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影响行为,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材料作文及范文》
有关“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志存高远,永不满足
当人们得到想要的事物时,满足感油然而生,从而停止了前进的步伐。殊不知,我们的能力正如填装了石块的瓶子,还有大量空间没有利用,而永不满足的精神就促使我们追求理想,继续充实自我,就如继续往瓶中填细沙,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是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庸境界。因此,想要成为卓越之人,具备永不满足的精神十分重要。
永不满足,追求理想。英国人南丁格尔出身于贵族家庭,生活安逸富足。他本会满足于一切,享受自己已有的生活。但她没有这么做,当她立志要上前线救助伤员时,她展开了不懈努力,在妇女地位低下的时代,不顾家人反对和社会压力,拯救了无数生命,开创了现代护理学,使世界上有了护士这个职业。正是南丁格尔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使世界上少了一个阔家小姐,多了一种受人敬重的职业。
永不满足,开拓创新。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就读与哈佛大学,毕业后找份体面而且收入丰厚的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不满足于此,他放弃了学业投入创业,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与用心经营以及永不满足的精神,使微软公司开创了个人电脑操作软件的先河。
永不满足的精神有助于成就大业,而缺少甚至是匮乏这种进取心,就算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终也将丧失殆尽。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纵然有惊世骇俗的天赋,却因其父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最终泯然众人。傲人的天资就如此被葬送了。近代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自以为自己国家是物产丰富,地大物博的天府之国,用强烈的满足感麻痹自己,却不知历史的车轮已经从自己身上重重的碾了过去,最终落得丧权辱国的局面。
所以说,永不满足地追求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正如印度的励志电影《三个傻瓜》中的一句台词:“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中赶上你。”
我们要怀着永不满足的精神,志存高远,并为之不懈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其他人走的更远,飞得更高。
篇二:《行为与位置的关系作文》具体要求:关于议论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2.凡在“三基本”的某一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位置影响行为,作文}.
3.对于借助随笔、杂感甚至杂文样式表达思想阐发主张的议论类文章,要反复审读,谨慎赋分。凡那些能够做到思想深刻、议论语言纵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凡那些只会借助随笔或杂文写作形式,而思想苍白、议论平淡、缺乏层次的文章,不能误判高分,而只能按一般议论类的文章标准去如实赋分。
4.由于多数议论文偏向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因此,凡有如下情景即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52分向上判。(1)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料作论据的。(2)所用事例材料有论证层次,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层递进的。关于记叙类文章
1.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的记叙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2.凡在表达或主题或故事情节等某一个方面达到较好级别的,赋分可以提高一个档次,依次类推。凡在某个方面达到优秀级别的,或者构思精巧,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意境深远,或者很有个性,或者语言很见功力,可以按53分向上赋分,最优秀的可以打到58分。
3.凡在“三基本”水准向下的文章,也应该依据其表达、主题、情节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属于较差的级别的,依次向下浮动。凡在某一个方面属于很差级别的,则应该在42分向下浮动。
4.通篇记人叙事或编述故事,与材料无关的,视为不着边际的跑题文章处理,赋分在36分以下,如果无法判定,可提交组长处理。
5.考虑到多数记叙文章故事情节简单、缺少内涵,应将考察重点放在如下方面:有机智的构思,有生动的人物,有引人注目的“故事”,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有令人思考的“余味”。这样的优秀文章,可以从53分向上给分。
注意事项
1.整体上,采用分项评价整体给分的评分方法。也就是说,在阅卷赋分时要从立意、内容、语言、文体或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项全面考虑,但最后提交的是一个总体分值。
2.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2/3.
1
否则,视为文体不明,42分以下。
3.凡写成其它文体的,只要不是诗歌,正常评分。违背命题要求,写成诗歌的,上限不得超过5分4.字数不足,要扣分。少50字扣1—2分。不足600字,36分以下;不足400字,20分以下。
5.缺题目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5分。6.确认抄袭,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或与试题前面的现代文雷同,最高不超过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达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
是什么造就了头等舱中的人与经济舱中的人的巨大差距?是环境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还是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环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环境与行为的“等价交换”。我想,也许就在这一次次的潜移默化的“交易”中,成就了每个不同的人生差异。
环境是行为的天然土壤。环境,是外界从我们一出生起就赐予我们的一块土壤。我们所处的最初的环境,就是我们家里的父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当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的时候,父母的所作所为,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在一个和睦快乐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必然会懂得善待他人,分享快乐;而在一个父母整日争吵,甚至双方大打出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内心就留下了一块伤疤,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懦弱胆小,更有甚者还会仇视社会,做出冷酷无情的事来。因此,很明显,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就像肥沃的土壤能开出娇艳的花朵,而一片有毒的土地能开出的只是狼毒花一样。
行为是环境的后天养料。行为,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想法。你想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环境,你就要为
此付诸什么样的行动。想想看,每天大家都来到同一个班级,听同样的老师讲课,写同样的作业,那为什么分数会有高有低?现在,仅仅也就是分数的差距,那么10年后呢?20年后呢?差距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是强调学习能怎样,学习不仅仅能决定什么,到却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能比你多一份努力与执着,意味着别人正在为他自己将来采取行动。如果将人生比作你修建房子,,我们现在做的点滴就是在为他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有的人偷工减料,有的人精心打造,那么等房子建好的那天,你是希望住简陋狭小的房子,还是住宽敞明亮的房子?所以,到了那时候,再有什么希望,都为时已晚矣。
环境行为是成功的双翼。拥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帮助你形成良好的行为,从而赢得更美好的环境。正所谓,内外双修方能成大器。一个人一直很努力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他的努力是成功的主动力,若是给予他更能施展才能的美好的外部环境,他定如虎添翼,加速冲向成功。可见,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坐在头等舱里,他们现在的位置,来源于过去的汗水与艰辛。坐在头等舱里的人更不会是玩手机,因为当周围都在读书时,你是不是显得太愚昧无知、太无聊浅陋?这就是环境与行为,看似矛盾却十分合理的“等价交换”。人生不能重来,请慎重考虑你周围的两个朋友:“环境”和“行为”的和谐相处,让他们帮你成就你的美好的未来。
1.题目“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语言平易,通俗易懂,揭示中心。
2.为了论述“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这个中心,作者选取了三个角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正文中间部分采取的是“分总式”的议论文论证结构,层次清晰,结构谨严,说理顺畅。
3.首尾照应。全篇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打比方阐述大道理。
敢坐生活头等舱
在飞机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达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生活如同万花筒,折射出现实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生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生活就象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善待生活,生活回馈的将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努力程度,决定了人生密度。我们从小就听爸
2
爸妈妈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又考双百了,别人家的孩子获得奥数冠军了”„„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我们总会黯淡许多。可是,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出生的时候,除了体重,身长之外,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是什么让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更加优秀呢?究其本源,还是我们自己,你在有没有想过,也许当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别人家孩子在解数学题,也许当你还在打瞌睡的时,别人家孩子却早就爬起来背着英语单词。既然这样,你也不必羡慕嫉妒恨,他们比你多的只是刻苦一些,努力一些,勤奋一些,正是这种人生态度,拉开人与人距离,别人家孩子比我们优秀。如果我们努力做到了,那么也将堪比“别人家孩子”那般优秀。
思想境界,决定理想的高度。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我们为头等舱的乘客应该都是某公司的经理或董事长,公务舱里的都是白领、上班族,而经济舱的旅客可能就是公司职员之类的人。那些头等舱的乘客一定都是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的成功人士,他们不去看电影,玩游戏,甚至认为那就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既然他们懂得珍惜时间,那么他们的生活目标是高远的,生活是高质量的,努力勤奋的程度自然就要超过常人。正如鲁迅说:我那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的,因而成为一代大家,文学领袖,文化旗手。
立足现实,敢坐生活头等舱。青少年朋友,趁着你还年轻,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规划宏伟的人生境界,努力拼搏吧,从明天起,当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进房间里的那一刻起,我们起床看书学习;勤奋耕耘吧,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改变你自己;坚定信念吧,尽管生活象心电图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就一定能登上生活的飞机。
最后,请让我们谨记这个人生的现象,立足现在,并决心把它变成我们今后的行为准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点亮心灯当火把,敢坐生活头等舱。
1.“敢坐生活头等舱”,不仅揭示材料的内涵,还新颖独特,直击文章中心,拟题振奋人心。
2.正文部分,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论述角度,层层深入展开了论述,说理透彻而又明晰。
3.结尾除照应,收尾呼应外,呈现出新意,运用四句诗收束全文,立意高远品味佳。“敢”字当头,看出作者决心和勇气。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行动起来。
篇三:《作文行为与位置》行决所处,处则规行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于玉帝所处的高位而大闹天空,他不明白为何玉帝为玉帝,自己却只是一石猴。这只因他不懂,行为如何影响位置,正如许多人不明白位置如何影响行为。而我要说:行决所处,处则规行。
行为决定你的位置。一株小苗如何长成为参天大树,来源于它数十年如一日地砥砺生长;一块骨骼如何成为化石,来源于它数亿年来不见天日的忍受;一泓清泉如何能从山之巅入溪之渊,来源于它的开辟行迹,勇于创新。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如别人高贵,条件不比别人优越,无法达到自己心中期望的那个位置。我想,怨天怨地怨父母都不如怨自己,为何不能再自己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一搏时机,试跃龙门?你的位置是你心中的梦,如果不行动起来,以自己的行为为准则,如何来逆流追击呢?而正相反,刘备以德服人,为贤为德,开辟了蜀汉功业,这远远不是一个贩履织布的人所能达到的;雷锋以自己生活中的行动为手,开建自己助人为乐之仓库,虽然逝去却仍是人们的精神榜样;方仲永虽天赋异禀,却因其父不教,只随便与人吟诗作对,而不身体力行增加学识,最终只是“泯然众人矣”,令人哀叹惋惜。试问,不是行为决定位置,何来决定位置呢?
位置规范行为。身处一个环境中,要想生存便须适应。而在适应的过程中,行为便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云:“与善人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位置不仅是一个高度,更是一个限度,在那里,你想跳得更高,飞得更远,必须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极限,努力改变自己。有“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使自己能够顺天由人,任自己的心去驰骋。那时,位置不再是界限,你将走得更远。
人活在这个世上,无非是实现自我,创造未来。也许开始时我们都有如华图董事长所说:“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但若我们不力行,就连自己的“小小世界”都难以维持,何以“一屋不扫二扫天下”?也许我们以处在好的位置上,如果不去规范行为,进一步突破,怎能自我升华,成为无垠宇宙中的繁星。
而此时此刻,我所领悟的是:“行决所处,处则规行”。
点评:立意准确,议论行为与位置的关系,生成分论点“行为决定位置”,“位置规范行为”,两者关系把握准确,包含辩证思想;语言流畅,多处使用排比句式组织论证材料,使论证丰富有说服力;在“位置规范行为”的分论点的论述中引用古诗文佐证,展现作者对古诗文准确的运用能力,使文章富有文采;结尾两段联系现实,升华主旨,将行为与位置的关系拓展到以此实现自我,创造未来之中。
得分点:立意准确,结构清晰层层深入,材料丰富而不泛滥,论证方法多样,结尾拓展升华。
环境与行为
土地丰润,能孕育出绚烂的繁华;繁花似锦,能润扬更丰沃的土地。优渥的环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人好的思想和行为,又能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
一花一草,一鱼一木,都靠汲取自然的养料才茁壮成长。人的成长与行为,亦受着环境的影响。方仲永五岁时便能写诗属文,可谓天赋异禀,时运非常,然而无知的父亲却没有给他更好的环境去学习,最终只能沦为一介庸人。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有名篇《洛阳名园记》,家中有学识渊博的环境,李清照方有了“婉约词宗”的美誉。处境优渥,自然有人才脱颖而出,于是世界上的优秀的家族门系,能历代传承一直绵延数百年。
然而,自古寒门出贵子,梵高一生贫困潦倒,但他却被西方尊为“画圣”;马云出身寒门,如今却成成功典范。可见,真正的环境并无好坏之分,自己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却终究取决于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高度。唯有正确看待,方能青云直上。
行为,亦能左右环境。
当花开绽放,草木葱郁,土地自然明了自身的价值,然而正因如此,土地才更加沃若而蓬勃。当余秋雨先生坐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位置,他收获了权力与职位的喜悦,却仍旧惦念自己的梦想。于是他辞官而去,行走于山水之间,唱响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之歌。虽然大唐盛世,百花齐放,然而潇洒如李太白也曾留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感叹,他或许是在悔恨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葬蓬蒿之志于皇宫之中吧,然而李太白又岂是凡人?他挂帆而起,毅然决然,掷错过的烙印于不顾,最终留下“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的盛名。他用自己的行为拼搏着,最终成就了他如仙如幻的人生境界。
到了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人的行为会随之发生变化。头等舱的旅客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在办公,经济舱的旅客玩游戏,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行为不同;而也正因为行为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又决定了他们位置的不同。一切都只是因为两者相依相辅罢了。
不同的环境,能孕育不同的人才;而不同的人才不同的行为,亦能决定不同的环境。
点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灵活自由,文采洋溢。以“土地”“繁花”自然风物的特性切入,清新自然,展现作者平时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分论点“环境能影响人的行为”的议论中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有说服力。但文章结尾只对分论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能够作进一步的阐述,联系生活现实升华主旨更好。
《落梅》赏析{位置影响行为,作文}.
首联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每一片落梅都使诗人触目愁肠,更何况那如雪花般飘落下来的铺满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的落梅呢?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自然引起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颔联进一步刻画落梅:“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两句对仗工整,化用典故,寓意深刻。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四散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的坎坷一生。“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越过五岭,指到达今广东一带,暗喻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故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湘”,指湘江流域,今湖南一带,暗用屈原失宠被逐,投汨罗江而死的故事。然而,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指屈原、韩愈,而且泛指历史上一切仕途坎坷的有志之士。诗人一笔双写,不仅用“迁客”、“骚人”的迁谪放逐来比喻“落梅”,且用梅花的高洁品格来赞美“迁客”、“骚人”。
颈联写落梅的最后结局:“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这两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落梅虽零落成泥,但香气经久不灭。诗人在此表面是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那些遭迁谪放逐但是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的赞颂,用笔委婉,言近旨远。上三联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尾联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笔。“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看似指“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不怜香惜玉。实际上,“东风”者,指控的是执掌权柄者,诗人用暗讽的笔触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
这首咏梅诗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简直可视为一篇浓缩了的《离骚》。呜呼!“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刘克庄咏梅诗词之丰无人可及。不啻于斯,他的一生针对南宋“国脉微如缕”的现状,写下了大量抒发感慨的不同题材的诗篇,爱国之心“似放翁”,高洁之志“似稼轩”,其身其品一如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