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数控论文>维修机床时的安全操作2

维修机床时的安全操作2

详细内容

凡是有储能元件的电路维修前要放电。例如电容器会储存一定的电荷,使其在刚断开电源后尚保留一定的时间。当人体接触时,残余电荷会通过人体而放电,形成电击。因此,凡是有储能元件的电路,从电网切离后要进行放电,放电时间要大于五倍的时间常数。
  
  (6)使用吊装工具注意安全
  
  机床维修有时需要使用吊装工具,使用吊装工具时必须注意安全。使用前,先检查设备是否良好,使用时不准超负荷起吊,不准歪拉斜吊,吊装过程中,吊物下严禁站人。
  
  (7)设计或改装线路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维修时,一般不允许擅自改动线路。若改动线路,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在同一条线路中,不允许串联两只电器的吸引线圈。因为对交流接触器或中间继电器来说,只要有一只电器动作,它的线圈电感就增大,电压降自然也要增大。两只线圈串联后,便使电压达不到使其动作所需求的电压,也就不能保证安全可靠的工作;二是线路中尽量避免多只电器依次动作后,才能接通另一只电器的控制电路。如对于中间继电器,凡能不要的就不要。因中间继电器越多,线路越复杂,不但费用高,而且会使维修不便,很容易出现差错;三是设计或改装线路时,要尽量减少连接线的根数和长度。即要尽量减少两根导线并联和往复走线的现象。
  
  (8)维修时应在消除产生故障的原因后再更换损坏元件在找出故障点和修复故障时,应注意,不能把找出故障点作为寻找故障的终点,还必须进一步分析调查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在处理某台电动机烧毁的故障时,决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将烧毁的电动机重新修复或换上一台同型号的新电动机就算完事了,而应进一步查明电动机过载的原因,到底是因为负载过重,还是电动机选择不当、功率过小所致,因为两者都将导致电动机过载。所以在处理这类故障时,必须在找出故障原因并排除后再更换新电器。
  
  (9)维修后各种保护性能必须满足安全要求
  
  维修后的机床,各种保护装置的性能必须满足使用时的安全要求。在维修过程中,对机床的各种保护装置应予高度重视,特别是短路、过载和联锁保护,千万不能马虎疏忽,其中,对短路和过载保护严禁以大代小,以确保电路、设备出现故障后,可靠动作,确保电路、电动机安全。
  
  (10)拆装电机等使用专用工具
  
  拆装电机端盖、皮带轮、轴及轴承时,应用铜棒、木榔头、拉钩等专用工具,不准直接用铁锤、扁铲等敲打。