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生,不上幼儿园的成因与对策(一)
详细内容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 张敏
我们幼儿园小班有一个孩子特别怕生,每天早上都要演一场"哭戏",声嘶力竭,央求"爸爸,我不上幼儿园好吗?""我们回家找爷爷、奶奶"等,找出一大堆理由,拖着爸爸的腿不让走。入园后宁肯和搞收发的老大爷玩,也不肯进教室,大人认为幼儿园挺好的,可有些孩子就为什么不肯入园呢?
通过观察、分析,我认为孩子不肯入园有以下原因:
1、可能是内向型性格。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羞涩的人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2、自主性发展不充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8个月~3岁之间,是实现自主性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学会了走路、说话,生活范围更加扩大,表现出心理的能动性,如爱问为什么,爱模仿,爱看动画片、爱做游戏,并产生了最初的自我意识。有些孩子年龄虽然到了三岁,而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水平以下。有这种现象的孩子往往和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娇惯有关。
3、"第一个反抗期"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可能属于那种在行为特点上,喜欢争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表现得淘气、不听话、任性,这是自主性发展的表现,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反抗期"。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一特点,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心疼孩子小,不相信孩子,生怕孩子做不好,事事代劳,结果就会压抑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使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心理。
4、批评和指责所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能力的估计过低,比如,孩子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由于人矮力小,不小心撒了筷子,打碎了碗,家长横加指责,以后吃完饭再不许孩子动筷子动碗。如果家长任意指责、批评,不首先肯定孩子积极性的一面,也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变得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