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一年级作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详细内容

【篇一】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2015年上学期四年级数学第一次周考检测

2015年上学期四年级数学第一次周考检测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30分)

1.一万是10个(),10个()是1亿。

2.80055008读作(),80500508读作(),85500800读作()。

3.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总数是1295330000人,这个数读作:()。它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在()位,表示3个(),右边的“3”在()位,表示3个()。

4.530476000是可以看成由()个亿、()个万和()个一组成。

5.把8290000000这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如果用“亿”作单位写成的近似数是()。

6.420000=()万104620≈()万

2950000000≈()亿13000000000=()亿

7.在○里填“﹥”“﹤”或“=”。

30300○30030320100千克○320100000克

100000000○10亿756429990○756540000

8.最大的八位数是(),最小的九位数是(),它们相差()。

9.9□875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如果是9万,那□里可以填(),如果是10万,那□里可以填()。

二、选择我真行(每题3分,共24分)

1.三千五百万六千四百写作()。

A.30005006000400B.35006400C.356400

2.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100亿的数是()。

A.10000000000B.10069430000C.9970500000

3.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85000006B.85000600C.85006000

4.32045070000这个数读作()。

A.三百二十亿四千五百零七万B.三百二十亿零四千五百零七万

C.三百二十零四千五百零七万

5.在我国古代发明的算盘上上方的1个珠子代表()。

A.1B.5C.10

6.最小的自然数是()。

A.0B.1C.没有

7.一个数“四舍”后得到的近似数是20亿,这个数最大是()。

A.1999999999B.2040000000C.2049999999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B.从个位起,第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亿

C.400400400中的3个“4”都表示4个百

三、生活中的数学(每空2分,共30分)

1.将画线的数据改写成以“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我国2003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28300000000元,其中,邮

政业务总量54300000000元;电信业务总量674000000000元。新增

固定电话用户49100000户,年末达到236000000户,新增移动电话

用户62700000户,年末达到268700000户。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

话总数达到5320000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一百人拥有42部电话。

728300000000=()亿54300000000=()亿

674000000000=()亿49100000=()亿

263000000=()万62700000=()万

268700000=()万532000000=()万

2.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2863527≈()万1674530000≈()亿

1499500≈()万20889000000≈()亿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位430667470吨,请你根据不同要求写出三种

近似数。

精确到千吨:约()千吨精确到万吨:约()万吨

精确到亿吨:约()亿吨

四、综合技能(16分)

用4、6、1、0、0、0、9这七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1)最大的七位数:

(2)最小的七位数:

(3)一个零也不读的七位数:

(4)只读出一个零的七位数:

(5)读出两个零的七位数:

(6)三个零都要读出来的七位数:

(7)约等于420万的最大数:

(8)约等于190万的最小数:

【篇二】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四年级上册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生整体评价

此次命题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本学期的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难易程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能够注重知识、能力之间的前后联系;在理念上以《数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为指导,适当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创新思维的内容。整张试卷大部分学生能在35分左右全部完成,留有充足时间检查各道试题,我校全部四年级学生在60分钟提交试卷。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四年级应考人数132人,实际考试人数132人。实际测试时间60分。

其中90分以上有95人,80——89分有31人,70——79分有7人,60——69分1人。优秀率90%,合格率100%,平均分91.8。

-第一题为填空,共7道题,满分16分。答对人数123人,答对率93%;

第二题为判断题,共6题,满分12分。答对人数76人,答对率58%;第三题为选择题,共6题,满分14分。答对人数95人,答对率72%;第四题为计算题,共三种类型,满分36分。答对人数124人,答对率94%;

第五题为画图题,共2题,满分4分。答对人数92人,答对率70%;第六题为解决问题,共4题,满分18分,答对人数84人,答对率64%。

下面结合本学习学生期末测试的这个平台,对四年级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共7题:

1题(28人)、2题(2人)、3题(9人)、4题(25人)、5题(5人)、7题(5人)

1、学生在求近似数时向万位上进了1写成了90万或9万,说明有的学生还没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还有的学生是粗心造成的,错把万位当成了千位;2、学生将划线部分的数写成了854793(正确的是:854792)首先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其次有的学生误将数字下面的横线看成了三3、第四小题学生在观察确定书店的位置时,写成了北偏东30°,说明学生在认知方位时还没有掌握住辨别的方法,还不能熟练准确地判断存在于两个方位之间的事物;还有学生错在没有将990米带上单位名称,属于数学书写习惯的问题,以及对问题思考严谨性的问题。

第二大题判断共6题:

1题(11人)、3题(15)、4题(4人)、5题(17人)、6题(16人)

1、第一小题是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测试发现,一班、三班学生掌握较好,每个班只有3个人判断错误,2班达到了

6人;2、学生估算时计算上出错。206+199+202+200+198≈1100;3、个别学生还不明白估算的意义,对这5个数进行了精确的计算;3、第5、6小题的错误集中反映在了三班,通过了解得知在新学之后,以及复习之后学生由于学过时间较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回生现象。在此,也提醒了老师,知识的学习要不间断地、经常性地进行复习巩固。

第三大题选择共6题:

1题(2人)、2题(42人)、3题(40人)、4题(7人)、5题(13人)、6题(19人)

1、第二小题是空间图形类的试题。考察学生是否能想象出物体运动时的轨迹,在头脑中建立对应的模型。经询问得知,学生没有将图A和图B准确地区分清楚,而是将图A和图B合二为一,看成整个一个图形进行旋转,选择了顺时针180°的答案;另外还有极个别学生不知道绕O点旋转,随便找了一个点当做固定点,进行旋转,随便找了一个答案填写。这说明学生对旋转的知识还根本没有理解掌握。2、第三小题是有关正负数的问题。首先学生在做题时没能认真审题,不理解题意,其次受到平时做题思维定势的影响,全年级有40人-3米的答案。平时练习时,出现的一格表示的一般都是一个单位,而这道题给出了一格代表了5各单位的信息,学生由此错误率增高,从而也反映出学生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还不够灵活,教师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变式练习不足的情况。

第四大题计算三种类型:

1题(9人)、2题(27人)、2题(29人)

1、第一小题口算,全年级只有9名学生出现错误。

2、第二小题列竖式计算,学生将数字抄写错误,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列竖式计算之后,忘记将余数抄写在横式上,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了在教学时候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第三小题是简算和混合运算,219+86+581的计算中,学生知道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但是在计算219+581时,很多学生得出了300的答案;还有在计算345-[(127+153)÷14]时,学生在进行第二步运算错将14抄成4,还有的用345-20=320这些都是不细心,没有良好的习惯造成的。

第五大题作图题共两题:

画垂线(25人),画平行线(14人)

1、画垂线,学生没有过A点,说明学生对该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忘记标注直角符号,是粗心和习惯的问题。

2、画平行线,有70%的学生是属于审题不明,错把平行线当成垂线来画;还有25%的学生操作时没有过A点。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共四题:

1题(17人)、2题(19人)、3题(11人)、4题(98人)

1、第一、二小题,80%学生计算结果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是没有带单位名称或答语不完整;第二小题,有近10名学生名学生不理解题意,不明白552吨是给出的多余条件,将三个数量全部应用进行计

算。

2、第三题有1人没有写,3个人答语错误,说明该部分学生不知道单位时间内比较路程即可得出速度的快慢;还有的学生出现了计算上的错误。

3、第四小题中的第二问,在右面的统计图中,()月和()月的销售量相差最大。学生受到了折线统计图思维习惯的影响,误以为是:相差最大的销售量是在“相邻”的两个月之间寻找,因此,大部分较好的学生在此题都出现了错误,选择了四、五两个月。

4、第四小题的第四问,学生对7月份是秋季还是夏季分不清楚,以为天气渐冷估测结果较小等错误。

总体来讲,学生对大数的读写、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对万级全部是0的数的读法还不是很牢固。学生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较高,但还有粗心现象。学生对《线与角》知识的把握较好,在做图中会出现马虎现象。正负数以及统计知识,学生掌握的还不错,只是在审题过程中有不理解、不仔细、不认真现象。学生对物体移动过程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练习和提高。

三、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1、有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不仅注意教法而且注意学法的引导,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抓住基本概念,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其意义。灵活地应对各种变式问题。

3、首先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计算能力还比较好,这是因为本学期计算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平时对学生的计算练习抓的比较紧,除了让学生坚持口算天天练,教师定期检查之外,还经常做一些竖式和脱式计算,以巩固练习;其次在计算教学时,讲明算理和算法,让学生把握最基本的技能。另外,平日坚持不懈地练习口算(每天5分钟,节假日10分钟),定期进行口算、速算比赛等等。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平时,建立与家长的良好合作关系。譬如,在学习简便运算的时候,请家长根据各自孩子的特点,出相应的练习题进行练习,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帮助学生,提高其对运算定律的理解把握,既避免了空乏没有目的的大量的书写,有效提高了练习的效果。

4、学生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养成,因此,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当然,不排除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也在逐渐增强。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经常补充一些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所以大部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绝大部分学生的卷面干净整洁,这和平时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分不开的。

5、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及时订正、及时纠错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比较订正前后的差异,掌握准确的知识和更优的解题思路。

四、今后努力方向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很多学生字迹工整、卷面干净整洁,审题认真,说明认真

的作业的良好习惯已经养成,但还有部分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努力,使学生逐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填空、判断还是选择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如判断题:比直角大的角都是钝角。这道题全年级有11名学生判断错误。都是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点。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都是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或短文之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尤其是选择题第4题,题中所涉及的知识都是教材中最基本的,但学生的得分率却很低。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全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因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的力度。

充分利用校信通等现代化的手段,让学校和家庭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成长的状况,共同培养健康、积极的一批学生。

【篇三】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检测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

4、840000255450读作:5、7000500000读作:

“>”或“=”(每题1分,共计10分)1、327085是()位数,最高位是()位,“2”在()位上,表示(),四、在○里填上“<”“7”在()位上,表示()。

2、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八位是()位。3、和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4、10个()是十万,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里有()个百万。5、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6、5090000是由5个()、9个()组成。

7、一个数百万位和百位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比最小的一位数少1的数是()。二、写出下面各数(每题1分,共计5分)

1、二千四百五十万写作:2、八十万零八十写作:3、五千零四十万零九百三十写作:4、四千零一十万零六写作:

5、十二亿八千七百万零一百写作:三、读出下面各数(每题1分,共计5分)

1、34832789读作:2、1057905564读作:3、50670690230读作:

273410○27431072万○720008614605○861450610000000○99999995478920○547891011000000○999750639000○640000843000○843100972564○72000010342000○10432000五、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1十万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万。„„„()。2、830000人=83万。„„„„()。3、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4、个位、十位、百位„都是数位。()。5、60000030读作六千零三十。„()。6、一百万里有10个一万。(。)

7、96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10万。()。

8、八位数大于七位数。()。

9、53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530()。10、12898989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2亿()。六、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计20分)1、3个百万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A.六位数B.七位数C.八位数

2、在读2700000时()

A.不读0B.读一个0C.读两个03、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50万的数是()A.49600B.506200C.4973004、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是()

A.80700B.80万C.799999

5、下面各数中,()=100万

A.100000B.1000000C.999000

6、由1个百组100个万、成的数是()

A.100100B.10001000C.100001007、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4300200B.3050600C.4957008、将68576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A..68B.69C.685

9、在下面的八位数里,()中间的0都不读。A.50002000B.50000200C.5002000010、3984980≈()

A.3984万B.399万C.398万

七、按要求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每题1分,共计6分)

6000000=万10200000000=亿3900000=万8000000000=亿1300000000=亿7000000=万

八、按要求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每题1分,共计6

分)

1284639≈万835067800≈亿924203490≈亿506400≈万999742≈万99970010001≈亿

九、根据规律填数(每题1分,共计8分)

1.每题一分,共计4分

11×11=121111×111=12321

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每题一分,共计4分1×9×123456789=11111111012×9×123456789=22222222023×9×123456789=33333333034×9×123456789=44444444404

5×9×123456789=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6×9×123456789=7×9×123456789=8×9×123456789=

【篇四】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书

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年级数学

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比较全面、基础性强、题型丰富,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贴近实际生活,旨在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次考试共设六道大题,包括了四年级上册所学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有填空、选择、计算、画图、统计和解决问题,题型和答题要求与前几个学年测查试卷一致,没有偏题、怪题、难题,难易程度适中。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统计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填空、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列竖式计算,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解决问题等。

二、全区成绩统计

全区此次四年级期末考试,共1256人参加测查,总分为111161分,平均分为88.50分,及格率97.67%,优秀率为61.07%,权重为86.66。中华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有8个班参加测查,共104人,总分为9558.5分,平均分为91.91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9.23%,权重为90.61。100分人数为6人,90-100分人数为66人,80-90分人数为27人,70-80分人数为5人,可见,无论是总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权重等方面,我区与中华小学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中华小学最低分仅集中在70-80分阶段,而我区部分班级出现个位数分值,与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还需不断加强和提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

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从整体看,学生对填空题的掌握情况良好,80%的考生答题效果较好,得分都在20分以上。1、2、3、4、6、10、11、12七个小题完成情况较好,但少数学生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5、7、8、9四个小题出错较多。可以看出:(1)学生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读写还存在问题;(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万”、“千”位的知识掌握不好;(3)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理解不够。

填空题失分最多的是第5小题:()÷23=12„„,表明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第7题考察的也是除法知识,部分学生对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梳理不清晰。第8题考察的是实际路程问题,该题丢分的原因大多是速度单位的书写错误,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单位书写能力还需加强。第9题考察的是钟面上分针与

时针所形成的角的度数问题,该部分知识也要继续强化。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通过阅卷还可以看出学生成绩差距较严重,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需不断加强。

(二)选择

本题共有5个小题,每个选项2分,共12分。本题测查的知识点是乘法算式中积的位数问题、读数、四边形内角和、图形变换、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点的运用。该题丢分较多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较多学生将答案错误选择为B:三位数,出错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忽略了占位问题。第5题丢分原因是对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概念不清晰。

(三)计算

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30分。第1小题是直接写出得数,有12道题,每题1分,共12分;第2小题是竖式计算,有6道题,每题3分,共18分。口算部分是乘除类和估算类直接写得数的题目,是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用竖式计算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是考查学生竖式计算的能力。计算是最基础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学生训练比较多,掌握得比较好。因此,学生在平时的练习算式下面留的空隙大了,养成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做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1题口算:多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部分同学对除法估算知识掌握不牢,对估算的意义和方法掌握不够。

第2题竖式计算:学生出错较多的是440×35和604÷43这两道题。440×35主要是考察乘法算式末尾的零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出现漏搬的情况导致丢分。而604÷43集中在商和余数出错的情况上,这说明了学生对除法的试商情况掌握不好,而余数出错的情况有漏搬和错搬,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四)画一画

本题2小题,共8分。第1题过A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B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此题主要考察学生正确作垂线和平行线的知识。

从阅卷情况看,大部分同学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同学作图不规范、审题不清晰。很多同学作垂线的时候没有直角符号,这说明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还是不够严谨和规范。还有部分同学对“高”的概念不清晰,导致作高的时候出现在梯形的腰上画图。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教学和严格要求。

(五)统计

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6分。本次统计考查的是“条形统计表”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某家电商场甲乙两种品牌手机2008年以来销售情况的信息,完成统计图,分析比较图中的数据信息,完成填空题,并做简单分析。该题答题情况较好,80%的参测学生都能答对本题。错误多的是第1小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绘制统计图不看图例,直线的绘制随意性大,没有养成使用尺子的习惯。

(六)解决问题

本次命题给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现实的题材,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本题共有4个小题,共20分。4道题全对的同学不到总体一半的水平,可见解决问题是整张试卷丢分较多的题目。通过阅卷,存在的问题是:1.审题不认真:如第4题中对“返回时每小时多行10千米”中的“10千米”理解不清晰,这个“10千米”不是返回速度,而是返回速度比去时速度多的量。该信息理解错误导致丢分。

2、数量关系不明晰:如第3题中“80÷4”得到的是“20次”,许多同学都写成“20天”,单位的出错不是简单的书写问题,这说明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理解不清晰。3、计算不过关:如第1题中:48×21、100÷48,第2题365×400等算式的计算出现错误,计算导致的丢分很可惜,所以还需不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4、答题习惯有待加强:试卷作

答中,书写不规范、算式顺序颠倒、单位名称遗漏、连续两问只答一问等情况较为普遍,这都提醒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答题习惯是老师们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四、取得的成绩及经验

虽然试卷每道题都一一做了丢分情况分析,但值得欣慰的是,从阅卷情况看,四年级学生在此次期末检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学习习惯良好。从全区整个年级的试卷中,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乱画现象,说明大多数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较好,态度比较认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并不能排除个别学生书写的潦草。

2、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口算与笔算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同时是学生认为最简单又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中设计的口算与笔算,85%的学生计算得了满分,说明老师们教学扎实,训练到位,学生的课堂练习保质保量。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题学生已经学会先分析,再去举例解决。应用题能够和生活紧密相连,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或灵活形式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

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

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养成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的习惯,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强化教研活动的力度,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以上是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四年级数学的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是老师辛勤劳动的成果,它有力地证明了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严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报告也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

是错误和遗憾的集锦,它不仅提示了我们已过一学期的不足和弱项,也指出了新学期新的方向和目标。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加油,争取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篇五】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质量抽测

宿北中学小学部2013—2014年第一次素质检测

四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

1、在计算803÷58时,把58看做()试商。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2、在一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是32,余数最大是()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4、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

5、在纸上任意画两个点,经过这两个点最多能画()条直线;任意画4个点,每次经过其中两点,最多能画()条直线。

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1看成12,结果得到的商是12,余数是3,正确的商应该是()。

7、把下面各角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20°65°180°92°85°360°90°120°

()是锐角()是平角()是钝角()是直角()是周角8、420分=()时

240分=()时360秒=()分

60分=(

)秒

二、判断对错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在笔算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都比除数小(

3、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4、小华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直线。()

5、一个50°的角在任何放大镜下看仍然应该是50°()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00÷10的商与下面()算式的商相等。A、800÷10÷6

B、800÷2÷8

C、800÷2÷5

2、试商是,如果余数等于除数,商应()A、改小

B、不变

C、改大

3、()﹥()﹥()﹥()﹥()A、平角

B、钝角

C、锐角

D、周角4、500÷70的商是7,余数是()A、10

B、1

C、没有余数

四、作图题画下面度数的角

60°135°100°

五、计算题1、口算32×20=120÷40=

630÷70=12×6=

80×50=40×5=65+25=

450÷90=

80-51=

E、直角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第一行3题)980÷70=

257÷81=

80÷36=

790÷28=

627÷31=

279÷41=

六、解决问题。

1、食堂运来面粉35袋,大米385袋,运来的大米是面粉的多少倍?

2、一个修路队要修路726米,已经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还要修多少天?

3、李师傅每天能制作32个零件,照这样的效率制作250个零件至少需要多少天?

4、学校有一个面积是525平方米的长方形苗圃,苗圃长是35米,宽是多少米?

5、水果超市上午卖出280千克苹果,下午卖出440千克苹果,如果第箱苹果重20千克,这一天一共卖出苹果多少箱?

6、学校买了4盒钢笔,每盒10枝,每枝1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篇六】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检测答题情况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分析

张振鹏

一、基本情况:

1.考试情况

四年级7人参加考试,平均分62分,及格5人,优秀人数1人。从上述情况来看,学生的总体成绩明显不好,优秀人数较少。

2.试卷命题情况本次期中测试的范围为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前四个单元的内容。题型有: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做图,应用题。本次测试试卷突出特点: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做题习惯、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成绩上来看,多数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同时存在个别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本次检测的学习内容,脱式计算和简便计算、解决问题失分较多。

三、存在不足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好。平时我们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本次检测着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一个全面调查,通过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相关概念,公式掌握情况并不好,特别是运算律掌握混乱,存在乱用的情况。

2.能力的拓展有待加强。本次考试不仅检测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生的能力拓展有了很好更进一步的检查,但通过本次考试,发现学生的独立应用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第四大题的合理灵活计算,这些题其实就是考查运算定律的应用,在课堂训练中很常见,而学生在对乘法

分配率的应用和乘法结合律的使用上丢分很严重,学生主要是没能灵活掌握乘法分配率不同的变式和区分两种定律的不同,而混淆使用。还存在乱用的问题,除法中也随意乱用,失分较多!

3.课堂效果有待提高。有些题目,在上课时已经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证明课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够。当然也证明强化训练不够,教师要结合自身与学生原因调整课堂教学。

四、采取的应对措施

1.通过此次期中测试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水平掌握的情况,也充分曝露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如:答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等。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表现在答题习惯)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规范学生书写格式,检查习惯、培养读题能力的。

2.加强概念教学,避免学生的认知错误。教学中努力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吃透学生”。狠抓教学内容的本质,在本质属性的揭示和掌握上下功夫。

3.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教学中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基础题型和能力拓展题型并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

4.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个别同学的计算还需要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课前计算天天练,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实际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