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械制造业的“路”(下)
详细内容
(4)新闻出版署制订了逐步推行880×1230mm开本(通常讲大开本)的规定,虽然暂时允许小开本(787×1092mm)与大开本书刊同时存在,但总的趋势是787×1092mm开本的机器将逐步淘汰,大开本的机器将取代小开本的机器。现在全国印刷企业正逐步更换了大开本的机器设备。
另外,进口印刷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给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2001年11月1日起国家计委修订了《当前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将“全自动高速多色印刷”条目改为“全自动高速多色印刷设备制造”,这样一来,不少印刷设备就不能享受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了。虽然在2002年中各地以“高新技术广告制作”和“高新技术轻工”等名义进口>15000张/小时单张胶印机和>60000张/小时的卷筒纸胶机享受免税政策外,但与以往比较进口印刷设备总的来说毕竟减少了。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与2001年相比进口印刷、装订机械和零件的总额减少了。2002年9月,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2年10月1日起,对部分现行进口税放优惠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一是对1996年4月1日前立项的技改项目中进口印刷设备给予免税外,对1996年4月1日以后立项的项目中进口设备究竟免不免税没有明确规定,二是对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只对“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的外商投资项目”规定先征税,后根据每年核查是否100%直接出口的企业才分五年退税,每年退税20%。也就是说对产品不是100%出口的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将征关税和增值税。这样一来,对进口印刷设备免税范围逐渐缩小了,这就为国产印刷设备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四,二手印刷机的进口受到了严格控制。
为了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素质,1998年以来国家对进口二手设备加强了控制。主要措施是(1)把引进二手设备作为特定产品来管理,除地方管理部门审查外,还得经外经贸部(现为商务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批准。(2)在外经贸部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批准之前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又规定,1992年以后产的二手机才允许进口。(3)进口二手机需按新机器价格的60%来征税。(4)加强了打击走私的措施,凡被海关、工商、税务部门查到进口的二手机没有正当的进口审批手续,一律没收,甚至要追加罚款。这样一来有效地抑制了二手机的进口。这也进一步创造了国内外印刷设备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了国产印刷设备的销售。
上述因素使国内外印刷设备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大改善了,也给国产印刷设备的产销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希望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企业要珍视这一机遇,努力研制生产更多更好的设备满足国内印刷企业的需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要求:
(1)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制造价廉物美产品。
当前我国印刷企业数量由于过多,竞争激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因此大部分印刷企业利润很低。因此买一台设备十分不易。印机制造业应体谅印刷厂的困难,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为印刷业提供价廉物美产品。
(2)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质量好,性能稳定的产品。
印刷质量是印刷企业的生命,印刷周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因此希望印机制造厂在生产中要层层把关,精益求精,向印刷厂提供质量精良性能稳定的产品。在城市交通中有一句流行语,即“不怕慢,就怕站”,印刷报纸、杂志、课本及大量社会印件特别怕机器发生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带来的不光是客户的批评,更重要的会失去客户。
(3)服务要周到
在印刷设备送到用户手里后,安装调试要严谨,使用情况要跟踪,零配件供应要及时,维修服务要快捷,让用户放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