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教学案例评比之三——长兴李华(一)

教学案例评比之三——长兴李华(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 1)端午节 2)韩国 端午节

反思:

多次试教后发现情感目标落实得不错,特别是开课时“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事件”对学生心灵的触动是不小的。经历“端午节申遗”事件后,学生能自发地要求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后面环节“了解各少数民族节日”的学习中去。但是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每块知识点都只是蜻蜓点水,快节奏地走过场,学生来不及消化,技能知识落实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我的观念里,信息技术课中“技术”这条线索是不能被忽视的。哪怕是在像这样的综合课中,也不能使学生的“技术”原地踏步,重复固有的操作技能。既然是信息技术课必须使学生在“技术”方面有所深化、有所提高,而非简单的重复。

在“偏技术还是偏整合”的思想斗争中,以本课中出现的技术点为中心,对整套教材的技术线索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重整。

1.下载分类整理。这个知识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第二单元的5课都是介绍分类下载与整理文件,但本课中的分类整理与之间有所不同。从本课的练习题可看出本课的分类整理重在对文本资料的分类整理。而这部分内容与下面这一重点我又找不到一个较好的融合办法。
2.保存网页到指定目录。下载文字、图片、音乐资料本册教材前一单元都已经介绍,而下载网页是新知识,如果以此为重点,须向学生介绍保存网页的三种不同类型,当然也就可以整合利用文件夹进行分类管理文件这一知识点。但是这与利用表格进行分类整理文本资料较难恰当地融合。
3.搜索引擎技巧的进一步提高。搜索技巧的提高有很多,其中比较关键的有:A、分类目录查找;B、提炼关键词;C、筛选信息;D、搜索引擎的选择。其中分类目录查找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而键词的准确提炼是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找到信息的关键。从教材1-9课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较为丰富的上网查找资料的经验,但教材中并不曾涉及“关键词”提炼的要求与方法。而教材11课已经出现了标点符号如“+”在关键词间的运用。

对教材进行了以上的几点分析,更为了让学生在公开课中有实际的收获,对今后利用网络解决学习生活问题有长足的发展,我最后确定的方案以给学生一个真正有用的技术即“会准确提炼关键”来展开。虽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例子、竞赛题目都与节日有关,但还是和学生写作文一样离题了,远远背离了教材“了解节日”的初忠。这一点也是我在无数次的试教过程中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结果由于我的思想观念里太过偏重技术知识点的落实,还是坚持用下面的这个设计参加了评比。致使我差点与省一等奖失之交臂。魏老师(浙江省信息技术教研员)来信中一语击中要害:“如果撇开教材,你的课应该还是很不错的,但结合教材来看你对于这一课的理解偏差太大,导致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是很高,好在你的个人素质不错,综合得分还是比较高的!”

【参赛课堂部分实录】

教学目标:

1. 会提炼准确关键词

2. 学会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

3. 增加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任务导入

师:前几天我在制作“丰富多彩的节日”信息卡时,(板书:丰富多彩的节日)遇到了一些难题,你愿意帮帮我吗?

出示例题:“在2001年6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端午节》特种邮票1套3枚,依次名为( )、 ( )、 ( )。”

开门见山切入正题出示任务。完成信息卡是本节课的大任务、贯穿始终。信息卡的精美排版对学生后面几课制作节日介绍文档具有榜样渗透作用。

二、 解决任务

(一) 关键词的技巧:提炼关键词

1.理解“关键词”概念

师:语文课中大家学过找重点词吗?

师:请找出1个最能反映这段信息主要内容的重点词吗?同桌间可以轻声讨论。

生:邮票(板书:邮票)

师: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把这样的重点词,称为关键词。(板书:关键词)

师:请用“邮票”作关键词进行搜索,观察,找到的信息准确率高吗?(板书:准确率)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通过刚才的查找,你发现了什么?

生:信息的准确率很底,没有我想要的资料。(板书:底)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每个链接都打开看了吗?

生:不是的。我是看上面的题目和下面的小字。

师:你观察真仔细!通过标题、简介筛选信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

2.增加关键词,缩小查找范围

师:怎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准确率?

生:用端午节邮票来查找。

师:你增加了关键词“邮票”。我们可以把刚才找出来的第一个关键“邮票”放在前面,添加的关键词依次写在后面。(板书:邮票 端午节)

师:给大家个建议:两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这样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搜索结果。

师:请用“邮票 端午节”作关键词进行查找,观察信息的准确率有没有变化?思考关键词的少、多和信息的准确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少 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提炼关键词的要求:即抓住重点又简练

师:你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准确率变高很多。(板书:高)

师:你觉得关键词的少、多和信息的准确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关键词越多,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越高。

师:那我可不可以这样说:查找信息时关键词越多越好,因为关键词关键词越多,查找到的信息准确率也就越高。

生(很多学生摇头反对):不是的,有时候把一些没有用的信息也打进去会找不到信息的。

师:是的!如果关键词太多,会过滤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文字输入也要化时间。现在你能说说提炼关键词有什么要求吗?

生:要抓住重要的。

师:对,要抓住重点。还有补充吗?

生:还要简单一点,不能太罗嗦。

师:是啊,不仅要能抓住重点,还要简练。(板书:简练)谁再来说一说!

……

如果连“关键词”是什么意思都不了解,怎么能掌握关键词提炼方法。要对学生解释清“关键词”概念非易事。四年级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有较为丰富的“找重点词”经验。在此巧妙地使学生已有旧知顺利迁移到新知学习中来,轻松突破本课难点,理解关键词内涵。为准确提炼关键词作辅垫。

体验单个关键词检索到的信息准确率低后,学生自发地想到增加关键词来减少无关信息。教师抓住时机渗透:多个关键词的最佳输入格式。

通过对比操作、观察板书、讨论思考、教师反问追问,学生自己总结悟出准确提炼关键的方法。

(二) 添加网址到收藏夹

师:刚才同学们用简练的关键快速找到了信息,帮我解决信息卡中的一个难题,为了下次不用重新查找就能打开相关网。你能把关于端午节邮票的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传统节日”里吗?

生:会。

学生示范。

学生操作。(教师提醒:已经保存好的同学站起来当小老师教一教保存有困难的同学。注意小老师动嘴不动手。)

这是学生已有的操作技能。在此旨在使学生重温重要信息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不用每次都重新键入网址或查找。

三、 竞赛巩固

1.明确竞赛规则。出示:

竞赛规则(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

A、第一个大声答对题,奖一颗星

B、小组每人都找到答案的前3个小组,可获得2颗星。

注:先完成的同学可以教组里其它同学,要求动嘴不动手。

2.竞赛题

1.我国的第一套民俗传统节日邮票是由国家邮政局2000年发行的《 》。

2.宋朝诗人王禹写了一首名为《清明》的诗,最后一句是什么?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_____________。

(学生完成后,把“宋朝诗人王禹写了一首名为《清明》的诗,最后一句是什么?”的删除,再请学生查找。)

3.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京族三岛庆祝哈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庆祝哈节的场所却是固定的,在 。

4.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____一书中。

5.打开D:\传统节日.doc文件,将信息卡制作完成。

通过竞赛规则的制定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即求速度,又能互助学习。不使课堂变成优等生的舞台,通过同学的帮助使困难学生也能有更大的收获。

竞赛过程中逐题出示,并及时反馈讨论检索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及经验。

第2题使学生对信息的检索不局限于“提炼关键词”。对于诗句、名言、文章等输入其中一个句子即可找到全部。

最后一题使本课大任务得以完成,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网址添加到收藏夹”的作用、意义。

四、 总结

(一)总结竞赛经验。

(二)拓展:打开搜索引擎自带的“帮助系统”;直接在搜索框里输入“搜索技巧”查找。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进行拓展。

板书

丰富多彩的节日

关键词 重点 简练 准确率

少 邮票 低

多 邮票 端午节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