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活动“能干的小狗”(一)
详细内容
十一月十一日,昭通市领导来我园检查等级达标工作。应领导的安排,我组织了一节小班体育活动,活动的名称是"能干的小狗"。我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爬这一兴趣爱好,结合《纲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练习向指定方向爬,第二个环节是变速爬,第三个环节是游戏运骨头。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好。现把其中的利弊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优点是: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结合《纲要》设计活动,是此活动成功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练习爬。爬是一种手膝着地交替有节奏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四肢肌肉的力量,还可以促进幼儿大脑两半球的健康发展。而爬又是幼儿体育活动中六个基本动作之一。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地上爬,他们常在地上爬着学狗叫,学狗打滚,学狗嬉戏。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这一兴趣爱好,结合《纲要》设计了次活动。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目标的设置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我们都知道孩子基本上是先学会爬,才学会走,所以爬对幼儿来说并不难。如果说单纯的练习爬,活动就会显得简单枯燥无味。所以我在幼儿会爬的基础上设计了向指定方向爬和变速爬,即依次爬去向小青蛙,小猫,小白兔问好和听老师的鼓声摇得快就爬得快,摇得慢就爬得慢,鼓声停就原地不动。这样既增加了游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又完成了教学目标,并且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三.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亲自参与游戏,更激发了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
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始终以狗妈妈的角色出现,带领狗宝宝爬去向小动物们问好,为狗宝宝表演小狗操,让狗宝宝和妈妈一起运骨头回家。教师都亲自参与了游戏,以教师热爱游戏的激情感染幼儿,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