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质量标准及测控(一)
详细内容
实验一 印刷测试样张质量综合评价
一、实验名称:
印刷测试样张质量综合评价
二、实验学时:
6学时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客观评价印刷品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建立。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本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步骤,并能够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清晰的图表表示。
四、实验基本内容:
1、对印刷品进行主观评价,对印刷品进行打分并列表给出结果。
2、用放大镜评价印刷品的细微质量;
3、用密度计进行相关项目的测试;
4、用色度计进行色度测量和色差评价;
5、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实验设备:密度计、色度计、多光源标准观察箱
工具:测控条、放大镜(20倍)
材料:纸张、油墨、印刷样张
六、实验原理:
印刷品质量是印刷品各种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评价印刷品的质量时,有两种方法可供应用:一种是主观评价的方法,评判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进行评价;另一种是客观评价的方法,评价者使用仪器测量,用恰当的物理量或者说质量特性参数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描述。对于彩色图像来说,印刷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再现、阶调再现、清晰度和分辨力、网点的微观质量和质量稳定性等内容。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测控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印刷质量参数很少有独立变量,每个质量因素如何影响图像的评价效果及如何影响其它质量参数对图像评价的影响,涉及到各个质量参数对图像影响的加权值。这些加权值可以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主观评价法为客观评价方法决定难以解决的变量相关问题,即所谓的综合评价方法。
七、实验步骤:
1. 在标准观察箱内对印刷品进行主观评价,打分并列表给出结果。
2、用放大镜评价印刷品的细微质量;
3、用密度计对测试样张上的测控条中相关项目进行测试,包括:实地密度、各网点色块密度/网点百分比、叠印色块密度、网点变形块密度。
4、用色度计进行色度测量和色差评价。包括:各色块LAB值、E值以及色度图;
5、计算出相应的网点增大值、印刷相对反差值、油墨的色偏、灰度、色效率,并绘制印刷特性曲线、色轮图;
6.将密度测量结果与色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关系;
7、将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做表,得出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分。
八、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做主观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环境和观察条件,以保证主观评价的有效性;
2. 不同组评价者对同一印张做评价时,要保证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以保证评价效果的可比性。
3. 使用密度计和色度计测量时,要注意仪器的校准以及仪器的正确选择,特别注意测试背衬的选择;
九、思考题:
分析一下在评价实践中综合评价的难点是什么?
十、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 原始测试数据记录
2. 结果图表完整
3. 有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