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劳人
详细内容
篇一:《劳人科(范本)》
劳人科科室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1
2
3
4
篇二:《劳人老[1983]34号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我部劳人老[1983]20号文件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答复》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执行我部劳人老[1983]20号文
件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答复
(1983年8月27日劳人老[1983]34号)
北京市老干部局:
你局京老干(1983)21号文《关于贯彻执行劳人老(1983)年20号文件中一些具体问题如何处理的请示》收悉。经与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一九四八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论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是否都能办理离休并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在审批离休前要否办理工人转干部的手续?由何部门办理离休的管理?编制和经费如何解决?他们的离休荣誉证中的“原职务”怎样填写?
按照我部劳人老(1983)20号文件(即《关于<贯彻国务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第5条规定的精神,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一九四八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现在是工人的,具备下列条件者,方可办理离休:
1.建国前在我党领导下提拔为脱产干部的;
2.当干部的时间必须长于当工人的时间(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建国前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可视为干部工作年限与建国后当干部的时间合并计算);
3.不属于因犯错误、受处分而安排当工人的。
对这部分人办理离休时的审批权限,由干部、人事部门按照劳人老(1983)10号文件第五条规定执行。审批前不须办理工人转干部的手续。被批准离休后,即列入离休干部编制,由干部、人事部门管理,可享受一般离休干部的待遇。所需经费,由干部、人事部门列入预算。他们的离休荣誉证中的“原职务”仍填写为“工人”,下边注明“(享受一般离休干部待遇)”。
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规定离休条件的干部,因历史或现行问题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未受刑事处分)的,可否办理离休?
因历史或现行问题定为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未受刑事处分)的,不能办理离休。
三、劳人老(1983)20号文件第7件关于“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中的“委派”如何理解?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供给制待遇(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和一九四八年底以前参加革命工作并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建国后从军队复员、退伍又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可否办理离休?
劳人老(1983)年20号文件第7件,关于“因工作需要由组织委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是指原是国家干部(包括军队专业干部),由上级主管部门调派到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从军队复员、退伍又参加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不能办理离休。
四、按照劳人老(1983)20号文件第一部分第1、2、3、5、7、8、诸条规定由退休改为离休的,从何时起发其原工资?按照劳人老(1983)20号文件第一部分第1条规定办理退休改离休的,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起改发其原工资;按照第2、3、5、8、条规定办理退休改离休的,从一九八三年四月起改发其原工资;按照第7条规定办理退休改离休的,从一九八二年四月起改发其原工资。
五、在国发(1978)104号文件下达前退休,后改为离休的干部,是否还补发置补助费和建房费?
在国务院发(1978)104号文件下达前退休,后改为离休的干部,不再补发安置补助费和建房费。但住房确有困难的,可由负责发给离休工资的单位的给予适当解决。
六、除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外,因其他原因,本人申请提前离休的,是否予以办理?
除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外,因其他原因,要求提前离休的,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属于机构改革中退下
来的干部,如虽未到离休年龄,但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也不大好,不宜安排一、二线职务,本人要求离休的,可以按规定办理离休手续;如系在工作岗位上的部门,不到离休年龄,身体较好,为离休后多搞其他收入而要求提前离休的,则不能允许。
篇三:《基本劳动人事规章》基本劳动人事规章(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劳动人事管理,依据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公司的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以及职工的招聘录用、劳动合同的订立、培训、聘任(用)、工资、工作时间、考勤请假、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内部调动、考核、奖惩、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退休退职、交接、抚恤、人事信息和档案管理等事项,除与政府法律法规有抵触外,皆按本规章及依本规章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细则办理。
第二章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
第三条公司根据工作需要,按精干、高效、满负荷原则设置工作岗位,确定人员编制。公司及所属单位设置工作岗位时应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名称、职责权限、工作标准、上岗条件、后备来源等内容,做为职工招聘、培训、工资、考核、岗位变动等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公司岗位按工作性质分为管理、技术、作业、服务四类,按从事专业分为工程、设备、物资、财审、综合、党群、公安、安全、后勤等。
第三章招聘录用
第五条公司在内部职工不能满足现有工作或公司发展需要时,招用单位(部门)须向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需求申请,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招聘录用工作。
第六条公司招聘录用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诚实敬业、勤勉尽责;
(三)学历、专业、经验、健康等状况能够满足拟招聘岗位要求的上岗条件;
(四)招用单位(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其他具体要求。
第七条凡有下列情况者,公司不予录用:
(一)被剥夺政治权利或涉嫌刑事案件尚未结案的;
(二)参加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有过重大违法、违纪记录的;
(四)身患疾病,被证明不适合从事相关拟招聘岗位工作的;
(五)经公司认定为不适合在本公司工作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拟录用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到公司报到,未经公司批准,逾期1个月未报到者,公司将拒绝录用。各单位应对按期报到人员进行入司教育和岗前培训,教育培训期间不发工资。经培训合格后,单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安排上岗试用。试用期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除公司特聘人才外,其它录用人员一般应安排到项目部或其它基层单位进行试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条试用单位(部门)应对试用人员进行试用考核,试用人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者,方可正式录用。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公司可随时停止试用并予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伪造学历、简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
(二)隐瞒不适合从事本公司相关岗位工作的疾病的;
(三)经试用考核,知识、技能水平等达不到岗位工作要求的;
(四)旷工或本人过错达到解除劳动合同标准的;
(五)其他被证明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情况的。
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劳动合同订立(续订)一律为书面形式,一式两份,单位与职工各执一份。订立(续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十二条单位与职工订立、续订劳动合同应按下列程序执行: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新录用人员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单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的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前,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征求职工意见。7日内职工未做出答复的,按终止劳动合同办理;职工同意续订的,自劳动合同期满之日起30日内办理续订手续。
第十三条除公司另有规定外,单位与职工订立(续订)劳动合同期限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新录用人员或除本条(二)款规定情形外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订立3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在公司系统内连续工作满10年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除职工提出订立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公司特聘人才和临时用工,可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公司所属单位有营业执照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未有营业执照,可以由公司委托其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我本劳人}.
(一)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公司所属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非公司高管人员)与公司总经理订立劳动合同,其他职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书面委托代理人与职工本人签订,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生效;
(二)具有营业执照的公司所属分公司,所属单位企业负责人与公司总经理订立劳动合同,其他职工由公司董事长授权的所属单位企业负责人与职工本人签订,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后生效;
(三)公司总部或公司所属未有营业执照的单位由公司董事长或者其书面委托代理人与职工本人签订,并加盖公司公章后生效。
第五章培训
第十五条公司实行三级培训管理制度。公司负责组织公司所属单位间有共性需求的培训;公司所属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基层单位间有共性需求的培训;基层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和临时用工的培训。公司年度培训期间为上一年度12月1日至本年度11月30日。
第十六条培训种类:
(一)入司教育:培训对象为拟录用人员。入司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介绍公司概括、历史沿革、组织机构、基本规章制度、办公制度等内容,使学员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及工作环境。
(二)岗前培训:培训对象为需进行岗前培训的拟录用和转岗人员。一般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关规章制度与程序等从事本岗工作应知应会内容。需持证上岗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取得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三)岗位培训:是公司结合当前工作需要,对在岗人员进行的培训,使其具备符合当前岗位需要的能力水平。
(四)提高培训:是公司对优秀人员进行的培训,一般包括现代企业管理、前沿技术等培训内容,提高公司相关管理和技术储备,适应市场和经营发展需要。
第十七条公司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培训综合管理工作,相关培训应根据培训内容由各级业务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职工参加培训期间视为正常出勤,不能正常参加的,应及时
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第十八条培训评价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59分以下)四档。对培训评价不合格者按下述规定处理:
(一)对岗前培训不合格者,拟录用人员拒绝录用,拟转岗人员不得从事拟转岗位工作。
(二)对岗位培训不合格者,单位可视情况予以保留现岗位但工资降级、低聘下一级岗位等。
(三)对提高培训不合格者,取消其从事相关前沿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后备资格。
第六章聘任(用)
第十九条公司任用职工一律实行聘任(用)制。
(一)公司和各单位两级中层领导干部(除各单位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外),任期为3年,任期届满,职务自动解除,如需聘用,须重新履行任职手续。
(二)各单位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实行项目全过程任期聘任制。{我本劳人}.
(三)其他人员,由有聘任(用)权限的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聘任(用)。第二十条职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应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遵守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劳动纪律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和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接受上级上合法及合理的工作安排和调动、监督,如有意见应于事先述明;
(三)工作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不迟到早退、旷工,能够充分利用工作时间,不畏难规避,互相推诿或故意拖延工作;
(四)维护公司形象、权益、信誉和保守公司秘密。未经批准,任何职工都不得私自转让、外借本公司的工作成果资料及技术信息、经营信息资料,不得不得擅用公司名义处理个人事务;
(五)职工应彼此通力合作,互相帮助,不得相互吵闹、斗殴、搬弄是非或其他扰乱工作秩序行为。职工对外接洽事务,应态度谦和,有理有节;
(六)爱护公共财产,不损失、不浪费、不滥用职权损公肥私。公司任何公物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携出。
第七章工资
第二十一条公司按照“确定水平、总额控制、绩效考核、自主分配、适度调控”的总体原则,
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增加企业效益为目的,对公司及所属单位的工资分配进行管理,对各单位的当年工资总额水平进行初始核定和控制。
第二十二条公司实行岗位绩效工资体系。
(一)公司高管人员实行年薪制。薪资结构及标准按省国资委关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绩效考核工资制。工资由基本薪金、绩效薪金和奖励薪金三部分组成。基本薪金依据各单位生产经营规模,按公司下达年度施工产值指标确定,按月发放;绩效薪金根据年终考核结果确定;奖励薪金按各单位年度实现利润总额增长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三)所属单位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其薪金实行目标管理、超利分成办法。有施工生产任务的辅助生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工资可参照执行。
(四)其他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工资项目由岗位基本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岗位基本工资依据职工所从事岗位确定,按月发放;岗位绩效工资依据职工岗位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可按月、季、半年发放。
第二十三条所属单位对实行工段、班组或设备单机、多机承包业务,可实行工效承包工资;对适合按业务量或定额核算业务,可实行计件工资;对单一增收节支业务,可实行提成工资;对专门引进的特殊急需人才或特聘兼职人员,可实行协议工资。
第二十四条所属单位可按照公司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在利润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工资,用于对本单位有突出贡献职工的奖励。
第八章工作时间
第二十五条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正常工作日
(一)法定节假日。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准。
(二)休息日:星期六、日和经政府或公司决定的暂时放假日。
(三)正常工作日:非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为公司正常工作日。
第二十六条制度工作时间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计算。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年工作小时:250天×8小时=2000
篇四:《劳动人事学院推荐本科生阅读书目汇总2011》劳动人事学院推荐阅读书目汇总2011-12
书名/文章名
作者出版社时间DonaldCooperand
McGraw一HillPres
PamelaSchindler亚瑟·W·小舍曼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约翰·科特华夏出版社{我本劳人}.
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科
管理学《BusinessResearchMelhods》
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总经理》
《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
管理学劳伦斯·S·克雷曼
工具》
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孙耀君江西人民出版社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
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加里·德斯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业评论》系列德鲁克的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求势于人》[美]杰弗里·普费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雷蒙德·A·诺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思想的演变》丹尼尔·A·雷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蓝本》中国证监会《策略九说》《产权经济学》科斯
《成长的经验一中国绩优大企业案
例研究》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杜拉克《大败局》《大赢家》
《公司涅耀结构一中国的实践和美
国的经验》
《国家竟争力和竞争优势》波特《竞争优势》波特《竞争战略》波特《科学研究的艺术》[英]贝弗里奇《企业家的足迹》
《企业管理学研究方法》
(Businessresearchandmethods)
《企业治理结构蓝本》经合组织
《战略与绩效PIMS原则》EconomicInequalityandIneDist
D.G.Champemowne
ribution
&F.A.CowellCambrid1998geUniversityPress
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曾湘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创新的理论、{我本劳人}.
实践与机制研究》
曾湘泉,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人力资本投资》西奥多·W·舒尔茨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美]JAMESABRJCKL
EY
华夏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宋承先江西人民出版社《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商务印书馆《价值与资本》希克斯商务印书馆
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分析史》《经济思想史》《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弗里德曼文萃》《人力资本研究》
经济学《经济理论和方法史》
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学《重申自由主义》
中国就业战略报告系列:《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双转型
经济学曾湘泉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背景下的我国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等
F.RayMarshallRicha
经济学《LaborEconomics》5thEdition
rdD.Irwin,Inc.
《TheEconomicsofWomen,Men,anFrancine.D.Blue
经济学
dWork》第三版+B73PreflticeHall
[美]EDWARDPLAZE
经济学《人事管理经济学》
AR
[澳]休.史卓顿,
经济学《公共物品、公共企业与公共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
奥.莱昂内尔
[美]杰弗里.萨克
经济学《贫穷的终结》经济科学出版社
斯
经济学《丰裕社会》[美]加尔布雷斯商务印书馆经济学《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美]哈耶克商务印书馆经济学《经济学与公共目标》[美]加尔布雷斯商务印书馆
[波兰]奥斯卡.兰
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格
经济学《财富的分配》克拉克商务印书馆经济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康芒斯商务印书馆经济学《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劳动关FinancialTimesPrenti
《Employmentrelations》ROSE2008
系ceHall劳动关TheglobalevolutionofindustrialrelatiGeneva:Internationa
Kaufman,BruceE.2004
系ons:events,ideasandtheIIRAlLabourOffice劳动关HarvardBusinessSch
《IndustrialRelationsSystems》JohnT.Dunlop1993
系oolPress劳动关
《工会是做什么的?:美国的经验》理查德·B.弗里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系
劳动关
《人性化的雇佣关系》约翰·巴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系
劳动关
《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寇肯与凯兹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系
劳动关《劳动法》第三版王全兴著法律出版社2008
熊比特商务印书馆
罗尔商务印书馆马歇尔商务印书馆大卫·李嘉图商务印书馆弗里德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JACOBMINCER
小罗伯特·埃克伦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和罗伯特·赫伯特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哈耶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劳动系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
关
《劳工关系》
关
《国际与比较雇佣关系》关
《制造同意》
米尔斯著RussellLansbury迈克尔·布若威
机械工业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082008200420042009
关《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专著]:社[加]罗伯特·W.考克
世界知识出版社
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斯著;林华译关
《产业关系管理学研究方法》易定红等译关
《劳动关系学》
常凯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关《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调
常凯著{我本劳人}.
整的法律分析》关
《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常凯主编关
《集体行动的经济学》关
《美国产业关系的转型》
[美]康芒斯著[美]寇肯等诸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文版
关IndustrialRelations:AMarxistintrodu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R.Hyman1975
ction,Macmillan版社关IndustrialRelations:TheoriesandPra
Edward,Paul2003
ctices》2ndedition
关《TheSAGEHandbookofIndustrialR
PaulBlyton等
elations》保[英]马尔萨斯,郭大《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力译
保[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B2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赵旭东等译
保
《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艾斯平-安德森法律出版社2003保《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
梁其姿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织》保[美]艾尔·巴比,邱泽《社会管理学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奇译
保[德]马克斯·韦伯,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荣远译
保[美]米尔顿·弗里德《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
曼,张瑞玉译
保
《江村经济》费孝通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保
《乡土中国》
费孝通著
20012005200420062007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社会障
保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保
《万历十五年》
陆学艺主编黄仁宇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1997
书店
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1997
书店
保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赵复三译2005
社
保《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贝弗里奇2004
务》版社保
《公共部门经济学》斯蒂格利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保
《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保
《社会福利的观念与制度》保
《平等与效率》
保
《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保
《进步与贫困》保
《理论福利经济学》保
《论平等》
彭华民
[香港]周永新[美]阿瑟·奥肯陈晓律[美]亨利·乔治格拉夫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2010
(香港)中华书局1998华夏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上海人民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1996199519801996200019871987199519981998
保《社会保障学一理念、制度、实践
郑功成
与思辨》保
《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黄范章保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保
《大众的福利》保
《政府经济学》
保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保
《公共选择理论》保
《经济学中的制度》
[美]肯尼斯·罗斯
[德]路德维希·艾哈
武汉大学出版社
德
黄少军、何华权黄安年
中国经济出版社
[美]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