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详细内容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62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部分与总数”关系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4、渗透环保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课时基本结构]激情引入——结构性铺垫——学习新知——专项练习——扩展练习——综合应用 唱 看 议 比 说 做 辨 画 大挑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唱——英语歌《clap your hands》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看——“现场观察”(1)出示线段图:会场里有120位老师,其中约3/4的老师会唱刚才这首英语歌,会唱的有多少人?(2)出示线段图:会场里有120位老师,占我校老师总数的3/4,全校共有教师多少人?2、练后小结:已学分数应用题主要有两种情况。关系式为: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分率对应的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已知分率对应的量和分率,求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二、比较教学,自觉类化1、议——“科学考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1)理解条件意义,找找条件联系:你读懂了什么?(出示线段图)(2)自己提出问题: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求出什么问题?同桌交流汇报。2、比——学习新课。(1)定向:下面我们重点来理解这两个问题!①我国约有多少只?②其他国家约有多少只?(2)我们用比较学习法来完成分析理解:①读:理解题目的条件、问题的意义;②画:画出两道题的线段图。③比:新旧问题联系比较。一比题:题目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二比图:观察图中有什么不同?三比式:分别列出算式。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a.条件都相同,问题不同b.单位1量相同,并且已知条件、线段图也基本相同。c.第一题是求2000只的1/4是多少,第二题是求2000只的3/4即(1-1/4)是多少。d. 分别列式。(3)学生列式解,引导对应于线段图,理解每步计算的意义,概括解题思路:第二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解题思路分别是:总只数—中国的只数=其他国家的只数总只数×(1-1/4)=其他国家的只数3、解法的比较小结:(1)第二题与第一题比较略难,是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但可以像思考第一个问题一样先找出其他国家的只数的对应分率再求其他国家的具体只数。对应于板书归纳规律: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2)揭示课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3)引导比较,找出关键。关键剖析——对应分率:一个总数分为甲乙两个部分时(图示),“1”-甲的分率=乙的分率 “1”- 乙的分率=甲的分率。要点:把总数看作单位“1”来推算。4、“做一做”:少先队员采集标本152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做完让学生说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