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三年级数学说课>三年级《乘、除法》教学设计——发票中的秘密

三年级《乘、除法》教学设计——发票中的秘密

详细内容

三年级《乘、除法》教学设计——发票中的秘密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四单元“乘、除法”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发票,经历探索单价、数量、金额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

2、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与单价、数量、金额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5、体验数学在生活总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与单价、数量、金额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单价、数量、金额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熟练运用这些术语和关系式。

教具、学具: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知。

(课前谈话,情感交流)同学们,下周我校要举行文明班队评比活动,要想在这项活动中获得“优胜班”,单靠某一个人的努力行吗?要怎样才行呢?(学生自由发言)对,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获得圆满的成功。数学课也是一样,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会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开始上课。

最近,幼儿园王阿姨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她前几天在商场买的积木出现了质量问题,王阿姨去商场调换,(CAI课件出示一张图片)可那里的售货员问:“你凭什么确定这积木是在我商城买的呢?拿不出证据,不给换!”这下把王阿姨极坏了。(CAI出示商场与售货员谈话图)请同学们快帮帮王阿姨吧!(学生自由发言)你们真是热心的孩子,王阿姨拿出了当天售货员给他开的纸单顺利的换回了积木。(出示发票图)这纸单有这么大的作用,谁知道它是什么?(学生可能说:购物清单、购物证据、购物单等。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给予提示,如果学生认识,要了解学生是怎样认识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回答,感受发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其实发票里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发票中的秘密。(板书课题:发票中的秘密)

1、了解发票中的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发票,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发现的信息。)

2、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在小小的一张发票中了解了这么多信息。那么,看到这张发票你还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要加盖发票专用章?248元是什么的总计?老师我想知道单价、数量、金额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84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对于学生提的问题,有的随机解答;部分问题板书,以便重点解决。)

师:同学们都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请结合发票中的信息,说一说单价是什么意思?

(学生如果结合发票介绍,就请他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如果学生使用自己的话描述,就让他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数量、金额的含义。)

师:这个问题我们已经顺利地解决了,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84、72、92是怎样算出来的?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你们一定会解决得特别好,小组长要做好记录,看那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 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以上问题。教师参与学生活动,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3、成果展示:

师:那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把你们共同研究的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那个小组还有补充?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8×3=84(元)

36×2=72(元)

4×23=92(元)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中各数在发票中各表是什么?你能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根据学生归纳板书:单价×数量=金额(总价)

师: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探究出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我们齐读,享受团结合作带给我们的快乐!(师生齐读)

4、用单价、数量、金额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师: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像这种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信让我们走进生活看一看。

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我班李强的妈妈想买几米布给李强做棉衣,你们看!(课件出示妈妈购物图并伴有录音。)

师:售货员说妈妈带200元钱还富富有余呢,你同意她的说法吗?快帮妈妈估算一下吧!

(引导学生说出估算的方法和根据什么列式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7×5=

师:他估算的对吗?还需要大家实际计算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好朋友商量一下。(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一名同学板演。)做完的同学,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让板演的同学讲给大家听,重点指导学生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27

×3 5

1 3 5

师:你们同意她的算法吗?谁还是这样做的?你能再给大家讲一讲吗?(通过这种形式,巩固连续进位的方法。)

小结: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生讨论总结: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都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实践应用,深化理解。

1、爱心行动计划。

元旦快到了,你想不想给你最可亲可敬的人送上一束鲜花、带去一份祝福呀?让我们到爱心花店去看一看,那里的鲜花种类多多、美丽多多,请你提前做好爱心行动计划,送什么花、送多少由你自己决定,请填好这张表,快快行动吧!(先独立完成表格)

表1:

花 名 单位 数 量 单价(元) 总价(元)




2、“练一练“2题。

师:同学们填的都很认真,相信你的祝福一定会给你的亲人或朋友带去快乐的。

接下来,老师这有更大的惊喜要送给大家呢!请你先判断积是几位数。(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哪一位上的数决定积是几位数。)

师:你判断得对吗?快实际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学生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

师:同学们计算的都很认真,瞧!可爱的小兔一齐跑出来为我们鼓掌呢!(出示图片)大家开心吗?

四、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可惜,今天有个同学生病缺席了,你们愿意通过电话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告诉他吗?想一想,怎样将才能让他脑海中一下就浮现出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呢?还有哪些注意点要转告他呢?

五、课下作业,拓展延伸。

近期,请同学们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并把购买商品的单价、数量记录下来,求出总价,填入老师发的表2中,下周五我们举行一次“小小采购员”评选活动,到时候看谁的表现最精彩!

表2

商品名称 单 位 数 量 单价(元) 总价(元)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愉快教学和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形式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改变了过去那种光靠教师"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学习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