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教科版)
详细内容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3、《军神》;4、《登山》、快东读书屋二,《半截蜡烛》、《第一声叫卖》“能说会写”语文七色光二。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2、感受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她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通过阅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的重要。
三、教学重点:
1、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体会课文后一段中列宁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3、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尝度表演课本剧;
4、感受小作者参加社会实践的勇敢和从中获得的乐趣。
教学难点:
1、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山顶美景的段落;
3、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表演课本剧。
4、通过转换角色介绍、续编表演,开拓课文内容。
五、本单元共(10)课时。
3、军神
学习目标:
1、认识双线格内的13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语句,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到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重点难点;
1、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课前准备:
图片、书面材料、有关的纪实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11)
日 期:3.15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我来标注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正确认读下列字、词语。
匪 判 辣 剂 嚷 晕 勉
年龄 拒绝 施行 勉强 过奖
惊疑 从容镇定 肃然起敬
4、画出文中你最感动的句子。
二、学习研讨
1、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
5、按“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将课文分为四部分。想一想每部分写了什么。小组内分部分朗读课文。
6、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或查字典。
7、班内交流学习所得,其他同学补充。
8、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提出的其他问题。
合作学习:识“军神”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找一找答案。
3、组内交流、汇报。
悟“军神”
4、自由读1---6自然段,用不同符号勾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神情、动作的词语。
5、抓住所画的词语,朗读有关句子,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1) 抓住描写刘伯承言行的词句,理解、体会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
(2) 抓住描写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句,理解,认识沃克医生态度的转变衬托了刘伯承精神的伟大。
6、展示朗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7、学生再次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会“军神”
1、多种形式分角色练读课文。(同桌、小组、分组等形式)
2、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军神刘伯承的故事,可是作者却用了很重的笔墨在描写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和神情,这是为什么呢?
(二)展示交流
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训练巩固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手术结束(sù shù).崭(zhǎn zǎn)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2)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3) 沃克医生不禁(jīn jìn)失声喊道:“了(le liǎo)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 ) 亲切( ) 不悦( )
3、读沃克医生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4、文中沃克医生是一个什么人?更赞扬了刘伯承什么品质?
板书设计: 3、军神
求治:伤势严重 镇定自若
术前:拒绝麻醉 男子汉军神
术中:一声不吭
术后:数刀数
第二课时 总课时(12)
日 期:3.16
学习流程:
一、检测评估
1、给下列词语注音。
( )土匪 ()职员 ()判断()拒绝
2、读拼音写词语。
3、词语补充完整。
一( )见血 ( )锋相对 喋喋( )休
( )容镇定 一( )不吭 肃然起( )
4、修改病句。
(1)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态。--------------------
(2)他顽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5、 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
(1)从 、 、 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十分敬佩
(2)这里的年轻人指 ,他自称自己是一名 。手术后沃克医生却称他是“军神”。 称他是“军神”的原因是
。
二、拓展延伸
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手术,课后搜集刘伯承的故事,在班级交流。
2、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 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教学反思:学生理解了刘伯承的精神,学习他的意志。有些词语、句子用的很好。应学会积累与运用。
. 4、登山
学习目标:
1、认识双线格中的13个字,学会田字格中的14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他们登上……”一段。
3、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重点、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育描写山顶美景段落
2、体会课文最后一段中列宁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课前准备:写有文中重点段落(多媒体课件)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总课时(13)
日 期:3.19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我来标注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我感受到了---------。
3、下列字,你会注音吗?
皇 搜 隐 窄 危 扭 狭 眩 蔚 锻 炼
4、找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
近义词:狭窄----- 锻炼----- 闪烁------- 依旧------
反义词:黎明----- 躲避----- 仍旧------- 毅然-----
5、画出文中列宁说的富有哲理的话。
二、学习研讨
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词。
2、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
3、你对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从对小路的直接描写中感受小路之险。
(1)质疑引题: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直接描写小路的句子。
(2)根据课文第十自然段的文字描述,把这条又窄又险的小路用简单的几笔画出来。
(3)引导学生从巴果茨基过小路的情形中体会小路之险。
2、画句子,练朗读。小组汇报。
3、重点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出示“他们凳上山顶……”一段,)生用心读,再闭目静静地倾听,用心体会,想想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心里有什么感受?教师引导,生说自己的体会。
4、讨论:列宁上山和返回时都走了哪条危险的小路,但目的和心情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三、训练巩固
1、试着填空,再熟读背诵
他们登山上了山顶,一道( )的阳光正好射穿( )的薄雾,远处( )的湖水开始反射出( )的亮光,( )的雪刹那间变成了粉红色,( )的露珠儿出开始闪烁着光芒。好像有谁在指挥似的,鸟儿们放开歌喉( )地唱了起来。
2、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读一读,想一想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他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这一次我先走。”列宁说完就走了过去。
3、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害怕的体验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板书设计:
4、 登山
去 走了险路
列宁 锻炼意志
回 还走险路
第二课时 总课时(14)
日 期:3.20
学习流程:
一、检测评估
1、拼音选择。
搜捕{ 狭窄{ 眩{
2、看拼音,写词语。
登山 危险 峭壁 树丛
3、括号填词。
巍峨的( ) 狭窄的( )
轻轻地( ) 不停地( )
4、给下面两组句子加标点符号,区别用法不同。
列宁问 那么您呢 您能走过去吗
那么您呢 您能走过去吗 列宁问
列宁说 不 我打算仍旧走那条小路
不 列宁说 我打算仍旧走那条小路
5、想一想这篇课文为什么不用“看日出”、“走小路”、“野游”为题,而是以“登山”呢?
二、拓展延伸
1、 有家长认为《登山》这篇课文会造成孩子的盲目模仿,因此不适合孩子学习,建议把它从小学语文中撤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课后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让学生辩证的看问题。)
2、假如你是巴果茨基,你会怎样介绍列宁登山的故事呢?试着简要讲述出来。
教学反思:学生体会了列宁两次走小路的不同心情,明白了道理:时刻要锻炼自己的意志。
快乐读书屋二 半截蜡烛 总课时(15)
日 期:3.21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重点难点:
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不惜代价: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 若无其事:
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整篇课文是 的形式,本文的文体是
3、通过预习,我知道这个剧本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主要讲了( )。
4、轻声读读剧本,我能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学习研讨
1、我能在组内交流看法。
(1)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是( ),地点在( ),人物有( )。
(2)整篇课文以( )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 )、人物的( )、( )等
2、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1)当( )时,谁(怎么做)( ),结果
(2)当( )时,谁(怎么做)( ),结果
(3)当( )时,谁(怎么做)( ),结果
4.故事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
合作学习:
1、想不想根据剧本来演演一家人巧妙与德军周旋这一幕呢?可是要想把它演好,先得认真地研究一下剧中人物的形象,怎么来研究呢?
2、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你想说什么?
三、训练巩固:
1、回顾故事,完成填空。
这是个多么惊险、多么扣人心弦的故事啊。读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很佩服他们吧!我们一起做个填空练习。
①结合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在这个故事中,我很佩服 ,他们(她、他)是那样的 , 。
②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之所以能如此从容镇定、机智勇敢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心愿—— ,把这份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看得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 ,才能 。
2、 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3、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传递情报-------保护情报--------------成功保全
第一声叫卖 总课时(16)
日 期:3.22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在人生中要面对很多的“第一次”,我们应该坦然、勇敢地去面对。
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和语言。
课前准备:图片
课时:1课时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我来标课文自然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你能为多音字注音,组词吗?
便{----( ) 塞{------(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马上----- 犹豫----- 便宜----- 轻松 -----
4、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5、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学习研讨
1、生自由读文。
2、指名分段读文
3、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4、合作学习:分角色读文,体会人物的语气和声音
(2)画出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5、学生朗读,教师指导语气。新课标第 一网
6、全班交流:“第一声叫卖”中蕴含这什么道理?指名说体会。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
(2)画出人物的心理面写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三训练巩固
1注音。
( ) ( )( ) ( )( ) ( )
价钱 滋味 社会 摊位 小贩 营养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a)你来学学“我的第一声叫卖”。
b)为什么第一次叫卖这么难?
c)和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某个:“第一次”是怎么做的?
板书设计: 第一次叫卖
胆怯―――害羞――――成功
能说会写 什么是勇敢 总课时(17)
日 期:3.23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敢于与观点不同的同学展开辩论,养成灵活应对的能力.
3.讲究说话的口气和态度,注意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要有理有据.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和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勇敢的资料.
教学过程:
1.引出话题.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及身边的有关事例,轻松自然地引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
2.启示说话.
学生读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对说的方法作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提高发言的质量.
3.分组交流.
各小组选出主持人,先小组交流,再推选讲得好的讲给全班同学听.
4.全班讨论.
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指定各小组代表一次上台发言,也可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台下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师生对发言的同学做简要评议,肯定有点,指出不足.
5.师生小结.
可以个人名义谈参加这次讨论的收获,体会,可以以主持人的身份对本次口语交际活动进行小结.
6.课外延伸.
为了强化实践,可以建议学生课后向家人或朋友介绍班级关于什么是勇敢的讨论情况,还可以与家人或朋友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语文七色光二 总课时(18)
日 期:3.26
教学目标:
1、字词训练,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积累关于“勇敢”
2、“坚强”方面的诗句,了解刘伯承。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字词训练,巩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与运用
学难点:通过搜集资料,当讲解员,培养能力,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一、导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语文七色光二,去畅游知识的海洋,还记得我们的口号吗?走进语文七色光,我们心情好舒畅,这里知识大荟粹,掌握知识有力量,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七色岛玩儿。
二、结合实际综合训练
1、字词训练
可是刚来到七色岛上,就有一位海盜拦住我们的去路,只有答对他的问题才能上岛,你们能解决他们的难题吗?试一试。
师出示语文书中1题,给加点字注意
勉强( )暂时( )柔和( )职员( )厨房( )狭窄( )
海盗看到大家的答案,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快,我们一起上岛吧!划船似乎很好玩,你想划哪条船?只要你解决了船上的问题,就能去划船了。新 课 标第 一 网
出示课件:
又(大)又(圆)的-----(西瓜)又( )又( )的-----( )孩子
又( )又( )的-----( )市场
又( )又( )的-----( )风景
三、拓展训练
看()里有好多苹果,你想摘哪个?读准字音呀!
(摊位)(仍然)(晕倒)(暂时)(勉强)(树丛)(滋味)(烂死)
小鸟也想和你做朋友
( )的湖水 ( )的教室 ( )的孩子
( )的高山 ( )的亮光 ( )地河
四、在七色岛上有一位智慧博士,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欢迎,他要送给你们一些礼物,快打开看,你收到的是什么礼物?
2、师出示书中日积月累
师先进行范读,使学生初步感知大意。
3、借助插图认识腊梅、迎春、铁锚、灯塔。
4、多种方式诵读。(开火车、轮读、领读、齐读……)
5、谁来试着背诵一下这几句话。
五、知识窗。介绍刘伯承学生自主读书,了解刘伯承。
拓展,课前同学们还收集了其它老一辈革命家的相关故事和资料,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六、板书 :
语文七色光二
又( )又( )的-----( )衣服
又( )又( )的-----( )操场
语文二单元测试题 总课时(19 20)
日 期:3.27
1、照样子填空。
又( )又( )的-----( )孩子
又( )又( )的-----( )市场
又( )又( )的-----( )风景
又( )又( )的-----( )衣服
又( )又( )的-----( )操场
2、按拼音填空组词
友( ) 外( )
yì xíng
( )见 类( )
树( ) 童( )
gēn yáo
( )随 ( )动
3、看拼音填汉字、
zuò mèng pàng zhū jī è jūn yún nèn lǜ
( ) ( ) ( ) ( ) ( )
chì jiǎo zāo gāo jiāo ào tòng kǔ
( ) ( ) ( ) ( )
3、把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的名称填入括号里,组成成语。
( )瞪( )呆 ( )有成竹 千钧一( ) 震( )欲聋
异( )同声 ( )踏实地 昂( )挺胸
4、照样子写词语。
笑眯眯
一缕缕
5、补充句子。
长江后浪推前浪,
花儿初放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