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故事素材>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推荐古典名著小作文》

大家好,我推荐的是电视剧《红楼梦》,是由同名小说曹雪芹著作《红楼梦》改编,讲述地是众人在大观园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悲惨的三角恋爱情故事。本剧在选景、选装、选人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最后很好的呈现出小说故事,使本剧未播先火。让我们一起去看《红楼梦》,探访那美轮美奂、壮观盛大的大观园,感受那种封建传统带给人的无奈,领略那凄惨却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你一定会爱上《红楼梦》的。一起读《红楼梦》,品味经典。

篇二:《从古典名著中学习写作》

从古典名著中学习写作

贵州省长顺县民族中学杨光秀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首先是它所写的人、事、物具有典型性,能高度、概括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又具有跨时代性,能成为文学天幕上一颗璀璨的恒星,虽历经沧海桑田,却依旧星光灿烂;其次是它有着丰富的写作方法,能为我们学习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模型。

在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常常编有古典名著作品,我们以古典名著为教材时,我认为我们大可不必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其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上,否则的话,教师教起来累,学生学起来更累,而且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名著产生畏惧感。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古典名著中吸取和借鉴其中成功有效的写作方法,用于指导自己的写作,提高写作的水平,这对学生来说,不仅实用而且轻松易行,还能充分发挥古典名著的影响和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发现这篇文章可以从三个方面为我们的写作指导提供借鉴,即:一、移步换景、写见闻感受;二、定点参观、要主次有序;三、刻画人物、要方法多样。在此,我谨从“移步换景,写见闻感受”和“定点参观,要主次有序”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用这篇课文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和心得。

一、移步换景、写见闻感受

众所周知,《林黛玉进贾府》是以林黛玉在贾府的行踪为线索来展示“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富贵奢华,初步揭示《红楼梦》中的主

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于是我在教学本文之初,就首先给学生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线路图,让学生初读课文后,把线路图填充完整。

林黛玉进贾府的线路图

在学生浏览课文和老师的点拨之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线路图的填写。之后,我就让学生按每个大组中的四个学习小组的顺序(我们班共有四个大组,每个大组按前后两桌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共计四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承担线路图中一个部分的自主学习,即再读课文,勾画出林黛玉在每一处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趁学生自主学习之际,我在黑板上板书如下:

所见:所见:

贾母处所闻:贾赦处所闻:

所感:所感:

所见:所见:

贾政处所闻:熙凤处所闻:

所感:所感:

当各小组学习勾画完成后,我就让每个小组派出三个代表准备发言,一个负责说“所见”、一个负责说“所闻”、一个负责说“所感”,没有派出的同学负责补充缺漏,完善任务。最后,组织学生发言、交流、讨论、补充、点评。当每一处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都落实清楚后,我作了如下的总结和点拨:

本文的这种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法,这种写作方法,对于写作参观记、游记类的文章非常适用。参观者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写出自己在这一点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想,如此一步一景、一景一感,既脉络清晰,又内容丰富,还情感分明。——在我们学校的旁边有一个烈士陵园,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们经常到里边去或看书,或游玩,对它里边的一坟一碑、一草一木,我们无不了熟于心。今天,我们就以《小游烈士陵园》为题,用刚才学到的“移步换景”法写一篇游记小作文,对此,老师作三点提示与要求:

1、抓住三、四个立足的点,拟出游踪线路图。

2、拟出各立足点上的景和物,并揣摩看到这些景、物可能产生的联想和感受。

3、时间:20分钟,字数300-500字。

经过如此的铺垫和指导后,平时一提写作文就一个头两大的学生们,竟然无一人叫苦,而是都兴致勃勃地提起了笔,且大部分同学都能较为轻松地按要求完成作文了。

二、定点参观、要由主到次

和每篇文章都有其主要内容一样,每一处景点也都有其中心景区,而对于贾府来说,其中心景区就是“荣禧堂”。所以,当林黛玉来到荣禧堂时,作者就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荣禧堂作了既浓墨重彩,又工笔细致的描绘,这就又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即定点参观,

要由上到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

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荣禧堂的: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的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的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盆。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玑珠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这段对荣禧堂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几个物件来写:一是“荣禧堂”匾额,二是匾下的几案,三是“地下的两溜椅子,”四是堂上的一副对联。而在这些物件中,“荣禧堂”的匾额尽显了贾家在朝中的地位,尽显了贾府与皇家的亲密关系,同时又处在进门迎面最显眼有位置,所以它应是荣禧堂最重要的陈设;而匾额下的几案,上面陈列着高大的铜鼎、悬挂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外国进口的珍奇,除了能显示贾家的富贵奢华外,还能表现贾府忠孝持家的风范,所以位在其次;而地下的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却能进一步显现荣禧堂的豪华气派,所以其位又次之;还有堂上的那一副对联,虽是一个小件,却能对整个荣禧堂,对贾府主人的地位,对贾府的富贵奢华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所以虽然小,也不能忽略不写。

作者就是抓住荣禧堂的陈设物件,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主到次地介绍,写得细腻而有序,凝炼而集中。通过对本段文字的鉴赏,学生学到了很实用的写作技巧。

俗话说“打铁趁热”,在指导学生鉴赏“荣禧堂”文段的描写后,我就带学生去参观了本县天登坡上的“革命博物馆”,然后,要求学生

运用刚学到的方法,写一篇参观记。这一次,学生基本上不用我提示什么,都能轻车熟路地写作了,而且写出来的文章脉络清晰、主次分明,有条不紊。

有人说:“写作源于生活。”而我觉得“写作更源于名著”。因为经过这一次用古典名著指导写作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还激发了学生写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篇三:《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大全》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的俗语大全

1、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拿平儿换了他来好不好?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红楼梦》十六回)

2、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你那贼驴,怕你不死!你这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水浒传》四十一回)

3、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那穿红的想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元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杂剧第三折)

4、一个巴掌拍不响。

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可恶些。”(《红楼梦》五十八回)

5、一朝天子一朝臣。

今日结了崇祯旧局,明年恭请圣上临御正殿,我们“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桃花扇》卷四第三十二出)

6、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俺老爷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论三台八位,不论公子王孙,谁敢在老爷府前这等称呼?趁早靠后。(《金瓶梅》三十回)

7、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人做事一人当岂敢连累父母?(《封神演义》十二回)

8、一个黄豆十个屁,十个黄豆一台戏。

宸章道:“海味难得,不如多吃黄豆倒好。一个黄豆十个屁,十个黄豆一台戏呢。”我笑道:“怪不得你们诸位都不知道屁的价值。”(《冷眼观》二十四回){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9、一个鼻孔里出气。

原来王慕维这东西,实在的神通广大,金方伯手下的人役都和他是一个鼻孔里出气的。(《宦海》二回)

10、一嘴吃不成个大胖子。

小孩子家,漫漫的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是一口儿吃的。”(《红楼梦》八十四回)

11、痴心女子负心汉。{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小生救了人,反被害了。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

12、一日夫妻百日恩。

你道是往日堪怜,到今日更亲,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我见你便忒认真。(元《举案齐眉》杂剧第二折)

可不道一夜夫妻百日恩,你可便息怒停嗔,你村时节背地里使些村对着我合思忖:那一个双同叔,打杀俏红裙?(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13、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这封书,歇三日却问你讨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了。(《水浒传》二十一回)

14、半斤八两。

育王介谌语云,果能一尺还他十寸,八两原是半斤。(《俗语典》引《五灯会元》)

15、一分钱的一分货。

一分铜钱一分货色。唔,一包焦不上十两铜钱哩,讨出啥勾好人物来。(《奢摩他室曲丛·报恩缘》)

16、一代不如一代。

这也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种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红楼梦》二回)

17、一问三不知。

一个是拿定了注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红楼梦》五十五回)

18、一年不如一年。

谁知从此以后,田上的租米,一年不如一年了。(《黑籍冤魂》)

19、头回生,二回熟。

一遭生,两遭熟。民间多言“头回生,二回熟”。(《通俗常言疏证·交际》引《梦笔生花·杭州俗语》)

请过狄员外来白话赏雨,真是“一遭生,两遭熟”,越发成了相知。(《醒世姻缘传》二十五回)

20、一肚子鬼胎。

我未到宫门,早忧的这头白。盒子里藏的是储君,我肚皮里怀的是鬼胎。(元《抱妆盒》杂剧第二折)

崔生虽然得了些甜头,心中尚是怀着个鬼胎,战兢兢的只怕有人晓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

21、一块石头落了地。

月娘众人一块石头才落了地,好好安抚他睡下,各归房歇息。(《金瓶梅》十九回)余二先生一块石头落了地,写信约哥回来。(《儒林外史》四十五回)

张姑娘听了这话,心里先一块石头落了地了。(《儿女英雄传》十二回)

22、一报还一报。

正是:一报到头还一报,始知天网不曾疏。(《隋唐演义》四十回)正是:一报到头还一报,始知天网不曾疏。(《隋唐演义》四十回)

把这厮绑了,五车裂了,可与俺李存孝一报还一报。(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

23、一把屎,一把尿。

记得小时节,一把屎一把尿,抱大子俚。今日拿是介光景。(《缀白裘·金锁记·思饭》)

24、一步三回头。

“三步回头五步坐”。民间谓“一步三回头”。(《通俗编·行事》引杜甫诗)拿住的请功受赏,但人家不许窝藏,却叫俺走一步一回头,望着俺爹和娘,走得俺筋舒力乏。(元施惠《拜月亭记》第七出)

25、一步走错,步步错。

当时若是刘公允了,却不省好些事体。止因执意不从,到后来生出一段新闻,传说至今。正是:只因一着错,满盘皆是空。(《醒世恒言》卷八)

26、一宗又一宗。

真他妈的,我是什么时气儿,一宗不了又一宗。(《三侠五义》二十五回)

27、一是一,二是二。

就是见了珠子,有钱则买,无钱便罢。一则一,二则二,随你好汉,动他分毫不得。(《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28、一竿子插到底。

我爹娘当初把我嫁王押司,只指望一竿子打到底,谁想半路相抛!(《水浒传》四十五回)

29、一客不烦二主。

西门庆道:“一客不烦二主,就安上老冯罢。”(《金瓶梅》

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西游记》三回)

30、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儿女英雄传》十九回)

31、一碗水往平处端。

别着急,他怄你呢。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儿女英雄传》二十六回)

32、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象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盛似一年。(《儒林外史》四十六回)

33、丁是丁,卯是卯。

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四十三回)

银钱大事,再比小侄年纪轻的人,他也会丁是丁、卯是卯的。(《官场现形记》四十三回)

34、人不人,鬼不鬼。

万一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倒把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挨上门去,送与那丑驴受用,有什么甘心?(《十二楼·拂云楼》四回)

35、人不可貌相。

银匠是小辈,眼孔极浅,见了许多银子,别是一番面目,想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慌忙架起天平,搬出许多砝码。(《醒世恒言》卷三)

36、人不得外财不富。

则我这眼展眉舒,盖因一由命,二由做。我则要千事足,百事足。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富。(元郑庭玉《后庭花》杂剧二折)

37、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见河北《南皮县志·风土志·歌谣》(1932年版)

38、人心都是肉长的。

花媛媛的娘道:“大少,人心是肉做的!你春天来做我们媛媛的时候,还是个小先生;如今„„”(《官场现形记》三十四回)

39、人心隔肚皮。{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虎豹不可骑,人心隔肚皮。(《说岳全传》四回)又见河北《南皮县志·风土志·歌谣》:“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

40、人无千日好。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哥哥自出外去当官,不管家事,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服,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弄口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水浒传》四十四回)

41、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生扮值殿将军上]:人平不语,水平不流。自家值殿将军弥明是也。(《缀白裘·八义记·扑犬》

42、人在人情在。

后来秦凤自焚而死,秦母亦相继而亡。所有子孙不知娘娘是何等人。所谓“人在人情在,人亡两无交。”(《三侠五义》十五回)

不是怕他们疑心,我为的是“人在人情在。”(《官场现形记》五十二回)

43、人争一口气。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炉香。你去与他陪过不是儿,天大事都了。(《金瓶梅》七十六回)

44、人死不能复生。

花一离枝再不能上枝,枝一去干,再不得附干,如人死不可复生,刑不可复赎。花若能言,岂不悲泣。(《醒世恒言》卷四){介绍古典名著作文}.

45、人死如灯灭。

人死如灯灭,这几年知道他往哪里去了!此是你病得久,神虚气弱了,哪里有什么邪魔魍魉,家亲外祟?(《金瓶梅》六十二回)

46、人有脸,树有皮。

姐姐刚才就埋怨起俺每来,正是冤杀旁人笑杀贼!俺每人人有脸,树树有皮。姐姐那等说来,岂不俺每成日把他迷着?(《金瓶梅》七十六回)

47、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五灯会元》)

所谓人穷志短,我哪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一回)

4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见河北《清河县志·风土志·方言》(1934年版)

49、人急了悬梁,狗急了跳墙。

李令真要寻死了,同寅面上很不好看。“狗急跳墙,人急悬梁”,这也不能一定保得住的。(吴研人《糊涂世界》卷一)

50、人是衣妆,马靠鞍掌。

张权将廷秀打扮起来,真个人是衣妆,佛是金妆,廷秀穿了一身华丽衣服,比前愈加丰采。(《醒世恒言》卷二十)

51、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自古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便是如此。(《金瓶梅》七十六回)

52、人勤地不懒。

见河北《沧县志·礼俗》(1933年版)

53、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