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三五七言诗

三五七言诗

详细内容

篇一:《试论李白《三五七言》的创作机制与体式特征》

《三五七言》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所谓“三五七言”是一种体裁,归类为杂诗。全诗兼用“三言”、“五言”、“七言”。也就是说,

一、二句三个字,三、四句五个字,五、六句七个字。诗中暗怀落叶尚能聚散,寒鸦可以飞栖,而人生何日相见的感叹。此诗也表达了相思,期盼与情人再次相见。

[译文]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球月的夜里,想起来想真是情何以堪....

试论李白《三五七言》的创作机制与体式特征

吉文斌《名作欣赏》2010年第02期

内容提要李白的著名诗篇——《三五七言》就像是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从创作机制方面分析,它应是一篇偏重作品形式特征的席间唱和诗。在诗歌体式上,李白发明的这种“双片叠加式”的“三三五五七七”格式是在借鉴和总结了其他诗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基础上并结合自身歌辞创作的实践体悟而获得的成功。

李白诗集中有一首为人称道的小诗,题为《三五七言》,其诗曰: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许多人认为它的体式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此其滥觞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①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②下面我们就从音乐文体的角度,对这首诗的创作机制、体式特征等进行一番新的探究。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本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就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③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

此诗人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义净诗曰:

游,愁。赤县远,丹思抽。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已毕耆山本愿诚难遇,终望持经振锡往神州。

关于义净这首诗的格式与性质,王昆吾先生《唐代酒令艺术》第四章“唱和”中予以论证,他认为《一三五七九言》应是义净和五行两人的“唱和之作”,而且它的形式也“反映了佛教偈赞对于唐代俳谐诗题的影响”④。这一推测是有根据的,义净之后的大历间出现的鲍防、严维、周政、张叔政等人的《入五云溪寄诸公联句从一字至九字》《登法华寺最高顶忆院中诸公从一字至九字》也采用联句形式,而白居易等人的“一字至七字诗”,则唱和多达十首。⑤因而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推论:李白这首与上述诗歌体式相似的《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像以上所举鲍防、严维等人的联句诗题就包括了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的要素,还如权德舆的《杂言赋得风送崔秀才归白田限三五六七言(暄字)》也是如此。就是义净诗的诗题,在他本人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提到时,也是正文作“一三五七九言”,小字注为“在西国怀王舍城旧之作”⑥。可能“一三五七九言”就为初题。再有《唐诗纪事》卷三九韦式条载:“乐天分司东洛,朝贤悉会兴化亭送别。酒酣,各请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王起赋《花》诗云:„„李绅赋《月》诗云„„令狐楚赋《山》诗云„„元稹赋《茶》诗云„„魏扶赋《愁》诗云„„韦式郎中赋《竹》诗云„„张籍司业赋《花》诗云„„范尧佐道士赋《书》字云„„居易赋《诗》字诗云„„”⑦同样是先确定诗歌格式再自命诗题。只不过李白的诗题没有被完整保存下来罢了。

“唱和诗”的主要表现为当场的相互酬答,那势必要求一个接一个地即兴把自己的诗作吟诵出来,这就涉及到某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同时,唱和活动又经常发生在文人集会和筵席间,这些场合正是歌辞类作品的主要出产地之一。而且,王昆吾先生曾认为:“唱和诗的艺术手法的演进,与唐著辞的艺术手法的演进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唱和诗的格律来源的追溯,来认识唐著辞格律的一部分渊源”⑧。如果李白的诗确实为席间酬和之作,那就为它能作为歌词的可能性创设了更多的条件。

除此以外,有的学者还找到了“三五七言”辞式的另一渊源,如刘念兹先生就认为“唐代诗歌中除五、七绝律诗体之外,此种三五七言诗体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诗体,在唐短歌中尤为突出。„„其实汉魏乐府中‘望江南’即是此诗体之滥觞,唐人敦煌写本中亦累见”⑨。实际上,正如刘念兹先生所说,这类体式在李白之前以及同代作家的诗作中屡有出现。这当中有“单片式”的,如《读曲歌八十九首》中的一首曰:“坐起叹,汝好愿他甘,丛香倾筐入怀抱。”王勃的《江南弄》开头三句为:“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顾况的《行路难?其三》曰:“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中也有这种格式:“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还有“部分叠加式”的,如晋代刘妙容的《宛转歌》曰:“月既明,西轩琴复清。寸心斗酒争芳夜,千秋万岁同一情。”王勃的《采莲归》里有:“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唐代出现的词牌《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的格律也为:“三五七七五”。这个词牌本来是唐教坊曲名,段安节《乐府杂录》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⑩刘禹锡就有一篇作品,题为《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由此可以看到,这类辞格与唐代流行乐曲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杜甫诗集中还出现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格式:“三五+三五七七”,如《君不见简苏》开头:“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醉歌行赠公安颜十少府请顾八题壁》中有:“君不见,西汉杜陵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归。”这种格式已经和李白的《三五七言》十分接近了,可算是一种变体。

但总的来说,在李白之前很少有像《三五七言》这样“双片叠加式”的情况。这种格式只有在李白的歌词类作品中才能找到,如:

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当安之。(《梁甫吟》)

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杳冥。

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春日竹》)

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行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

从内容和歌辞体制分析,它们都可以说是能够独立自足的曲段单位,是整体歌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第二例都用在歌辞末尾,节奏由急转徐,起伏摇曳。前四句特别是两个三字句的使用,为全曲将终时又掀起一处高潮,之后的两个七字句又把旋律线延长,这就为平稳毕曲铺设了一个圆弧形的轨道。拿《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来说,由于整个《白鸠辞》曲式由三个部分即三解构成,这个“三三三三五五七七”格式就是当中的第二解。从第一解的辞式“三三三三七七七”来看,第三解中多出的两个三字句是为了与第一解的双头格式相呼应而特意加上的,可看作“三五七言”体的一种附加体。并且,第二解的辞式与第一解保持了总体上的一致性,但也有所改变,那就是把第一解中的第一个七字句拆成了两个五字句,使乐曲主体部分的节奏更加鲜明多变,同时也符合了音乐旋律“寓变化于整体之中”的艺术美感。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能最终确立“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三五七言》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11}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吉文斌,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

①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02页。

②王弈清等编《钦定词谱》卷二上,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36页。

③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④⑧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第105页,第101页。⑤参看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第三章、第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第103页。

⑥王维邦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3页。⑦引自《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2页。

⑨刘念兹:《唐短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⑩《历代曲话汇编(唐宋元编)》,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41页。

{11}引自詹主编《李白全集校注集释汇评》,第二十三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643页。

篇二:《诗词名句》

〖《节妇吟》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戢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赠婢》唐?崔郊〗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离思》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遣悲怀三首之二》唐?元稹〗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二首之二》唐?李商隐〗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为有》唐?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衿事早朝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走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声波小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清平调》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秋风词(三五七言诗)》唐?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宣州谢眺楼践别校书叔云》唐?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志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侠客行》唐?李白〗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太江流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杯肯与邻翁相对饮格篱呼取尽余杯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遗怀》唐?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赠别二首之一》唐?杜牧〗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总不如

〖《赠别二首之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宛陵录》唐?斐休〗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自遣》唐?罗隐〗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西塞山忆古》唐?刘禹锡〗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滕王阁诗》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廉暮卷西山雨闭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花非花》唐?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酒诗》唐?白居易〗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长恨歌》唐?白居易〗…………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琵琶行》唐?白居易〗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官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己亥岁二首》唐?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题城都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慧能偈》唐?六祖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偈》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