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小学科学试题>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详细内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30分)
1、科学家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是( )。
2、1519年9月到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 )。
3、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 )。
4、地震波在( )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 )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5、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山体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的化石,可以推测喜马拉雅山曾经是( )。
6、地球的内部分为( )、( )、( )。
7、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站在一只巨大的( )身上被四头大象驮着。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锅,地像一个方形( )。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 )、( )、( )、( )、( )。
9、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苏联宇航员(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是( )。
10、石头长期在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逐渐破碎,这就叫( )。
11、地球仪上和地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 ),用( )表示陆地。
12、1976年7月28日我国的( )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
13、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考察雁荡山时根据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 )。理由是( )生活在海水中,而( )多见于海滩。
14、地球的表面积为( ) 平方千米,其中百分之( )被海洋覆盖。
1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 )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 )而形成的。
二、判断:(每空2分,共20分)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 ( )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 )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 )
4、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
5、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 )
6、张衡根据月食时月球被遮住的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事实,认为地球是球体。( )
7、发生地震时,关键是要沉着冷静。 ( )
8、并不是所有的火山都在喷发。 ( )
9、流水具有搬运作用。 ( )
10、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 )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大地是球形的是(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麦哲伦
2、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 )。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 C、人类活动
4、( )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 B、乱伐森林 C、改造沙漠
5、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 )。
A、张衡 B、加加林 C、哥伦布 D、麦哲伦
6、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州5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 )圈。
A、14 B、5 C、16
7、( )不是把山中的岩石搬运走的主要力量。
A、流水 B、风 C、温度变化
8、( )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
A、地震仪 B、浑天仪 C、地动仪
9、船只进港时,总是先看见( )。
A、整条船 B、桅杆 C、不知道
10、( )能更清晰、更精确地反映地球的面貌。
A、手工绘制地图 B、航空拍摄地图 C、卫星拍摄地图

四、连线:(每线2分,共8分)

沈括 地动仪

张衡 《梦溪笔谈》

麦哲伦 登月

加加林 航海

五、问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当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2、举例说明人类的那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说明影响.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
1、地壳 2、球体 3、候风地动仪 4、坚硬,较软 5、海洋
6、地壳 地幔 地核 7、海龟,棋盘 8、高原 海洋与岛屿 平原 湿地 峡谷 沙漠 9、加加林,杨利伟 10、风化 11、海洋,黄色
12、唐山 13、海滨 螺蚌 卵形砾石 14、510067866 70
15、岩浆 喷发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
1、 C、麦哲伦 2、 A、14千米 3、 C、改造沙漠
5、 B、加加林 6、 A、14 7、 C、温度变化
8、 B、浑天仪 9、 B、桅杆 10、 C、卫星拍摄地图

四、连线:

沈括 《梦溪笔谈》 张衡 地动仪 麦哲伦 航海 加加林 登月

五、问答题 :略
命题意图:
本次命题以教材为本,以课标为准,体现了课标新理念。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难易适度、覆盖面广,特别注重考察学生对身边科学知识的了解、观察,及对所学科学知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