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养壶
详细内容
篇一:《如何养壶与为何养壶》
如何养壶与为何养壶
作者:重霄柳边月
品茶论道在旧时是官僚富贵、文人墨客的消遥之道,穷人无闲品茶,解渴就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砂壶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紫砂行情不断上涨,由于紫砂作品具有实用性、工艺性、艺术性,鉴赏收藏性,增值性等诸多特点,人们越来越多的话题是如何养壶,传统养壶经验本篇不再多说,媒体书籍到处都有,本篇要说的是现代制作的紫砂壶与旧时的紫砂壶有何不同,因此养壶之法也有所不同,旧时制作的紫砂壶,由于泥料是人工炼制,费时费力,泥料粗,且粗细不匀,制作工具简陋,只烧一遍,因此烧成后的壶通常有变形、口盖不严、特别是表面粗糙,须经长久使用擦拭,才会渐生黯然之光。现代制作的紫砂壶,泥料已是机械炼制,颗粒较细,且粗细均匀,制壶工具先进,通常要烧两到三遍,且表面经抛光打磨处理,因此,现代的壶已不需刻意擦拭摩挲,只须冲养润色,涤拭除污,工艺精湛的壶,冲养一遍,即晶莹润泽,入手可鉴,如何使用紫砂壶,前篇已述,可参阅。
现在很多壶友追从养壶之道,得一壶日夜擦拭,以求增值保值,劳神费力,本人不敢苟同。养壶时首先摆正位置,壶是物,人是主,应该物为人用,而不是人为物用,据此来说说为何养壶。
一是,紫砂壶是用来泡茶的,要使用就须养护,养护就是使壶清洁,蕴含清香而不生异昧,由于紫砂有吸附性,能吸茶汤之色,所以紫砂又需泽养,经常冲养,色泽温润沉厚,幽淡自然,赏心悦目,这名为养壶,实则为自己的健康和心情而养。
二是,用紫砂壶泡茶,色香味皆蕴,你会感叹天工开壶,如此神奇,渐生敬重之情。紫砂烧制后表面收缩,会有砂绉,经精工制作的紫砂壶表面砂绉细腻匀称,呈肌理特征,即和人皮肤的绉纹相似,扶之如玉,就是经常抚摸,气息相通,身心愉悦,渐渐地就会把壶当作自身的一部份,日久生情,倍加珍惜。
三是紫砂壶具有工艺性、艺术性,当壶的形体语言、艺术语言和你的人生阅历、人生观念相融合时,你就会悟到深刻的哲理和你精彩的人生,这时,这不仅仅是一把壶,而是一个会说话的良师益友。在与壶的交流中会不断感知、发现、进步,人的心境也因此而升华。这里,用一首朱熹的《读书有感》诗来比较一下人与壶在相互感知、相互映射的关系,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原本写的是一本书,因为朱熹喜欢读书,不断吸取知识,使自己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他把书比作半亩方塘、象一面镜子,把书中的知识反射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所以作者的心境达到清静高雅的境界,又把作者的内心比作一面镜子,把作者的美好心情反射到自然之中,形成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样美妙和谐的自然景色,又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镜子,把美妙和谐的自然景色通过方塘反射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和谐的旋律呢,都是因为读书学习,逐渐从量变到质变,达到天、人、物融汇合一、清新高雅、美妙惬意的崇高境界,通过以上描述,相信对为何养壶有了一定的理解,即养壶是形式、或过程,而养心是真正的目的。
篇二:《紫砂茶壶如何养》紫砂茶壶如何养?紫砂茶壶如何养?紫砂壶养壶技巧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款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养”,才能使壶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才能出细、润、柔的效果,才能神采奕奕,温润如美玉。紫砂壶的使用,因材质的特点,表现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在于它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磨砂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就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故最好的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明人周高起说过:“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具体做法,步骤大致如下:1.买来新壶,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壶”。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灰尘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到茶叶水锅里,或连同茶叶,(介意朱泥壶用红茶,紫泥、段泥壶用绿茶,有益扬香,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精品紫砂壶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质也要好,最好用山泉或矿泉水。)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去尽,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这并不是必用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两次,即可沏茶。2.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沏茶后,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可用湿毛巾,或干净湿布,擦拭壶提,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温稍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3.茶壶长期不用,或因疏忽未能即时将茶渣倾出,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可在消除霉变异味茶渣后,注满开水,稍晃数下倾出,旋即没入凉水中,异味可除。若一次不行,可反复2-3次,总会有满意效果。不用担心茶壶会因热凉急变而发生爆裂。这就是古人所说:“壶宿杂气,满贮沸扬,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4.茶壶最怕沾上油污搞得脏兮兮的。明人周高起就指出:“若腻滓烂斑,油光烁烁,是曰和尚光,最为贱相。”如果这样,就如同让西施蓬头垢面一样。壶体若沾上油污,可用手摩挲擦去,若油污过重,可用细布稍沾洗涤剂轻轻擦拭,然后再用手摩挲,让壶体发光,出现本质美感。但古壶古物就没有必要去改头换面,留下古美感也是体现年龄的具证。总之要对具体对象具体正确处理。5.不要将茶渣长期
存放在壶内来养壶,虽然紫砂壶有越宿不馊之说,但时间稍长,仍然会发生异味,特别是夏天茶叶更易发酸发馊,这样会影响壶内茶山的形成和积累。把茶汤留在壶内阴干,日久累积茶山,也要注意适时适度掌握分寸,以茶汤不变质为宜。6.冲泡也讲究,先用沸水烧壶身外壁,这就是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往壶里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擦拭壶身,则壶身润朴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轮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饮绿茶用乙壶,饮乌龙茶用丙壶,不相混淆。7.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放一放也不要紧。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吸收,久而久之,能使壶身光泽古润,当然,茶汤不能变质是前提。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要擦干净,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易生“斑”。养壶之中最忌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包浆”。壶的保养通称为“养壶”,养的目的在使其能善于“蕴味育香”,并使其壶能焕发本身浑朴的光泽。此乃由于陶壶有吸水性,若是长期吸附茶质,确有“助茶”的功能。对于茶道中人而言,养壶绝不是品茗的目的,但一把维护得法的茶壶,能够提升品茗目的之实践,却是被肯定的。养壶就如同培养树苗般,拔苗助长则难免有失自然形成之功,所以养壶也不必急于一时,只要平常多加使用并维护得法,就能如同接受天地自然滋养的幼苗,不必人为附加补养也可成器,而且更加珍
篇三:《养壶方法》养壶方法
(一)养壶的方法、步骤:
(1)先热壶。将新开好、晾干的紫砂壶注入100C°的沸水,盖上壶盖,用开水浇淋壶的全身,使壶的气孔张开。将壶中滚水倒入公杯内备用。
(2)将茶叶放入壶中。将沸水注入,盖上壶盖。用公杯中的开水浇淋壶的体表。此为温茶、润壶。将第一道的茶水倒入公杯备用。
(3)将开水再次注入壶中,盖上壶盖。用公杯中的茶水浇淋紫砂壶的全身。接着用一块拧干水的潮湿纯棉小方巾或壶刷,轻轻吸去壶身上的余水。手法轻柔。斟茶和暂不泡茶时,一定要把壶底擦干净,放在茶盘没有水的地方。以免长此以往壶底会出现水痕。如此一遍遍的养下去。每当要泡茶时,最好公杯中留一点余茶,再对入些滚水,用来淋壶身。这样既养了壶,又不会造成浪费。
(4)茶品完时,将茶渣倒掉,用清水边冲,边用一块柔软清洁无油的百洁布轻轻地擦拭壶表。如果是花货、筋囊器,还要准备一把专用的软毛牙刷,边用清水冲,边轻刷缝隙。避免茶渍渍入缝隙内。
(5)将洗净的紫砂壶再次注入100C°的沸水,盖上壶盖,用开水浇淋壶的全身,用拧干水的潮湿纯棉小方巾或壶刷,轻轻吸去壶身上的余水。将壶中滚水倒入公杯内复淋壶身。接着打开壶盖,将壶中的余水倒净,用拧干水的潮湿纯棉小方巾将壶身、壶盖的水仔细擦净,趁壶身、壶盖还有余热时,再用一块干的纯棉小方巾轻轻擦抚一下壶身、壶盖。切忌用手直接抚摸,因为再干净的手都是有油、有汗的。最好也不要用茶巾。茶巾即使湿了水也硬,操作不太方便,而且还起到“抛光作用”,很容易将壶养出“和尚光”来。最后将壶放在一边,打开壶盖晾干再用。
品茗养壶的方法、步骤基本上告一段落。
(二)注意事项:
(1)泡不同的茶用壶有讲究。泡普洱、炭培铁观音、铁观音沥茶,用壶身较高一些或圆一些的紫砂壶;泡绿茶,用稍扁一些的紫砂壶;如果泡武夷山岩茶,用扁形紫砂壶小品(如虚扁壶)。
(2)关于水温:泡普洱、炭培铁观音用100C°的开水;泡铁观音沥茶,用90C°
左右的开水;泡绿茶,用80C°至85C°的开水;泡武夷山岩茶,可用泡普洱、炭
培铁观音或泡铁观音沥茶的水温。
(3)第一泡茶最好不叫“洗茶”,应改为温茶为好。因为日本人、韩国人是从来
不洗茶的。但是人家的茶叶的卫生标准是相当高的。曾经有日本人问过我:“第一道茶都要洗掉?是不是中国的茶不卫生?”我回答是:“中国的茶是很不卫生的。你们日本的茶道源自我们中国的唐朝,但还没有学到精髓。中国第一道茶不叫洗茶,叫温茶,译音问题。温过茶后的第二道茶有茶气,口感才好。”鬼子试过后也表示赞同。所以有些习惯用语有时最好也要变通一下。否则不意之间也会给国家脸上抹黑。
(4)每一种茶最好准备两把紫砂壶交替使用。而且每把壶连续使用三个月左右时,将壶洗净晾干后,要让它休息四个月到半年时间,是胎体充分干透。这样的壶会越养越漂亮。
(5)用不同的茶养出的紫砂壶效果也是不同的:用普洱养出的壶,温文尔雅——
内敛;用铁观音养出的壶光彩照人——华丽;用绿茶养出的壶,小家碧玉——清秀;用武夷山岩茶养出的壶,雍容华贵——高雅。
(6)有些壶友喜欢专门去养壶,而且许多壶一起养,认为这样才过瘾。这当然可
以,只要玩儿的痛快就行。但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茶叶千万别太次了。越好的茶养出的壶越温润漂亮,这当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所以我喜欢边品茗边养壶。
(7)当泡普洱新茶、铁观音沥茶及绿茶时,茶汁倒出后,壶盖应立即拿开,以免
闷熟茶叶。暂时不泡时,也要等壶身冷却后,再盖壶盖为好。
(8)养壶过程中,也有些壶友喜欢用往壶身上淋开水的方式来养壶。这种方式效{夏天如何养壶}.
果也很好,我试过。它是将茶气慢慢的从壶内通过互壁逼出壶表。只是要求的技术稍高一点,不要把壶养花,进度慢点罢了。
(9)养壶是个慢工活,不能急于求成。越是老壶、古壶越慢。它就犹如画工笔画{夏天如何养壶}.
的渲染一样,要由浅入深一层一层的来。它的光泽是由胎体内自然发出的,而不会向印刷过塑一样,人为塑上去。哪种浮光叫“和尚光”,一漂洗就现原形。而且壶易花。经常有壶友问我:“壶养到最高境界时是什么样?”回答只有四个字:“珠
光玉润。”
(10)开过壶首次泡茶时,为了能保证茶的口感,最好前两三道茶用来养壶。以后再泡时就不用这样操作了
禅壶之境
每每浏览论坛,总是能够看到很多帖子是和养壶相关的话题,时而净衣派、时而污衣派,时而油光光、时而亮光光,这不由得让我感到很诧异,紫砂壶生来就是为茗茶服务的,怎地演变出如此复杂的养壶手法和相去甚远的泡养结果?这油光光、亮光光似乎已和我恋紫砂无釉彩,惟以本质令人爱的思索大相径庭,反倒是和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样的观点在其哲学层面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壶为茶生,养壶的乐趣本应尽化在泡茶的过程中,当我们烧水冲泡、倾茶闻香、品味神游之时,砂壶也随之愈发变得滋润,本是润物细无声之变化,又怎地就被演绎成刻意为之的用心良苦。一时间壶友分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而后各种绝技纷纷亮相、百舸争流,力求拔得养壶大赛之头筹。呜呼,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六祖慧能和他的禅学。话说当年五祖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检验他们的修炼{夏天如何养壶}.
水平。大弟子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听后亦诵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后,定为传人。后来惠能和神秀天各一方,建立了南北宗论,还被董其昌导入到中国绘画的理论当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紫砂壶难道亦不是如此么?本是自然之变化,且愈发润泽可人,为什么定要人力强制、物是人非呢?看来追逐养壶之法的壶友还要多多领悟董先生所倡导的顿悟之意。
普润紫砂工作室对新手的几点建议(乱写的)
一、不可急功近利,紫砂壶是男人一生的玩具,不可能有速成的,只能一点一滴的积累,
如果你太浮躁,只能成为待宰的肥猪。
二、如果你原来不喝茶,突然玩壶的,那么我恭喜你,你会有很多的弯路要走,会吃亏很多,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花点时间在茶上面,能用盖碗喝出茶叶的好坏。对你将来的玩壶的进级非常有帮助。这方面现在可能你不会明白,希望你将来能明白。
三、不要去追求什么惊天绝世好泥,什么朱泥大红袍,什么青灰泥那些不知名的泥料,
传统的紫泥段泥红泥最美。玩那些会玩死你(不信你试试)。
四、不要以为可以养得润的就是好料子,山外料和纯度不高的紫砂也可以泡养出好的效果,但是和原矿比肯定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不要以为看着润的,亮的,或者水色好的,底料就一定好。看着干涩,水色不好的料子就一定很差。现在练泥的工夫,明针的水平,烧什么窑,对泥料成色的影响要超过底料本身的质量的。只看表面功夫一般
的新手会吃不少亏。
五、关于龙山料和山外料的识别,龙山料,用开水注入新壶30秒后倒尽,有浓重异味的则是劣质泥,而龙山泥则有股淡淡的陶土香味。龙山泥做的壶手感很润,砂料看上去有砂感。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区别和黄龙山以外的山料重要手段。龙山料静谧通透,呈亚光【黯然之光】,养后的光泽犹如儿童眼睛的清澈状。新壶有少许云母片,但壶养成就会消失。如果壶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灯下观察没有透感,反光混浊。特别要注意看盖内,因为卖壶人这里往往不做抛光处理,呈不平滑状玻璃相【这点非常重要,因为黄龙山以外的料往往是这种质感】:劣质泥结晶度高含砂少,不耐高温的缘故。
六、关于实用性,说得人很多了,我只说一点。只要你会喝茶,就是你教壶商怎么用,
而不是壶商教你怎么用。
七、关于壶形,这个要看个人的综合素质了。其实线条越简单的壶越吃工,越花哨的壶越好做。至于怎么提高,其实方法很简单,先从传统的壶形玩起,哪个高手和你吹牛B,这壶形如此了得,你就去百度一下,找出这款传统壶形最经典的图片,和那吹的人对比一下,高下立分,只能这样速成了,能提高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如果你个人道德修养不够,综合素质审美观达不到,那还是慢慢来吧,随着年纪的提高审美观也会提高,首先要多看少买,把眼光养正,只要方向对了,哪怕只是在起点,将来也可
以玩得很好。
篇四:《紫砂壶如何正确的开壶养壶》石破天教你如何正确的开壶养壶{夏天如何养壶}.
一、如何开壶
1、比较差的紫砂壶的开壶方法
第一步:除滓:用毛刷清理紫砂壶,去掉异物。
第二步:释土:将壶盖与壶分开,放置水中,加热至沸腾,煮约一个小时,去掉土味。
第三步:去火:将壶与老豆腐同置锅中,文火加热至沸腾,煮约一个小时,褪掉窑烧火气。
第四步:清异:将壶与嫩甘蔗同置锅中,文火加热至沸腾,煮约一个小时,清除异味。
第五步:识茶:将壶与茶叶放置锅中,文火加热至沸腾,煮约一个小时,使壶体吸附茶味。
第六步:凝脂:将上述步骤都做完的紫砂壶,放入沸水中清洗,自然干燥,使茶汁在壶体内凝结为脂。
2、含砂量比较大,质量比较好的紫砂壶开壶方法
第一步:将干净的沸水注入洗净内外的壶中,加盖闷十分钟左右。第二步:将干净的沸水,注入壶中,放入茶叶,加盖闷十分钟,即可完成开户步骤。
石破天所售紫砂壶,均为紫砂含量高的好紫砂壶,完全可以采用第二种简易的开壶方法。
二、如何养壶
1、
2、
3、
4、
5、
6、
7、
8、
9、择壶:含泥量高,含砂量低的所谓紫砂壶是养不出来的。查残:所选择的紫砂壶完成,无残缺。除土:新壶初用,先开壶。外养:每次泡茶后把茶叶掏空,用热水把茶壶冲洗干净。内修:一壶不事二茶,一只壶尽量泡一种茶。适茶:高壶泡发酵茶,矮壶泡不发酵茶。择水:尽量选择山泉水或矿泉水。平心:心平气和,不急不躁,不急于求成,顺其自然。免磕:避免磕碰。
10、忌油:紫砂壶最忌油腻,不能沾油。
11、裸存:茶壶若不用,擦拭干净,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包裹密
封。
12、清霉:未及时清理茶渣,长期不用,会发生霉变,用沸水清洗,反
复多次即可清理掉。
13、常拭:常用茶巾擦拭。
14、避汗:不要用汗手摸拿壶体,容易出现油迹之感。
15、勿浇:许多壶友喜欢用茶汤浇淋壶体,这是不对的,紫砂壶的特性
是内外透气,用茶汤浇淋,容易出现堵塞气孔,对茶壶不利。
16、朱泥:因朱泥在烧制过程中收缩比过大,使用朱泥(含大红袍)紫
砂壶不要用沸水直接浇淋,应先用温热水浇淋表面,再用热水倒入壶中。
三、泡茶与紫砂壶
1、绿茶:为完全不发酵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竹叶青等,
不宜沸水,不宜闷泡。
2、白茶:5%发酵制成,一般不宜闷泡。普洱生茶,90摄氏度的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