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印刷机械市场分析>印刷机械和耗材产销状况分析

印刷机械和耗材产销状况分析

详细内容

. 印刷机械的进出口情况

  印刷机械在整个机械行业仅占很小比重,但对印刷业而言却是至关重要。我国印机现状是:制造水准和一些高端用户所拥有、使用的机列水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业内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印机制造业的进步,包括强化自己内部研发能力、与外商合资、境外收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面国内业界的反应,部分高端用户开始认可国产印刷机组;另一方面进出口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进口金额增长相对稳定,最近2年增速放缓,而2001年至去年四年间出口金额增长了四倍有余。

  从各类设备的进出口情况来看,印前、印刷和印后设备的进出口量都在逐年增长,进出口量最大的是印刷设备,其次为印后设备。

2. 纸和纸板

   

  衡量一个国家印刷工业的发展程度,纸和纸板的生产、消耗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纸和纸板产量和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并还以较高速度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机制纸产量为2874万吨,机制纸板产量为1990万吨,2004年我国纸和纸板的总产量为4866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5%,纸和纸板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3.5%,稍低于产量增长速度。

  我国纸品进口量在600万吨左右,近两年有下降的趋势;出口量基本维持在80多万吨,2003年纸品的出口达到129万吨,为历年之最。在纸和纸板生产、消费上我们还要看到另一方面,即消费总量中有超过10%的成品为进口,而国内生产的纸品出口量只有2%左右。进一步讲,生产纸和纸板所需的重要原材料--木浆的消费总量的70%左右尚需进口。现实是严酷的,这就要求我们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废纸回收率,目前我国废纸回收率为30%左右,远低于德国的75.2%、荷兰的72.4%,也低于美国的48.7%;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出版物、电子油墨等高科技科研成果或许是解决将来“纸荒”的可选择办法。

我国人均年消费纸和纸板数量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数量

29

33

37

41


  我国人均年用纸量约为41公斤,较去年的37公斤提高4公斤。41公斤,相对于1978年的5.08、1988年的12.25、1998年的26.8公斤,人均消耗有了较大的提高。如此高速的发展,我们的人均用纸水平依然很低,不及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人均53.7公斤/年),更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250—300公斤/年。

3. 油墨

 

  随着我国印刷工业的快速发展,油墨的消费量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产量的增长速度也达到11%。我国进口油墨的增长速度年均高达22.5%,2004年我国进口油墨占消费量的14.3%,并且有进一步增长的势头,而我国油墨的出口量只占产量的4.5%上下。

4. PS版材

  2004年我国PS版产量增长26.32%,消费量增长18.36%,是我国PS版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我国PS版生产和消费均超过1亿平方米,生产数量因手头缺少统计数字,所以生产量能否排在世界第一位不敢妄言,但消费数量绝对占了世界第一位;出口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进口基本上维持在同一水平上。

  总体来看,我国PS版材产量高于消费量,并且产量的增长速度要高出消费量增速7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国PS版材产量年均增长25%,在2002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30%,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