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考作文>旅行的意义议论文

旅行的意义议论文

详细内容

旅行的意义议论文(一)

旅行的意义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每次一听到陈绮贞的这首《旅行的意义》,我就忍不住想跟她互动一下,不是在演唱会上她每唱起这首歌歌迷都要戴上机车帽的那种互动,而是,随着歌声思考:旅行,到底意义何在?从欧洲回来后,更经常地思考起这个问题,尤其在整理旅行相片的时候,想来想去,结论是:旅行让人打开记忆的储物盒,拂掉灰尘,然后惊喜地发现:咦?原来我还存有这样一件宝物?!

当被告知科隆大教堂身后的那条河就是莱茵河时,我暗自埋怨自己的粗心:怎么没注意到资料上有介绍过?可是被眼睛忽略的,却被耳朵记得,《莱茵河之恋》的歌声在耳畔悠悠响起:“莱茵河畔像画那样美/莱茵河畔清新的意境/童话式的堡垒添心中幻想/公主的恋歌今天再度听”„„

麦洁文演唱的这首歌,听过已有十多年了,之所以歌词仍能记得分毫不差,是因为当初曾把它当做游记抄在本子上,读了又读,当目光在莱茵河的柔波间徜徉时,心在惆怅:哪年那月,才能见到它呢?而终于站在莱茵河畔了,心神却恍惚起来,片刻之后,我藏在往日歌声中的莱茵河,与眼前静默流淌的莱茵河相互认识,当越过时光的间隔它们握起手来时,莱茵河在我眼中现出别样的美。

旅行大巴奔驰在意大利的高速公路上,导游说:“我们刚刚经过的小镇克雷莫纳,在十七世纪曾经出过一位小提琴制作大师斯特拉底瓦里,他一生制作过1116把琴,现在一把上好的斯特拉底瓦里琴,标价已超过600万美元,每一个提琴演奏家一生最高的欲望,便是拥有一把斯特拉底瓦里琴„„”

听到这儿,坐在前排的小孩忽然转过身来,眼神亮晶晶地瞅着我:“妈!我知道斯特拉底瓦里琴!”我诧异了:“你从哪儿知道的?”“记不记得你在书店给我买的那套漫画《名侦探柯南》了?其中有一集叫《小提琴的不和谐音》,讲的就是斯特拉底瓦里琴,可名贵了,家族流传的,坏人为了得到它,把亲哥哥都杀死了,不过那把小提琴,谁拉它谁会厄运缠身!”——但知道那把琴的小孩,却会好运当头。

领正处在青春期的小孩出游,过海关安检时总要提心吊胆:怕被当成易燃易爆品,不让带过关——喜怒无常,寡言少语,永远不与你并肩走,想让他摆个姿势照张相,浑身上下都写满“我不乐意!不乐意!”但是,自从被斯特拉底瓦里琴拉响了心底的那根弦之后,酷酷的小孩渐渐变得柔和、爱攀谈起来。

当他得知我在巴黎圣母院前因沉迷于倾听街头艺人演唱《哈利路亚》而走失时,问我:“哈利路亚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哈利路”是祝福的意思,“亚”是“主”的意思,他的眼睛又亮起来:“想起来了!《怪物史瑞克1》里面有这首插曲,反复唱的就是哈利路亚这句!”他的小脑袋里到底储存了多少东西?我夸他一句,他不以为然地转过身去,嘴角却得意地翘着。

“我们在哪儿看过路德维希二世的故事呢?”站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新天鹅堡的入口处,老张拿着城堡简介,费力地琢磨着,我帮他想:“电影《茜茜公主》里那个表弟是路德维希

二世吗?他还给茜茜看他们小时候交换过的戒指。”不等老张想起来,我们团进城堡参观的时间到了。

据说德国是世界上拥有城堡最多的国家,有14000个,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天鹅堡,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也是迪士尼城堡的原型,有人形容说:“来到这里,你随手一抓,就是一把纯粹的诗意”。

起初以为新天鹅堡那就是一座藏满了珠宝、名画和古董家具的古堡,与任何一处宫殿古迹无异,但当讲解员介绍说:“路德维希二世是艺术的爱好者,他一生深受瓦格纳歌剧的影响,他以瓦格纳的音乐剧《天鹅骑士》为灵感,修建了新天鹅堡”时,记忆百宝箱被“啪”地打开,我忙乱地在里面翻找:“路德维希二世和瓦格纳,艺术资助人和艺术家——老张,我想起来了,我们很多年前买过的维斯康蒂“德意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诸神的黄昏》,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当初因为那部电影近3个小时,挑挑拣拣地看,看完几乎没有记忆,可从欧洲回到家,我第一时间翻出那套碟:久违了,天鹅骑士与音乐巨匠!原来我们相识已久!

当看到路德维希二世称赞瓦格纳《特里斯坦》“是一片协调的声音的海洋,像把整个身体沉浸在海洋里,被人拥抱”时,我想起陈放在新天鹅堡的那台羽管钢琴,据说那是特别为瓦格纳准备的,他们曾在钢琴边研究剧情、切磋曲调„„电影还透露了一个小细节:瓦格纳去世后,路德维希二世命人用黑纱将那台琴永远地罩起来,再不去碰它。

步入中年的路德维希二世被放浪形骸的生活损害了精神和容貌,当表姐茜茜公主来新天鹅堡求见时,他相见又不敢见,任她一个人在城堡内游逛,国王宫殿、红色回廊、小暖房、天鹅池(茜茜去过的地方我都去过呢!兴奋地搓手)当来到歌手厅的茜茜狂笑不止时,我终于明白路德维希二世的孤寂:他最爱的人都不理解他!

老张说:新天鹅堡的歌手厅是整个欧洲旅程中最让他心动的地方!想想看,当厅内660根蜡烛一同点亮时,它们是660位无声的歌者,为热爱艺术的国王献上火的圣歌;它们也是660位无言的听众,专心倾听天鹅骑士的凄美悲歌„„

一场旅行,会点燃我们脑海中尘封的烟花,瞬间的绽放,将记忆中的景致映照得分外绚烂、夺目。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议论文(二)

关于旅行的作文:旅行的意义

关于旅行的作文:旅行的意义

许多人热爱旅行,喜欢城市的大街小巷,或是偏僻的山林村野。同样的旅行,可意义却各不相同:白领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大自然放松自己;艺术家们去寻找灵感,走遍幽静的山林,感悟真谛;旅人去城市里,四处游历,探访名胜古迹。有人走遍大江南北,只为用相机记录下一张张的美景;有人四处奔波,只为在画稿上留下一瞬间的风景;有人感受着风吹过的声音,只为创作一曲„„

我也热爱旅行,自然也有着我的旅行的意义。我有为放松自己去山林里呼吸,聆听鸟儿的叫声,树叶中透下的斑驳的阴影,凉风习习;我有为获得一张美丽的照片,而感到欣喜不已,寻找着最佳的角度。我不喜欢在风景照上留下人影,总觉得略显突兀;我喜欢寻找契机,凭记忆深处的遐想勾勒出美丽的天空;也有坐在钢琴前,闭上眼睛,创作出自己的歌曲,脑中却描绘出一幅山林的美丽;我有曾经触摸过千年沧桑的城墙,风吹过,沿着石砖顺爬而上的植物扭动着长长的叶子,仿佛在轻轻地诉说它们不为人知的过去。

我并不很喜欢城市,但城市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喜欢城市的便利与热闹,却也讨厌这满天的灰尘与杂乱的吵闹,以及总是被一层薄薄灰色阴影笼罩的人们。想起许嵩的一首《全球变冷》:“表情无喜无悲的冷漠,是这种城市的符咒,每个人都害怕被看出,内心的脆弱„„”

在城市里,许多人都带着一副面具,遮住了心底的热情与活力。而自然美丽却总能让你打开面具,显现出心中的那个自己,就是去旅行。这也是旅行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议论文(三)

旅行的意义

负累在肩,繁多琐事,落的春华秋实倒也安慰,倘若竹篮打水,那就不只是郁积于胸的压力无处排解。每日重三叠四,千篇一律,虽然也乐在其中,但我却爱上了每次独一无二的旅行。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显然这不是我的专利,可有了身体带着灵魂在路上,有了在灵魂里让身体纵情徜徉,酣畅淋漓充溢心头。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此,在旅行中爱上了这个让我们恨的世界。

有人说,旅行是畏缩,是逃离当下;有人说,旅行是放空,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对于我来说,旅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暂且融入别人的生活,反观自己曾经久存的世界。学会了从生活的本源出发,去观察它,去理解它,去包容它。然后接着用悲悯的心态去体验,去成长。

自己还没来得及长大,需要考虑的事情突然多了,按部就班的习惯了,却要猝不及防的应接。或许可以认为是逃避,我独自去了乌镇,带着未知的心情,期待与这个喧嚣的世界谈谈。杨丽萍大致说过人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不同的,有些人是为了来获取幸福,有些人是为了来游戏人间,有些人是为了来传宗接代,而她来到世上只是为了做一个生命的旁观者,看大树怎样长成,看白云怎样飘过,看甘露怎样凝结。在那个平静的世界,我走过一条雨巷,即使没有油纸伞,也会期待在下一个路口,看见那里朦胧的美。在这样小桥流水的慢节奏里,缺憾似乎也变成了别样的美。在那里即使商业已然蔓延在如此的意境,可是你甘心情愿。在这里我不再疲于奔命,读书、考试、升学有了别样的视角,在这里用虔诚的方式,倾听自己内心最纯粹的声音,给自己

做了一次心灵理疗。

旅行终要结束,带着被温暖的心回到自己的生活,用满满的动力前进。时间不允许我们做太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时间阻碍不了期许。旅行与冒险并行,我们可以期待下一次的冒险,下一次的成长。

被现实羁绊的身体无法去旅行,灵魂依旧自由。在文字的旅途上,我认识的是另一个自己。

跟着胡塞尼走进宗教信仰浓重的阿富汗,看着哈桑成为大人世界的替罪羊,成为民族利益的受害者,救赎生动的在我心中演绎。一味抱怨生活对自己的不公平,是愚蠢的,学会去追命运的风筝,追逐在风筝飞过的痕迹才是正确的方向。

跟着张恨水,我看到男人做尽的白日梦。樊家树对待沈凤喜似乎用着一种你智力不如我,家境不如我,就应该死心塌地跟着我的心态。如果能想到就能做到,那就不是现实。

跟着余师,在抽象中完成了太多心灵的旅程。对待周遭的事物和人群,光是发现世间的美,已够倾尽余生。不管世界多冷,做一个温暖的人。

跟着曹禺,发觉猜忌多疑并不是感觉敏锐。曾思懿在任何一段谈话中都能听出攻讦和阴谋,生活怎会舒坦,只能在自己臆想的诡异中战战兢兢。平和的善待他人与生活,终归是好好待自己。

在路上的身体,切实的在他人的生活里反观自己的世界,在灵魂的旅行,文字替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无论是读书还是旅行,身体和灵魂总归要有一个在路上,不至于让我们疲惫的身心颠簸疲惫。闲暇

中不经意的一瞥留在心里的是温暖,是感动,是释放,是放空。

我爱上了旅行,不管身体和灵魂。

旅行的意义议论文(四)

话题作文“旅行”讲评

吴永学罗志慧老师

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请以“旅行”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选;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题:旅行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旅行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共性。旅行者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增长见识,增进对各地了解,丰富人文知识,在异地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旅行”的解释是:为了办事或者游览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多指路程较远的)。假日的旅行,用足迹亲自丈量世界,就是一种“实写”的旅行。而话题的引子里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也可以是一种心路历程或是人生过程,这是一种“虚写”的旅行。

无论是实际的旅行还是虚化的旅行,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旅行的本质。旅行,是一种动态实践的行为,有目的性,强调过程,需要融合思考,并且最终会让人有所收获。旅行是伴随着思考的。比如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旅游侧重于游玩,为的是休闲和放松;旅行是在旅途中观察景色、事物和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发内心的某种体悟。所以,在思考中旅行,在旅行中思考,旅行是有意义的,并终有会所获的。

立意:旅行天下,可以在魅力城乡间细品人文遗韵,在淡墨山水中发现原始绝美,在乡野清风里散尽一身烟华;行走人生,可以在心灵交流间品生活百味,在书香气韵中读世间万象,在岁月沧桑里赏人情风貌。

心灵的旅行,或许仅如你读一本书,吟几首诗,赏一幅画,听一曲音乐那么简单。想象自己置身于书中的苍原林海,徜徉于诗中的古镇老街;透过画布看到牧场和村庄,农舍和梯田,看到大漠的孤烟,江南的小雨,和海边的红树林;萦绕在耳边的悠扬音乐,飘出的是不尽的感动和回忆,勾起我们淡淡的思绪„„只要这一切都能唤醒平素那颗日渐萎缩干涸的心灵,触发我们对历史、社会、现实和情感、道德、人生的思索,这样的旅行便有了价值。

人生是一次没有地图的旅行。旅行需要目的地。所以你首先需要确定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后朝那个方向进发。有人在前进的时候总埋怨找不到自己的路。殊不知,自己的路并不是在前方,而是落在自己身后。因为自己的路,永远都是

用自己双脚走出来的。旅行的道路总会有崎岖,也会有平坦。每个人走的路线不同,因此会遭遇不同的境况,也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必须认识到这趟旅途会有得有失,而且得到的永远比失去的多。不要去计较得失,这样你的内心更淡薄,这样你的每一步就会走得沉稳,你的旅程会更顺利,也更愉快„„这些对生命的旅行的感悟,会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

思路点拨假日的旅行,在山川湖海、人文景观中打开生活的视野;心灵的旅行,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生命的旅行,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审题:“假日的旅行”“心灵的旅行”“生命的旅行”直接可以做题目。

本题要回答的问题是:1、“假日的旅行”怎样“打开”了你生活的视野,你都去过那些地方,风物人性、山川物象给了你怎样的收获。:山川之美、江河之险、古城之神秘、┅┅

如:我去过西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去过南京,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我去过北京,那巍峨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见证,八达岭的银杏、香山的红叶、北海的碧塔是北京的符号,我还去过黄河壶口: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周遭扮演

去旅行吧,一个人,你会觉得世界很大,很壮美。你会无意中甩掉都市的喧嚣、浮躁、势力。你会不经意间真正地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况味。你会变得很平静、很豁达、热爱你爱的每一个人,你会变成一个真人,一个有生活情趣又爱心有热情的一个鲜活的人。

心灵的旅行:

如:屈原杜甫苏轼孙中山史铁生

抓住“在思索徘徊、欢乐痛苦中张开思想的风帆”

生命的旅行:

如:史玉柱的人生轨迹八百伴:和田一夫

抓住:在探索挑战、失败成功中留下一生的印迹。

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一、卷面问题非常严重。

乱涂乱画、字迹潦草者甚多,严重影响老师阅卷,也影响自己得分。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重视。

二、偏题作文很多。

如有人写“生命的旅行”时,写人生要经历失败、成功、探索或挑战,于是,就把主题偷换成了“信念”“坚持”“成功与失败”“心态”等主题。

再如,因为对“旅行”的审题欠准确,不能理解到旅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伴随着思考,并最终要有所收获,有人就把作文写成了“人生之路”“旅途”“人生的印迹”之类的主题,看似和旅行相近,实则谬之千里。

三、立意太浅。

多数同学的作文都是这样的构思:如写“生命的旅行”,就把人生分成几个阶段,第一站是出生和幼儿园,第二站是小学,第三站是初中,现在是高中了„„然后来点对高中生活的一点点感想,结束全文。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前写过的“我的相册”这样的一篇作文,近乎一模一样的格式——翻开相册的第一页,是我的童年,第二页是我初中时,第三页是我现在„„还有另外一种典型格式,要么是通过梦境,要么是通过想象,先去了哪个景点,看到了什么,再去了哪个景点,看到了什么,然后又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如何结尾呢?一般是我从梦中惊醒或是回过神来我发现自己是做梦或想象,再说几句和旅行有关的话„„

这样的文章,缺少对现实,对“旅行”的思考和体认,立意太浅,没有深度,不能体现出一个高三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故此类文章在这次阅卷中,基本定为40分以下的作文(个别形式相似但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的作文除外)。遗憾的是,这样的文章是主流。所以,同学们的作文水平亟待提高,平素一定要多写多练多思。

旅行的意义

高三(2)班林嘉瑜

每当打开电视,听见陈绮贞抱着吉他坐在房顶用她独特的嗓音低回地浅唱《旅行的意义》时,我便会开始思考起旅行的意义。它到底是什么?为何令人如此着迷,欲罢不能,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探寻,企图寻到些什么,却常常无功而返。旅行,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新潮词,也不仅仅是代表黄金周出行看景的一股浪潮,在我看来,它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及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就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游历四方,回国后创办了各自的学园。无可否认,他们在游历中碰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增长了许多不曾涉足的见识。而当时期我国的孔子何尝不是周游列国,宣扬他的理念呢?其实他们的游历可算作是一种旅行,周游各地,不仅可以观察到不同的人情风俗,还能拓展视野,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若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外面风吹浪打都不知,最后只能戚戚地作井底之蛙,了无生气地过完自己枯燥的一生;若

你肯睁开眼,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么就如同开卷有益一般,总会有收获。旅行不仅仅只有“看”和“行”,还有“想”,还有“思”,还有“学”。在放开心胸看的时候,你也会吸纳一些外在的东西,它们与你体内的价值观念融会贯通,使你蜕变成一个新生的你。

旅行的意义不仅在提升自我,更在于挖掘自我。我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常期盼有一次独属于自己的旅行,独自背着行囊,置身于天南地北的车厢中,听五湖四海的侃谈,默默地将自己融入那无边无尽的谈话中,在喧嚣中游历自己,认识自己。村上春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认为人应该在一生中有那么一次独自走进荒野,并进行没有危险却不无难耐的旅行,从而体会到在绝境中最可靠的只有自己,进而激发出自身内在的潜力。是啊,人为什么要旅行,是因为自己所处的那块天地已然完全熟悉。所以才希望出外探寻新的世界,于是有了一系列的社会变迁,斗转星移。但人们忘了,人这种生物本就是宇宙中最难测的物体,我们至今不知道自己的潜力能发挥多少,我们的极限又在哪,所以我们才需要靠旅行,出外见识新人事,探索新事物,皆探索之名认识他人,从而挖掘最深刻的自己。只有在不断挖掘时,我们才能将自己还原成最真诚本我。

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吗?我想或许是,但并不完全是,旅行之于人像一个沙漠,无时无刻不在变换样貌,却因此而更惹人喜爱。我想我还要继续探寻旅行的意义,并在探寻中发现一个与平常迥然不同的我„„

生活中的旅行

高三(2)班童頔

人生是一段人人都知晓终点的单程旅行,虽然终点相同,但路径却各不一样,故而沿途风景也各一。这其间,能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径以及欣赏到最美的风景的方法便是坚定的意志与丰富的心灵。

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这种脱了钙的意志便如骨质酥松的背脊一般一压即弯,以至于人们经常在旅途上半途而废亦或是茫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弓着背的人啊眼睛只能看到脚下的路,却不能远眺到前进的方向。这时,我们便需要观察自己那隐藏在深处的敏锐而充实的心灵。往外看,我们往往会不知道该往哪里走。那就看看自己的内心吧。往外看,你只会匆匆奔向自己所以为的终点,以至于迷途而不知返。只有往内心看,你才会有所顿悟。眼睛让你看到景象,而心灵却让你富有远见卓识。在旅行的过程中,不要总是伸长了脖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