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优秀作文范文>想对朋友说的话

想对朋友说的话

详细内容

篇一:《想对年轻人说的话》

想对一个小孩说的一些话

1、所有问题的答案,最后只能在宗教或是哲学领域。这个你以后会明白的,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也可以。

2、与其相信人性本善,毋宁相信人性本恶。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古往今来,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一直充斥着那么多的明争暗斗,(将来恐怕还会如此)。不管他们的借口是多么冠冕堂皇,背后其实就两个字:利益。

3、你不可能改变别人,但你必须改变自己,你需要学会各种生活所必需的技巧。哪怕你对这些技巧是多么地痛恨。通常你是将它们嗤之为“勾心斗角、老谋深算”一类的。

4、尽管你应该对别人好,但永远不要奢求别人因此也会对你好,有这样幼稚的想法,现实的巨大落差最终会深深伤害你。具体原因参见上面的第2条。能遇到真正对你好的人,多半是与你没有利害冲突的人,你一定要感激并珍惜。

5、任何人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阶段。规则大多都是别人定的,你没得选,只能按照这个时代的节拍起舞,不管你是多么地讨厌这些规则。

6、你要生存,因此不能按课本上的来。比如:“是黄金如粪土”什么的。很多时候,《投资理财》比《徐志摩诗选》对你更重要,尽管你很喜欢看后者。具体原因参加第5条。

7、你生存的目的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相反。因此,你要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宁可节衣缩食,也要买一台Nikon—d5100什么的。如果以后没法将兴趣爱好与所从事的工作同步,这一条尤其重要。

8、永远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那其实是一种愚民政策,事实上也没有人做得到。就像人不能一辈子只想着挣钱一样,要给自己留一点发呆的时间,一点思考的时间。

9、尽好你的责任与义务,不管它是多么地艰难。只有这样,你才会心里坦然、心安理得、无愧天地,才能把自己活得更好。

10、都说:人间是地狱的第一层。但你依然要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只有这种心态能使你距离快乐更近一点。

11、古人云:人生不称意者十之八九。因此,不要因为目标达不到而过度沮丧。只要心里有梦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12、你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只有做个好人,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和生活准则,才能快乐,除此之外,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13、学会生存:想想看,你还有哪些生存的技能不具备?学会合作:因为人是群体动物,所有的特立独行都是有条件的。学会学习:不仅是那些能让你发财致富、事业辉煌的功利性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够充实内心、感悟人生,达到心气和平、宠辱不惊的东西。这样,你才能跳出别人的价值观的窠臼。要记住:古往今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按自己的方式度完人生。

篇二:《我想对学生说的话》

我想说

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非常想对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说,青春期是人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此时正是学习知识、学会做人的最佳时期。

就像现在的人们管自己养的小狗叫“儿子”,管自己的儿子叫“小兔崽子”,狗穿衣裳人露肉,都说股票是毒品,都在玩,都说美女是罪恶都想要,都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主要是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人们也相应地浮躁,而我们这些小孩子还对社会不太了解,这种环境下更加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我想从以下两方面跟大家交流交流,有什么意见可以和我私下探讨。

一、要多读书,学会做人。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有所改变,必须要读大量的书,我这里指的书是那些有品位的书,就像孔子说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只有读高层次的书,你得到的是中,如果你读的是那些二流或三流的书,你得的就是下。我们应该学学尤太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经常问孩子的是:“假如有一天发生战争时,你最想带走的是什么”,孩子们大部分说要带走钱财宝石,而尤太人却说带上财富,会被人家抢走的,只有把知识装入头脑中,把智慧装入头脑中,是任何人抢不走的。这也是尤太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在这里引用一下陶继新作者所介绍我们中国人必须要看的书,简单在这重复一下,如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古

文观止》,《三字经》,《弟子规》,这些是一定要背会的,还有像我国的四大名著,外国的名著,还有像意林的励志书,这些不仅要看,还要多看几遍,不是说了吗,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并且最好做读书笔记。如果真正的把这些书看了,并且内化到自己的头脑里,那么老师相信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会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向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二,要学会自尊自重自爱

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许多人家好的东西,同时也有一些不好东西流进来了,良莠不齐,尤其是许多媒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些东西在不知不觉的影响我们的头脑,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每个人一定要认清自我,把握好自己,环境是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是我们只有适应这个环境来改变自己。

以下是我引用网上一则调查报告,想告诉大家的是要把握好自己,尤其是女孩。

少女怀孕低龄化让人惊心;烟台市妇幼保健院、烟台山医院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永欣说,少女怀孕低龄化趋势,现在不少国家和国内一些大城市都出现了。在美国,年龄最小的父亲只有9岁,其女友只有11岁,却生下了一个孩子。在国内,北京的少女人流率达5%;上海为7.2%,最小的少女仅有10岁。“那么,烟台是什么状况呢?”张永欣说,前段时间她借一个妇幼方面的会议对烟台的10家医院做了调查。经调查,这10家医院接诊过的少女流产和引产的最低年龄分别是:烟台山医院15、14岁,毓璜顶医院15、15岁,龙

口人民医院16、16岁,牟平人民医院14、12岁,莱阳中医院17、17岁,莱阳妇幼保健院17、13岁,蓬莱人民医院18、18岁,开发区医院15、14岁,107医院16、19岁,烟台中医院17、13岁。

“烟台中医院曾接诊过一个13岁女孩,当时她上4年级,仅仅来过一次月经。父母是做小生意的,整天不在家。对门住着一个19岁男生,女孩常去请教男生,一来二去的,两人发生了关系。当时,女孩被送到医院时,孩子都露头了,已无法引产,只得分娩生下一个5斤重的婴儿。”

张永欣说,牟平人民医院也曾为一个12岁的女孩引产。当时,该女孩因肚子痛来医院,一检查,肚中的孕儿已近足月,只能引产;今年5月,某医院又为一个14岁女孩引产。女孩跟着姥姥生活,等姥姥发现女孩光胖肚子心生怀疑时,女孩才交代说和班上的一个男生发生了关系。经检查,孕儿已有4个月,只好引产。

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提前到11-12岁,少女怀孕发生率现在为什么会这么高?对此问题,张永欣做了细致的分析。首先,全球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已由14-15岁提前至了11-12岁。有专家曾说过,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每10年缩短3个月。而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其一,应首推食品结构的变化。现在青少年大量摄入“鱼肉蛋白奶”,这无疑促进了青少年性发育的加快;其二,食品安全问题,如各种激素在蔬菜、水果上使用,天长日久吃多了淤积在体内,势必使人的性腺有所改变;其三,来自电视、网络等公共媒体的大量性暗示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青少年的性早熟。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性教育严重迟滞。在某些学校,性教育课程被改成了生理卫生课,有的干脆改成了数理化。一些学校即使上“生理卫生课”,也只是讲一些“皮毛”。学校性教育课程收效甚微,急需家庭补位,而中国的父母通常不与孩子讨论性的问题,再加上一些家庭对孩子监管不力,处于“青春躁动期”的青少年往往会因心理上的好奇做出“出格的举动”。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就像一辆冲动的加速的过山车,在成长的轨道里横冲直撞,因为他们的心灵和身体都在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张永欣说,对青春期的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多加了解,然后去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安全地度过“青春期”,这是学校、家庭和父母甚至全社会都应担负起的责任。

少女怀孕,伤害太多;“众所周知,女性的青春期在其一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张永欣介绍说。“有个女孩,因过早踏上社会,乱交朋友,前段时间来看病检查,已是梅毒Ⅱ期,这个女孩的抗体将终生呈阳性,如同打上了一个耻辱的印记。”张永欣说,少女过早开始性生活,有很多危害,从生理上讲,由于生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容易造成出血,引起一些感染,如盆腔的炎症、不孕症。目前妊娠并发症和不安全流产已成为15-19岁少女的主要死因。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少女在人流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是成年妇女的2倍,甚至可能影响日后的生育。

“最主要的一点,人流还会对少女的心理造成影响。如悲伤、沮丧、有罪恶感、失去信心,甚至引起睡眠、饮食和月经失调,严重的

会导致抑郁症。很容易导致辍学或学习成绩下滑。而且,对性也产生错误的认识,如恶心、肮脏等等。”除此,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对男性、爱情都产生认知错误,对未来的夫妻关系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个女孩,在孕期4个多月时做了引产,从那以后,女孩再也不愿走出家门,对以前疼爱她的爷爷、奶奶也不搭理。这种孩子以后很难融入社会了。”张永欣说。

请教会孩子自尊自重自爱;“当你平日里不爱吃酸的女儿,突然变得特别爱吃酸,你就该警惕了。”张永欣说。还有的男孩,以前从不注重仪表,而突然有段时间变得特别“讲究”,早起冲澡,对着镜子照来照去等。这些细节,都能表现出孩子心理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前者可能怀孕了,后者极有可能是早恋引起的。

“作为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变化,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然后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的变化,对孩子适时进行教育,让孩子懂得在两性交往中,要自尊自重,把握好分寸,尤其是要教会女孩增强防范意识,要学会对性说‘不’。”张永欣说,其实,父母对女孩的监护越多,女孩开始性行为的年龄就越晚。青少年正处在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情感和对社会等方面均开始起着较大的变化,为此,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台湾教育家说:“如果让青少年自己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中学习扭曲的性知识,那将是文明社会的耻辱。”

通过这则报告,想告诉大家的是,每一位教师都是爱你们的,就像你们的父母一样都想让你们健康茁壮成长,都想让你们青出于蓝胜

篇三:《一位老师傅想对年轻人说的话》

[转]写给工作后还在迷茫的同行

我自己不是老板,仅仅是如何成为工作岗位的骨干----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状态,我只是觉得,成了骨干,才能算被认可了,才会有后面的发展。

很多新手,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候,首先就是抱怨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没有学到东西,或者书本上的东西不实用,等等。很遗憾,这个只能怨你自己。什么是知识?就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总结提炼。你在学校里系统的听老师讲授这些经验的时候,我却在车间里,一边干活,一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听师傅口传心授,到底是谁的更具系统性,效果更好?当然,很多人在说,学校里,感性认识方面,不如实践效果好。实践会自己送上门来么??我们在北京参加展览会,国际性的,6个馆全部占满,相关领域的国际顶尖厂家都来了。我跟身边实习的大四学生说,明天告诉你们同学,一起来长长见识。第二天一个人也没来,其实他们也没什么正经事做。这又能怪谁呢?

同年进公司的,一个翻译,文科毕业,一个自动化毕业。两年后,翻译对于我们产品的技术性能了如指掌,晋升为销售经理了。自动化却每天还在嚼着口香糖,蜷在舒服的椅子里抄图纸,连我们产品的系列都背不全。难道怪自己没有遇到好师傅么?

我曾经招聘一个生产主管。为了不埋没人才,基本条件定的不高。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工作经验3年,换过四个地方,坚持要过来面试一下(这种岗位,5年工龄,跳槽超过2次基本不考虑)。

我:你为什么离开最后一个公司?(那家公司是做标准件的)

他:感觉太简单,没得学,也没有发展。我:你在那里干什么?

他:工艺。

我:为什么想干生产管理?

他:我觉得这个更适合我。

我:我们公司小,生产管理的工作比较琐碎庞杂,你感觉你的性格适合么?

他:没问题的。我在现在的公司做了6个月,我觉得我已经都掌握了。

我:那你说说,你们车间班产量是多少?

他:??

我:或者,你做工艺的那个产品,每台机器的产能?(他们做小螺钉的)

他:???我:你不是说,你对你们公司的产品已经掌握了么?

他:我只是做工艺,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你不到车间里看看么?

他:看啊,但是我也没算过产量啊。

我:你不观察一下合格率什么的么?他:这,,,,一般都是品保部的人,不用我管的。(靠,我当然知道不用你管)

我:你吧,还年轻,应该.............

他:谢谢您,那我走了。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满足于抄写一份工艺,盖章发下去后,上上网,聊聊天,上述的细节不知道也就算了。同时也就不要怨天尤人,诅咒这个万恶的社会不能给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志可凌云,又不是天才,请从身边的细节做起。

对于你的本职工作,如果上司问到你,你能做到够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你的位置就基本占稳了。如果还有足够的细心和热情,掌握上下工序的细节,左右同事的工作状况(不包括隐私),你就有机会坐在中干例会上向GM提交计划,汇报工作了。再向上,就不用我说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琐碎无动于衷,使得自己的梦想最终变成幻想。现实是:无论你做什么岗位,琐事才是工作的常态。即便颇具挑战性的项目,吸引人的,往往也仅仅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据说,大学的教育,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糟糕的是,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出那个门和进那个门之前没有太大区别。

做机械的,遇到问题(其实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问题,仅仅是一些知识点。机械行业,早就被归于夕阳产业了。一般人很少能够接触到高精尖的东西。你日常处理的绝大多数业务,可能20年前就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且被编写在手册里),应该做什么?

我自己的顺序是:1,翻查机械设计手册;2,上网搜;3,去书店查;4,去图书馆查。我们也有总工程师,而且他还是我师傅,但是我一般只向他请教处理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细节。为什么?相信大家都能悟出来。

具备自学能力,才真正具备处理事务的能力。当然,有个好师傅,提高效率,少走弯路,自不必说。

问题是:有能力的人,本身就是少数;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还愿意传授,这概率就不高了;

有能力又被你遇到,他愿意传授,你俩又很投脾气,这种事只能用缘分来解释了。(投脾气,合得来,这点很重要)

上面的条件都具备,还要有个公司给你们提供环境。而且这个公司给你(们)的工资不低,让你安心留下来半工半读。

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进入一家效益不错的民企或外企(工资有保证),而且这个企业还要具有国企那样的传统人际氛围;你的师傅还要先于你来到这家公司,同时这个人还要有博大的胸怀,优良的个人品质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工作又不能太忙.........

我自己都觉得像天方夜谭了。你不信么?

告诉你,我公司的总工,一牛人,高中毕业后挖了两年排水沟,而后赶上恢复高考第一批考上国内排名前十的大学,的这样一个老工程师。技术部那几十号人,能让他有耐心传教十分钟以上的,只有两三个人。当然,这两人也是响当当的骨干。

所-----以,最好不要把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当作自己后半生成败的赌注。

看过大把的新面孔来到这里问问题,好像他们根本就不知道《xx手册》到底是神马东西。如果真是这样,请耐心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机械设计的,仔细看一看成大先主编的那套绿书的目录!或者花费两三天时间,简单的翻翻这套书的内容;搞钣金的,翻翻王孝培主编的《冲压手册》;搞工艺的,翻翻杨叔子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等等。如果你工作在小民企,老板不舍得买这些资料书(遇到这样的老板,趁早换地儿吧),请带着干粮到书店。有问题优先请教手册,至少有如下几个优点:

1,手册上的答案,基本是精确的,虽然有的时候有些落后。而不是我们经常从师傅那里得到的类似:“大概,一般”之类的,中国人常用的说话方式。

2,查手册,很难一次翻到所需的页码。随翻随看的好处,就是你又知道了手册里其他的内容在什么地方,甚至发现了你之前一直在找的答案,甚至发现了暂时与工作无关但是你很感兴趣的问题。

3,如上之后,再遇到其他问题,你很可能会发现,这个新问题,好像在手册的什么角落里见过。

手册上查不到的,比如,超出了自己行业范围,上网搜,是最便捷的办法。如今专业论坛很多,有大把酷好卖弄浅薄(如我本人)者暗中指手划脚。当然,经常光顾用得着的论坛,混个脸熟,也是必须的。这样才好厚着脸皮求助。

新的、系统而可靠的东西,很多还是被印成书来赚钱了。所以,去书店查资料,也是重要手段。遗憾很多书店,放眼望去,满是成功指南、发财秘诀之类的垃圾,而见不到真正科技书刊。

自立更生的终极的解决之道,就是去图书馆。优点自不必说。缺点也显而易见:效率极低。

你会发现,你要拜读的那本书,十之八九是馆藏善本,需要一系列手续,方能到手,且只阅不借。无他,带着本子去抄吧。(这点,深圳图书馆比较好,服务人员态度和蔼)

到此,如过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请发帖到论坛,向网友求助。我保证,论坛内,定能引出一班难见首尾的深水老怪。没准你的问题还能入选论坛年会的议题,成就一群有志创业之士。有了指导思想,剩下的就是方法了。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过基本思路还相通的,不必多言。如果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出个小主意:

比如,把别人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穷究一下:论坛里有人问,车床主轴如何调整,同时论坛里还有《机械修理手册》之类的技术资料。能不能麻烦您连夜查询一下,给个标准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是钣金,跟这个不搭界,那我也说不出什么。问题是,请记住,你不是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资深钣金工程师,而是日夜梦想着有一天买车买房娶老婆的机械小生。

对周边的事情有兴趣、有热情、有好奇心,是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前两天北京聚会的时候,害怕伏枥老师说过,网上的一个“恒压”问题,讨论起来自己不熟悉,每天早晨查工具书然后回帖论战。害怕伏枥老师说,也只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并不是与自己工作相关,事后了解了好多液压方面的知识。

同样,现在论坛里还在讨论PV值的验算问题。虽然那个问题本身是针对机械密封的,你可千万别认为,除了水泵,别的地方就用不上了。比如说,机械结构里非常常用的滑动轴承。上面的演练过后,重要的,并不是你知道如何调整车床主轴,或者怎样计算石墨轴承的PV值,而是掌握了如何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上面说了《手册》们的重要性。当然,重要的还不只这些官版《手册》们。质监总局的人自己都承认,中国的标准,落后欧美很多,也就达到人家一半的水平。勤跑展会,就会发现,还有那么多新鲜的东西。这些被“拿来”或“送来”的新工艺新产品,一时是收录不到我们老掉牙的手册里去的。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更多的是国外公司)的产品手册里,提供的使用方面、指导性设计数据非常详细。有了“米”,剩下的就是看自己是巧是拙了。

机械行业的实践经验,包括技术的和管理的,得到的方式,与其他行业似乎有区别,特别是工作环境方面的。

我也想整天呆在办公室里,吹吹空调,喝着加非,用21寸的液晶显示器假装画画图----其实不是我自己画,我只要看看图纸是否干净,签第三排的字就好了。但是,想达到这个境界,一般要经过20年左右的机油熏陶,噪音洗礼,或是其他的,总之是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条件。

我们电气总工,享受政府津贴的,仍然经常陪着我们在现场,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儿女看他太累,最终劝说他退休后马上去了那个流放囚犯建立起来的漂亮大岛国。

其实,在车间,也是有方法的。看,永远代替不了动手操作,你永远发现不了,自己设计的倒霉结构,会浪费工人多少时间。当然,如果你还能讲一两个暧昧的笑话,与工人打成一片,你会发现,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除了当年不爱读书,比你少背了几本手册以外,与你是一样有才的。

简单的东西,玩儿熟了,就是技术。卖油翁的故事小学就应该学过,卖油老头儿说过什么?“无他,惟手熟尔”。

本坛内有帖子说明什么是熟练使用CAD软件的标准。我本人也偷偷摸摸的按照标准验证了一下。实话说,我个人的熟练程度也就是达到要求的80%左右。即便如此,我仍然敢大言不惭地说,在我坐过的办公室里,我是画图最快、键盘命令使用最熟练的。甚至有人见到我在AUTO-cad中使用%%P输入正负号都惊诧不已,因为他说这个没学过,只会鼠标点开对话框选择修改!此等工程师,与手工画图不会用三角尺无异。你认为不重要么??我给你

举几个例子:

钳工的基本技术有几项?锉、锯、錾、钻。现在还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只剩下钻了,其他的,慢慢地都被机器替代了。磨钻头,就成了重要技术之一。不要小看钻头,要想随手磨出一根定心好,两边排屑的钻头,你要每天钻啊钻、磨啊磨。半年左右,基本就信手拈来了。这,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所谓“师傅”们具备的技术之一。而且我坚信,是不能以快餐的方式传授给别人的。

对于工程师,熟练使用软件(2D,3D,办公,等),熟练使用手册,与工人熟练使用钻头车刀没有区别。停留在“我知道每个命令的用法”的阶段,基本可以认定是外行。就如同,你也知道盐,是咸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然后你就认为,自己可以应聘做厨师了么??不夸张地说,能够真正熟练地使用自己应该掌握的工具,就会大大拓展工作空间,甚至打开另外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重申一遍,上述这些,仅仅是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