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刷机械出口状况分析(三)
详细内容
主要印刷机械出口企业
在2004年行业统计范围内,印刷机械出口业绩较好的企业如表2所示。 印刷机械出口额较高的企业,不但为国家创汇做出了贡献,而且也确定了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管理水平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企业在重视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在CE安全认证、GS安全认证、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采用国际技术标准方面的进步。事实证明,这些有出口实力的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方面都有较高的信誉度和可靠性。
通过对主要印机出口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印机行业要扩大印刷机械设备出口应采取以下措施。
(1)我国印刷机械已经形成完整的设备体系,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成套的印刷机械设备,应该是扩大出口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有整合上下游产品的实力,可利用政府间的经贸往来,争取国家出口信贷,组织系列产品进行批量出口。
(2)出口形势较好的产品,应该发扬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扩大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
(3)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承接光机加工(国外负责精装配或电气装配)、来料加工装配、零件加工出口等业务。
(4)企业可继续推进中外合资、技术引进,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以提高我国印刷机械设备的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5)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仍然是出口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三性”与企业的产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企业要建立出口机制,首先要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6)印机制造企业间应加强出口合作,整合上下游产品,连带成套出口,相互协作服务,降低出口成本。另一方面,应克服我国同类产品销售企业在国外市场相互压价争夺市场的现象,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笔者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印刷机械进出口平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信息来源: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