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教案
详细内容
《我是小小音乐家》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三件乐器。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掌握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半拍休止及弱起。 2、进行歌词创编。 教材分析: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乐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音乐是由1234567七个音组成的,音乐家们把这些音加上不同的节奏就形成了美妙动听的旋律,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范唱) 生:快乐,活泼地。 师小结:这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的场面。 三:学习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我是小小音乐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一遍歌曲,挺好老师的新问题:小音乐家演奏了哪几种乐器?你要根据老师的提示,仔细来听辨歌词。 学生:第一段:吉他。(弹奏乐器)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第二段:提琴(拉奏乐器)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第三段:法国号(圆号)(吹奏乐器)它发源于欧洲,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2.再次听歌曲: 师:再听歌曲的时候,同学们听好老师新的问题,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几个城市来分别演奏了这三种乐器? 生:第一段:伦敦(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第二段:柏林(柏林的德国的首都) 第三段:巴黎(巴黎是法国的首都) 3.第四遍听歌曲。 (1)随教师画歌曲旋律线 师:这一遍听歌曲的同时,我们要把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画出来你跟我一起画好不好? 4.第五遍听歌曲 (2)用身体起伏表现旋律。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随着旋律的起伏动起来。 5.随教师哼唱歌谱 师:刚才同学们用我们的肢体语言已经把歌曲的旋律完美的表现出来了,下面我们能不能试着跟老师哼唱一遍歌曲的旋律部分? 6.试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1.前两个乐句:表现小音乐家自豪的心情。(拍胸表现自豪) 第三乐句:声音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用蹦来表现轻巧,弹性)师: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请你们带着这种感觉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先听我来唱。师:仔细看我在唱之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师范唱 师:谁看出来了? 生:做了一个点头的动作。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前面有个休止符。 师:讲解休止符,半拍休止符,由于旋律是后半拍起,所以用点头来表示,你们也来学着做一遍。 2. 3.第四乐句:用圆滑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抛纸团表现) 4.最后一个乐句同第三乐句。 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演唱的太好了,看来你们已经有了成为音乐家的潜质,同学们一定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谁想把你喜欢的乐器介绍给大家? 就比如我——我喜欢马头琴,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老师给大家介绍? 师: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________,我___起______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下面哪位同学来试试?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教案 生:学生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七:小结: 音乐家包括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比如歌曲中唱到的都是“音乐演奏家”,还有歌唱家,舞蹈家,词作家,曲作家„„。同学们你长大想当什么家?老师祝愿同学们都能梦想成真!!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同学们下课!!! 教学目标: 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并进行简单的歌曲表演。 认知目标:初步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等乐器并了解其音色。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教材分析: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赋有感染力;在歌词中又向学生介绍了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等知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观赏中国民族管选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3.说一说:请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乐器。 4.演一演:请生上台模仿自己熟悉的乐器的演奏。 二、节奏练习师:今天老师带来三样乐器让同学们听听,但是要先唱对下面的节奏才行哦53121|53121||054|33343|22254|3322|10|| 三、新歌教学 (一)听一听:1、初听歌曲。以“听”为途径,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可都是小音乐家,我们一起听听,这三个小朋友会演奏什么乐器?他们分别来自哪里?生:吉他(伦敦)、提琴(柏林)、法国号(巴黎)。2、感知乐器形象、熟悉乐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势生通过观看课件,认识乐器的形象,熟悉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的演奏姿势。师:看过了大屏幕,大家一起与老师进行一段律动吧!启发学生随音乐进行模仿,媒体播放《我是小音乐家》的范唱。 (二)唱一唱:1.教师范唱、学生复听。师: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听听,歌曲中是用什么字来形容三种乐器的声音的?教师进行有表演的范唱。学生拍手律动为老师伴奏。生:歌曲中用了“勃隆砰砰砰;地隆砰砰砰;嘟隆砰砰砰”来模仿乐器的声音。2.师:我们也用最好的声音来模仿。教师在此环节强调声音的弹性与声音的位置。并配合电子琴进行练习。师:唱前半段,生 (接唱):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砰砰„„3、熟悉旋律,巩固声音练习。教师电子琴伴奏,教师与学生配合演唱歌曲。4、完整演唱师: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加律动演唱全曲。 三、教学拓展: (一)猜一猜:师模拟演奏一种乐器,生猜猜这是什么乐器。 (二)编一编:请生当小音乐家,根据自己喜爱的乐器为歌曲编歌词并唱一唱。四、教学尾声在学生记住歌词的基础上,师生边演唱歌曲,边欣赏伦敦、柏林和巴黎的特色风光,在歌声中感悟音乐无国界的美妙,体会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分析: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2/4拍,一段体结构。1=F,大调式。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时要重点练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英国的小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会演奏什么乐器? 2.欣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 3.学生回答:音乐家会打手鼓、吹喇叭、敲木琴。 4.请学生用动作模仿演奏这三种乐器。 5.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我是小小音乐家》,学生边听边用动作模仿。二、《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学习 1.学歌词。 (1)师:你们刚才的动作模仿得非常像,能用你们的歌声来模仿乐器演奏出的声音吗?出示歌曲第三乐句。 (2)学生按节奏轻声读一遍歌词。 教师纠正学生在节奏上出现的错误。 (3) 认识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 (4)学生按节奏再来读一读歌曲第三乐句的歌词。 (5)老师再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 (6)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重音。 2.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 (2)学生和老师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 (3)老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边听边划拍子,注意听歌曲在开始时有什么特点? (4)学生听后回答:歌曲开始时是弱起。 (5)老师指挥,学生轻声慢速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学要求:学生要注意歌曲开始时是弱起,要唱齐。演唱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 (7)老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 3.歌曲表现。 (1)老师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如手鼓、沙锤、三角铁),学生可以分小组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2)学生可以在演唱第三乐句时,加上拍手或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组展示。 4.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妙,我们加上打击乐器完整地表现一遍歌曲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八鱼小学 徐新红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教案 2.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 2.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教材分析 《我是小小音乐家》是一首活泼、跳跃的英国儿童歌曲,表现了小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场面。2/4拍,一段体结构。1=F,大调式。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时要重点练习。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英国的小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会演奏什么乐器? 2.欣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 3.学生回答:音乐家会打手鼓、吹喇叭、敲木琴。 4.请学生用动作模仿演奏这三种乐器。 5.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我是小小音乐家》,学生边听边用动作模仿。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学习 1.学歌词。 (1)师:你们刚才的动作模仿得非常像,能用你们的歌声来模仿乐器演奏出的声音吗? 出示歌曲第三乐句。 (2)学生按节奏轻声读一遍歌词。 教师纠正学生在节奏上出现的错误。 (3)学生读一读节奏 认识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 (4)学生按节奏再来读一读歌曲第三乐句的歌词。 (5)老师再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 (6)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重音。 2.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 (2)学生和老师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 (3)老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边听边划拍子,注意听歌曲在开始时有什么特点? (4)学生听后回答:歌曲开始时是弱起。 (5)老师指挥,学生轻声慢速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教学要求:学生要注意歌曲开始时是弱起,要唱齐。演唱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 (7)老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 3.歌曲表现。 (1)老师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学生可以分小组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2)学生可以在演唱第三乐句时,加上拍手或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组展示。 4.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妙,我们加上打击乐器完整地表现一遍歌曲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音乐综合课《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 一、课题:音乐综合课《我是小小音乐家》 二、教学内容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让学生了解锣鼓的形状,初步感受音的长短。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小乐手》的演奏,用多种形式表演《小乐队》。创编《小乐队》的歌词并演奏。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演奏活动。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小乐队》的学习和《小乐手》的练习、感受,让学生在快乐的自主活动和游戏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立志成为一名小小音乐家,和音乐成为最好的朋友。 2.认知目标:通过猜谜语让学生了解锣、鼓的形状,初步感受音的长短,为欣赏《小乐手》、表演《小乐队》做准备。 3.技能目标: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演奏锣和鼓,并能完整、活泼的表演歌曲《小乐队》。 四、教学重点 完整、活泼的表演歌曲《小乐队》。 五、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好锣和鼓的节奏及演奏方法。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器等。 八、教学过程 一、我愿成为小乐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复习歌曲《数乖乖》 师:孩子们,上次我们班成立了明星小乐团,通过激烈的对歌擂台赛,我们班有四名同学光荣入选了,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四位优秀的小歌星为我们带来最精彩的表演─表演唱《数乖乖》。 2、激发学生成为一名小乐手的愿望 师:刚才四位小歌星的表演真是太棒了,但是我们的小乐团只有小歌星还不够,孩子们,你们想一想,我们的乐团还缺少什么?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教案 师:对,还需要自己的小乐队和小乐手,你希望成为明星小乐团的一名小乐手吗?下面我们就跟随老师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画面中的小乐手是怎样演奏的? (二)、欣赏乐曲,探究表现 教师操作:老师剪辑几个卡通动物乐队演奏的简短片段让学生看,看后启发学生说出这些乐队都用了哪些乐器进行演奏?你喜欢用什么乐器进行演奏? 学生活动:选用自己喜爱的乐器,模仿相应的动作, 跟随音乐自己演奏。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各种乐器演奏的曲子,下面我们一 起来听一首乐曲。初赏《小乐手》,提问: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么样?再次提问:这首曲子除了用钢琴演奏外,你还喜欢用什么乐器来演奏? 学生活动:选用自己喜爱的乐器随音乐《小乐手》自由演奏,让学生初次体验成为一名小乐手的自豪和快乐。 二、有趣的乐器城 (一)认识锣和鼓我是个小小音乐家教案 1、猜谜导入,指导认识,初步感知 师:孩子们,刚才欣赏的乐曲曲名叫《小乐手》,你也愿意成为一名神奇的小乐手吗? 师:好,成为小乐手,就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器,下面跟随老师一起进入乐器城,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吧! 大屏幕打出一个卡通人物的动态头像和乐器城大门的图画,同时配以声音:“嘿!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乐器城里的总指挥彼特大叔,欢迎你们来到乐器城,乐器城里可有趣啦!有许多好玩的乐器小伙伴正等着你的到来!你们高兴吗?” 彼特大叔接着说:“认识你们我也很快乐,可是刚才我正发愁呢!因为有两个谜语我总猜不出答案来,你们能帮助我吗?” 2、认识锣和鼓,初步感受音的长短 学生活动: (1)大屏幕打出锣和鼓的谜语,同时配上形象的声音,让学生听完后,猜出谜底,引出锣和鼓的认 (2)每猜出一种名称,就出示相应的乐器让学生看,让学生 知道它们的形状,并请学生上台自由敲击,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比较锣和鼓,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 (3)巩固练习:老师再出示几种以前学过的打击乐器,按声音的长短分组,让学生自己比较,通过感知,自己说出哪些声音长,哪些声音短?如:三角铁和双响筒,碰铃和木鱼。 (4)拓展练习:可让学生自由说出生活中发现的声音长短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长短的感知。 三、我们的小乐队 1、激趣导入,激发愿望 师:孩子们,彼特大叔夸奖你们真聪明,谢谢你们为他找到了谜底,乐器城的大门已为你们敞开,请快快加入他们的队伍,去看看乐器城里的小伙伴在干什么? 大屏幕打出乐器城里的小伙伴正在举行乐器演奏会的画面,配以《小乐队》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老师同时配以语音描述:孩子们,你们看,乐器城里多热闹呀!小伙伴们正在举行一场快乐的音乐演奏会,提问:小伙伴们用了哪些乐器进行演奏?你们也想成为一名神奇的小乐手吗? 师:小伙伴告诉老师,参加演奏会前,先得学习一首儿歌《我的小乐队》。 2、指导体验,学习歌曲 (1)用学习儿歌《我的小乐队》的形式解决歌曲的难点。 (2)师生活动:这首儿歌采用先由老师教会,重点指导节奏。 (3)学生活动:学会后,让学生采用领读、分组的形式,进 行儿歌和节奏的合作练习,同时请部分同学上台用锣和鼓边念边敲击节奏,其余同学可采用跺脚、拍手、打铅笔盒、拍桌子等多种自己喜爱的方式,一起边读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正确打出节奏,在活动中,解决歌曲《小乐队》的难点节奏。 3、大胆参与,积极表现 (1)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生活动:先让学生分组分角色练习,一些同学自由担任小鼓、小锣、喇叭、电子琴这几种乐器的演奏,一些同学用舞蹈表现,一些同学演唱《小乐队》。 师生活动:练习完后,播放乐器小伙伴演奏课件,让学生和小伙伴一起完整地表演《小乐队》,老师可担任指挥,指导学生正确地演奏和表演,达到本课的高潮。 (2)分组创编,拓展能力 师:除了刚才这几种乐器外,你还能选用学过的哪些打击乐器为我们的小乐队演奏?(如:三角铁、沙锤、木鱼、手鼓等) 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将学过的打击乐器编唱进歌曲《小乐队》里,分组进行歌词的创编,老师注意引导,最后让学生把创编的打击乐器的歌词唱进歌曲《小乐队》里。 学生活动: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或声势动作再次完整演奏《小乐队》,让学生自由参与,自由表演,鼓励人人都成为小小音乐家。 四、课堂小结 师:孩子们,今天你们来到乐器城玩得愉快吗?通过大家的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小提琴及了解其音色。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及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3、情感目标:体会演奏乐器的乐趣,和当一个小音乐家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哟、唱哟”这句中的“跳”。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奖励贴纸。 教学过程: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