型 知识与能力 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情感态与价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意义的认识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结合典型例子、对比辨析易混类型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句子的有关知识。 二、句子: 概念: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提出问题:常见句式有哪些? 探究问题: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如从用途和语气、从结构、从单复句。 归结问题:疑问句动词谓语句 陈述句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 按用途和语气分祈使句名词谓语句感叹句主谓谓语句一般单句名词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 单句(独词句)形容词非主谓句 常有特殊成分的单句(复指、插说) 见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句单句和复句把字句 式特殊单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倒装句、双宾语 被动句、兼语句、连动式、 兼语连动套用式、主谓结构作谓语 按结构分复句一重复句(见课本p83页内容)多重复句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 (二)提出问题:1、句子成分有哪些?2、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何? 归结问题:1、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 [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三)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归结问题: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学习课堂活动:复杂句子的“装配图”,说说分析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时,要遵循几个步骤?(见课本84页) 1、提出问题:复句有哪些类型?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哪些?归结问题:见课本p85-86。 练习:(1)、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①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③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⑤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2)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 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归结问题:单复句的区分: (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并列) (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句中的“只有...... 才”只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复句: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条件) 上述复句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明确了两个分句间的条件关系。 (3)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连。例如:A、学校运动会开幕了,各班同学跃跃欲试。B、学校运动会开幕时,各班同学跃跃欲试。 A句两个分句,内容相连,是复句;B句逗号前是时间状语,因此是单句。 (4)复句中各分句有语音停顿,而单句则没有语音停顿。例如: 复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单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长单句如何变复句。汉语中的句子从大的方向说有两大类。即单句:只含有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和复句:含有不只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长单句变复句,就是将含有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变成一个含有不只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 练习:1、课后小试身手(一) 判断下面句子画横线处的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B.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C.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就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D.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3、课后小试身手(二)(三) 4、判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①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即纳税和死亡。”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②我们从心理学研究中认识到,人的思维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着思维。A.因此虽然然而而是B.因为即使但是如果 C.因此由于然而即使D.因为虽然但是而是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博苑 2012-03-020943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有关句子的知识,了解句子成分及句子的类型 知识与能力 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情感态与价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意义的认识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结合典型例子、对比辨析易混类型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句子的有关知识。 二、句子 概念句子是由词或短语组成的,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提出问题常见句式有哪些? 探究问题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如从用途和语气、从结构、从单复句。 归结问题疑问句动词谓语句 陈述句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 按用途和语气分祈使句名词谓语句感叹句主谓谓语句一般单句名词非主谓句 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 单句(独词句)形容词非主谓句 常有特殊成分的单句(复指、插说) 见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句单句和复句把字句 式特殊单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倒装句、双宾语 被动句、兼语句、连动式、 兼语连动套用式、主谓结构作谓语 按结构分复句一重复句(见课本p83页内容)多重复句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 (二)提出问题1、句子成分有哪些?2、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何? 归结问题1、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 [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三)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归结问题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结合上面知识结构)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学习课堂活动复杂句子的“装配图”,说说分析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时,要遵循几个步骤?(见课本84页) 1、提出问题复句有哪些类型?复句中的关联词有哪些?归结问题见课本p85-86。 练习(1)、请同学们找出下面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 ①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③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⑤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2)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 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归结问题单复句的区分 (1)单句中,各短语充当句子的一个成分,独立性差;而复句中各分句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单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历史的规律。 复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并列) (2)单句中不用关联词表示短语间的关系;复句一般用关联词展示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单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句中的“只有......才”只 起强调语气的作用,不是关联词。复句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方向,|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条件)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上述复句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明确了两个分句间的条件关系。 (3)复句中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紧密相连。例如A、学校运动会开幕了,各班同学跃跃欲试。B、学校运动会开幕时,各班同学跃跃欲试。 A句两个分句,内容相连,是复句;B句逗号前是时间状语,因此是单句。 (4)复句中各分句有语音停顿,而单句则没有语音停顿。例如 复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单句我做完功课就去锻炼身体。 长单句如何变复句。汉语中的句子从大的方向说有两大类。即单句只含有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和复句含有不只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长单句变复句,就是将含有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变成一个含有不只一套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 练习1、课后小试身手(一) 判断下面句子画横线处的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B.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C.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就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 D.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3、课后小试身手(二)(三) 4、判断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①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即纳税和死亡。”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②我们从心理学研究中认识到,人的思维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着思维。A.因此虽然然而而是B.因为即使但是如果 C.因此由于然而即使D.因为虽然但是而是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句和复、粗略了解复句的11种类型; 2、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3、正确把握复句内部结构,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 教学重点:注重复句内部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复句之间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划分。(淡化复句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理论划分,不在多重复杂复句的某一层次、某一具体关系上深究)。 教学方法:知识点讲析重点示例举偶难点研讨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二、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 1、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非主谓句由单个词语或短语充当。 2、要点:不是所有的单句都是结构简单的句子。这主要是由某些复杂的句子成分造成的。如:①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②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明确:①有着复杂的状语成分,从而是句子变得复杂;②有着复句一样的宾语成分。 (二)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三、复句的类型: 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P85)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它包含着退一步着想的意思。 ①即使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也不能骄傲。 ②就算他是你父亲,他也不能对你这么专制。 3、关联词位置: 任何词语在句中都有它固有的位置,关联词也不例外。 有一次到镇初中部听课,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举出类似这样的句子: (1)不但他学习好,而且还思想好。 (2)他不但思想好,而且你也思想好。 以上两句都是病句。毛病出在哪里?毛病就出在连词的位置上。在用“„„,不但„„而且„„”造句时,如果分句的主语相同,“不但”只能出现在主语后;如果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只能出现在主语前。“而且”不管分句的主语相同还是不同,都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因此上面句子应改为: (1)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思想好。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2)不但他思想好,而且你也思想好。 弄清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位置,对学生把握复句层次,明白句子意思,造出规范的句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法:构成复句的分句间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关联词关系起来,表达出来。 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 1并列„„又„„又„„/„„一面„„一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既„„又„„1.1爸爸不抽烟,也很少喝酒。1.2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2承接„„一„„就„„/„„首先„„然后„„/„„便„„/„„於是„„/„„才„„/„„接著„„2.1哥哥拟好作文大纲,才打草稿。2.2我一做好功课,便到球场踢球。 3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3.1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3.2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4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还是„„4.1日明喜爱球类运动,每天清早,他不是打球,就是踢球去了。4.2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5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5.1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5.2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6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麼„„ 6.1如果明天下雨,旅行就要取消了。6.2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麼定会闯祸。7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1只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可提高。7.2不管多少险阻,我也无惧前进。 8因果因为„„所以„„/由於„„因此„„/既然„„那麼„„ 8.3由於弟弟粗心大意,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8.4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活动一:填填关联词 ①__________太阳离我们太远了,__________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②晚上,我__________看书,__________看电视。 ③张老师___________关心我们的功课,___________关心我们的身体。 ④___________明天不下雨,我们___________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⑤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__________开心__________快乐。 四、复句结构层次分析法: 一重复句间的关系,我们很容易可以判断,但我们日常学习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多重复句,其中的关系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 活动二、复杂句子“装配图” 参照课本P84给下面句子划分层次 A、我们纪念他,│②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③是个伟大的文学家,||④而且因为他 因果并列并列 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急先锋,|||⑤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 递进 B、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转折解说并列 C、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好土,|||便没有好花,│所以土实在 并列假设并列假设解说 较花木还重要。 D、课后练习二 小结:分析复句的步骤——a找出分句的个数b找出关联词,或者补出关联词,明确分 句间的结构关系c分析各种结构关系的层次 ——由大到小:先确定第一层,将复句一分为二,然后依次类推;由小到大:找出关系最紧密的,然后依次向上递推。 五、高考链接: 相关题型2006全国卷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语言的形式,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明确:①之所以②因为③所以④也⑤尽管⑥但是 2006年江西卷 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明确: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 2006山东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街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②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③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④杯勺碰响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遇开来,难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这是当天从资料人那里买来的。明确:③①②⑥⑤④ 六、课堂小结,明确课堂学习重点。 七、作业 练习一:分辨复句关系 1.假如河水再往上涨,河堤就有危险了。________________ 2.既然玩电动玩具会影响功课,那麼就不要去玩就好了。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________________ 4.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是却跑得很快。________________ 5.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_______________ 6.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不但要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_________________ 8.妹妹一看到玩具娃娃就要爸爸买。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情感态与价值观: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教学方法:知识点讲析重点示例举偶难点研讨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子撮要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短句 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长句 师:在这个引子中,鲁迅先生没有使用两个较长的单句,而是采用了几个短句,即采用了复句的形式,这正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这一复句中,作者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写了“我”见到祥林嫂时视线的运动变化过程。“我”的视线集中在几个焦点上,反映了“我”心中的震惊,也突出了祥林嫂在封建礼教迫害下悲惨的生活境况,增强了表达效果。 师: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二、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复句的概念: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由句子成分组成 师:句子成分有哪些? 明确:根据不同的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 师:句子成分在文中的基本位置如下: 明确:[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各个分句之间都不能互为句子成分。师:如何区别单句与复句,可试着用如下方法: ①◆定义法: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❶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分析:这个句子第二个逗号之后部分已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据此认为全句是复句。仔细分析,后面这一部分是作“知道”的宾语,讲述“知道”的内容,所以全句应是单句。 注:不能因为句子长就认为它就是复句,而仍应作具体的分析才行。 ❷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分析:此句猛一看,很像是并列复句,但仔细分析,“态度”之前的部分作后面部分的主语,即主干为“习惯,态度留有印象”。所以这个句子仍为单句。 例如3:对待失败的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 分析:第一个是单句,是一个句子。“是”后面的部分看起来很长,但它不是独立的分句,而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例如4: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 分析:这个是复句,由两个句子组成,两个句子不能互为句子成分。 师:◆抓主干法。复杂的句子用定义法不好判断,需要用抓主干法来区别。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都可以缩成一个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而复句缩短后,就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 例如:①当你痛苦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当你哭泣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人生的意义。分析:第个是单句,缩短后是一个主谓短语,这个短语是:你想到意义。 例如:②妈妈的病好了,大家都很高兴。 分析:这个是复句,缩短后是两个主谓短语:病好和大家高兴 ◆外部标志法:关联词语是组成复句的标志 例如:①因为我好好学习,所以我取得了好成绩。 ②妈妈说:“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 师:虽然这两个句子都借助了关联词语,但是前一个是复句,后一个是单句。那么怎么区分呢?需要用关联词语来区别。 师:如果关联词语连接的是句子,那么这个句子是复句;如果关联词语连接的是句子成分,那么这个句子是单句。 分析1:“因为我好好学习,所以我取得了好成绩”中关联词语连接的是两个句子,所以这是个复句 分析2:“妈妈说:‘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这个句子中“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做了“说”的宾语。关联词语连接的句子做了句子成分,所以这个句子是单句。 师:◆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如:①她大方,漂亮。②她大方;漂亮。③她大方漂亮。④她大方、漂亮。 分析:①②是复句。③④是单句。 例:❶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分析:主语“母亲”后跟两个谓语,且用逗号隔开,所以是复句。 ❷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单句) 师:总之,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不能死板教条。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应该综合使用以上的几种方法,观察的顺序一般是:先观察关联词语的有无,然后观察关联词语连接的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接着缩句后找出这个句子由几个短语组成,最后看语音停顿的情况。 ◆活动提菁: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师:分析复句(尤其是分句较多的多重复句)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时,要遵循几个步骤:第一步要找出这个复句一共有多少个分句;第二步要确定各个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第三步要分析各种结构关系的层次。 由大到小:先确定第一层,将复句一分为二,然后依次类推; 由小到大:找出关系最紧密的,然后依次向上递推。 如:见P84页“装配图” 三、复句的类型: 联合关系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几个分句意思的轻重大致是相当的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一方 面„„,一方面„„ 1、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3、我不是对他说,而是对你说。 4、他待人诚恳,又心地善良 承接(连贯)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承接关系:„„,又(还)„„于是„„先„„,然后(再,接着)„„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①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递进关系:不仅„„,还„„甚至„„尤其是„„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主从关系的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地位有主次,分句中有一句的意思是主要的,有如下几类: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却„„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3、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4、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如果„„,就„„要是„„,就„„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4、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 1、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 2、.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尽快改正。 3、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4、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5、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也„„ 1、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 2、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3、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为了„„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它包含着
zhuzhaowandai
关联词
位置:
任何词语在句中都有它固有的位置,关联词也不例外。
有一次到镇初中部听课,课堂上很多学生都举出类似这样的句子:
(1)不但他学习好,而且还思想好。
(2)他不但思想好,而且你也思想好。以上两句都是病句。毛病出在哪里?毛病就出在连词的位置上。在用“……,不但……而且……”造句时,如果分句的主语相同,“不但”只能出现在主语后;如果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只能出现在主语前。“而且”不管分句的主语相同还是不同,都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因此上面句子应改为:
(1)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思想好。
(2)不但他思想好,而且你也思想好。
弄清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位置,对学生把握复句层次,明白句子意思,造出规范的句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用法:构成复句的分句间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关联词关系起来,表达出来。
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
1并列……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1.1爸爸不抽烟,也很少喝酒。
1.2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又会吹笛子。
2承接……一……就……
……首先……然后……
……便……
……於是……
……才……
……接著……
2.1哥哥拟好作文大纲,才打草稿。
2.2我一做好功课,便到球场踢球。
3递进……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3.1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3.2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4选择……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4.1日明喜爱球类运动,每天清早,他不是打球,就是踢球去了。
4.2我宁可给老师责罚,也不说谎,隐瞒真相。
5转折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2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5.3妈妈爱静,爸爸却爱动,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6假设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麼……
6.1如果明天下雨,旅行就要取消了。
6.2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那麼定会闯祸。
7条件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1只要多读多写,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7.2不管多少险阻,我也无惧前进。
8因果因为……所以……
由於……因此……
既然……那麼……
8.3由於弟弟粗心大意,因此做错了两
道数学题。
8.4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所以需要用
拐杖来走路。
练习一:分辨复句关系
1.假如河水再往上涨,河堤就有危险了。________________
2.既然玩电动玩具会影响功课,那麼就不要去玩就好了。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________________
4.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是却跑得很快。________________
5.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_______________
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
6.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不但要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_________________
8.妹妹一看到玩具娃娃就要爸爸买。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填填关联词
1.__________太阳离我们太远了,__________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2.晚上,我__________看书,__________看电视。
3.张老师___________关心我们的功课,___________关心我们的身体。
4.___________明天不下雨,我们___________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5.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__________开心__________快乐。
教学目标:认识单句和复句
正确把握复句内部结构,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
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复句的内部关系,并熟悉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层次分析法
教学方法:知识点讲析 重点示例举偶 难点研讨分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二、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
1、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
分构成。
2、要点:不是所有的单句都是结构简单的句子。这主要是由某些复杂的句子成分造成的。如:
①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②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明确:①有着复杂的状语成分,从而是句子变得复杂;②有着复句一样的宾语成分。
(二)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三、复句的类型:
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P85)
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①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目的复句——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或避免某种目的,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①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②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让步复句——介乎转折和假设之间的一种复句,正句不顺着偏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方向,同时,前面分句所陈述的又是一个假设的尚未实现或证实的事实。它包含着退一步着想的意思。
①即使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也不能骄傲。
②就算他是你父亲,他也不能对你这么专制。
3、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P86)(从略)
活动一:填填关联词
A—— ① __________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__________ 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②晚上, 我 __________ 看书, __________ 看电视。
③张老师 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功课, 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身体。
④___________ 明天不下雨, 我们 ___________ 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⑤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 __________ 开心 __________ 快乐。
B——完成课后练习三
四、复句结构层次分析法:
一重复句间的关系,我们很容易可以判断,但我们日常学习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多重复句,其中的关系复杂多变,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
活动二、复杂句子“装配图”
参照课本P84给下面句子划分层次
A、我们纪念他,│②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③是个伟大的文学家,||④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革
因果 并列 并列
命的急先锋, |||⑤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
递进
B、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
转折 解说 并列
C、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没有好土,|||便没有好花,│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
并列 假设 并列 假设 解说
重要。
D、课后练习二
小结:分析复句的步骤——a 找出分句的个数
b 找出关联词,或者补出关联词,明确分句间的结构关系
c 分析各种结构关系的层次
——由大到小:先确定第一层,将复句一分为二,然后依次类推;
由小到大:找出关系最紧密的,然后依次向上递推。
五、高考链接:
相关题型——a 和实词一起选择填空
b 句群填空。如2006全国卷1——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语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③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④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⑤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这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明确:①之所以 ②因为 ③所以 ④也 ⑤尽管 ⑥但是
c 病句考查
d 短文改错
e 句式变换——长短句变换 (完成课后练习一)
陈述对象变换 如:2006江西卷
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
明确: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
f 语句衔接(选择和排序)如2006山东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街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① 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② 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③ 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④ 杯勺碰响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遇开来,难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⑤ 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 这是当天从资料人那里买来的。
明确:③①②⑥⑤④
六、课堂小结,明确课堂学习重点。
七、布置作业:完成专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