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试卷(教科版)
详细内容
小学六年级(下)科学期终检测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1%
1、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2、(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它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 说是目前公认的观点。
3、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
4、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和 。
5、北极星属于( )星座。
6、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于( )、( ) 、( ) 等。
二、判断题 20%
1、在放大镜下可以清晰看到绿叶上的气孔。 …………………………………………( )
2、蜡烛完全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
3、两个同样粗细、同样长度的螺丝钉,螺纹越少,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
4、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5、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饭有点甜是因为里面有糖。 ………………………………( )
6、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铁钉变颜色溶液的颜色不变。 ……………………( )
7、在白天,我们早上上学时,有时会发现天空中有月亮,这是在农历上半月。 ………( )
8、牛郎星、织女星、北极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 ……………………………………( )
9、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马上熄灭。……………… ( )
10、微生物不仅会让新鲜的食物腐败发霉,还是引起伤寒、鼠疫、霍乱的元凶,所以我们要努力清除所有的微生物。……………………………………………………………………………( )
三、选择题 22%
1、下面是不同透镜的侧面图,其中( )的放大倍数最大,( )观察到的范围最小。
A、 B、 C、 D、
2、下面那组物质都属于晶体( )。
A、碱面、云母、雪花 B、长石、味精、玻璃 C、石英、食盐、水
3、(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并发现了微生物。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4、1969年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 B、“月球”号 C、“神舟”六号
5、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6、( )是可回收标志。
A B、 C、
7、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8、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9、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 )。
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
A、天狼星 B、北斗星 C、北极星 D、织女星
四、连线题 14%
1、将模拟实验中的物体(现象)与真实的物体(现象)用直线相连。
细石子、河沙 下雨
清水 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浸过墨水的纸巾 土层
喷水 地下水
瓶子底部的水变色了 填埋的垃圾
2、将图片与生物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3、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
一半被涂黑的皮球 月球自西向东绕着地球公转
皮球黑色的一面始终背对着黑板 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们
举着皮球的同学逆时针走动一圈 被阳光照亮的月球
小圆里的几个同学 太阳
黑板 月球的亮面朝着太阳
五、排列顺序 10%
1、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
( )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 )准备两个放大镜。
(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 )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2、将下列月相按从月初到月末的顺序排列,在图下括号里填上序号。
( ) ( ) ( ) ( ) ( ) ( )
六、实践与探究 23% ( 4 + 6 + 6 + 7 )
1、画出月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2、研究杠杆。
( 1)在左图括号里填上: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 2)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
用力点离支点 ,(填“远”或“近”)
阻力点离支点 ,(填“远”或“近”)
这样的杠杆 省力。(填“能”或“不能”)
3、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特点 特点 特点
4、研究白糖加热的变化。
(1)当我们把白糖在蜡烛上加热的时候,会先观察到 然后
最后 ;
(2)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
A、液态的糖 B、固态的糖 C、固态的新物质
(3)小匙里最后留下的物质继续在蜡烛火焰上加热,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