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2(新课标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2(新课标人教版)

详细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集2(新课标人教版)
13、花钟
第一课时 8周1节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第二课时 8周2节
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1)学生听写词语。
  (2)同桌相互检查。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学生自由推测。
  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5、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
  7、 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板书设计:
              13 花钟
                湿度
             温度 花钟 光照
              昆虫活动
14 蜜蜂
第一课时 8周3节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