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备课教案(苏教版)

详细内容

习作七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和同学“护蛋”的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体验”的含义,即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一种体验。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详有略地写出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观察生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大胆的去看、去想。
教学构想
把学生引进广阔而充满遐想的生活空间,产生情绪体验,情感共鸣,体验习作的快乐,自由表达感情。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心思考,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进行一次小小调查。调查家里或其他人,请他们谈谈在自己周围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新发现。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习作。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自读例文的要求,对此次习作有一个大致了解。
2.你对“体验”是怎么理解的?互相讨论、交流。
3.小结: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体验。
二、学习例文:
1.自己读读例文,边读边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
2.例文是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小作者“护蛋”的经历与感受的?
3.小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描写的护蛋经过是扣住了文中哪一句话来写的?
5.开头和结尾都写了什么?这叫做“首尾呼应”。
6.小作者在“护蛋”的经过中,还写了什么呢?
7.从这篇例文中,你还学到了什么?(语言生动)
三、讨论体验活动的具体内容,完成习作
1.课前,老师也布置了你们去选择一项内容来体验,你们选择了亲身经历的哪一件事?
2.你是怎么体验的呢?有什么感受?
3.四人小组互相讨论、交流。
4.指名说,师生评议。
5.明确写作要求: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写具体。
(2)要写出自己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结果如何,自己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6.完成习作草稿。
板书设计
护蛋行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习作。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评议交流,修改习作
1、小组交换阅读,取长补短
2、谁愿意把你的文章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文稿。
3、师生共同评议。
4、同桌互改。
5、自读自改,再度提高。
(培养学生习作品评能力,是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长期地反复地欣赏和评改训练,学生的语感一定会不断增强,习作能力会逐步提高。)
二、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护蛋行动
确定观察对象
记一次体验活动 仔细观察、研究
记录研究成果
课后反思

练习7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板块。
教学目标:
将象棋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教学重点难点:
处处留心、口语交际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成语比较熟悉,但解释起来比较困难,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处处留心。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
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三、教学第二部分
1.你们想学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读,读后在自己做的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就是著名的象棋大师,看看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他的?
2.自读,指名读。
3.这段话后面的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指名说词义
作业设计:
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观察生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成语
1.自读成语,把字读准。
2.指名读,师生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4.第一组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认读。
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美观?仔细读帖。
3.指名说,相互交流。
4.师范写。
5.学生练
作业设计:
背诵成语。
板书设计:
练习7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青岛宜阳路小学备课用纸 学科( 语文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
(1)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2)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二、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小烦恼——某位同学 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2.指导内容
(1)“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
(2)“热心听众”: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3)教师“主持人”:为学生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三、练习
1.学生分成小组练习,在每小组内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
四、反馈
1.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
作业设计:
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练习7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